第四章 乱世良机
此时是建宁二年,根据吕子明对历史的了解,二十几年后,即逢三国乱世。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建宁二年三国之雄多还是圈养家中的孩童,一代天星诸葛孔明尚未出生,刘备玄德、吕布奉先不过年七八岁,关羽云长三四岁,张飞生于延熹十年,不过两岁。曹操岁长,也不过是舞勺之年。孙权与诸葛孔明同岁,十数年后方有此人。
天下英雄未出,建宁年间就像平静的台风眼,若再过二十几年,便是天下大变之时。
当此之时,汉灵帝刘宏昏庸,十二三岁孩童,刚刚登基一年,就闹得天下紊乱,其邪淫昏聩之举已然传遍天下,举国震动。
这时的东汉末年虽然并无大乱,但局部战争不绝。山西边境鲜卑族时常侵扰,举国中边小镇盗贼横生,各地小股起义兵连绵不断,此起彼伏,百姓受累。朝廷朝政已有摇摇不稳的迹象。
汉灵帝一朝,就像温水煮青蛙,各地小战不被灵帝重视,但终有一日,大起义爆发,便是水沸之日,汉朝灭亡之日。
吕子明在现世读过不少史书,《三国志》亦是接受特警训练开启思维谋略的必备读物,因此,他对三国前后的情况颇为了解。只是不知,重生而来,所遇状况,与书中记载出入大否?
但从汉灵帝昏聩来看,与史书记载并无多大出入,大抵都是像书中所说。
重生于乱世之前相对平稳的时期,吕子明想来,这是个绝佳的会,若是能在这段时期积累武力智谋,等乱世来临,便有足够的能力网罗天下英豪,改变三国鼎立的历史,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并不在话下。
不过,思前想后,吕子明总会想到吕布。在读三国的时候,吕子明最为感叹的就是吕布其人,一个原因是他与自己同是吕姓人,所谓八百年前是一家,在感情上,有一定的认同感。
另一个原因,吕布的生平经历,实在是值得感叹。
三国流传,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女中貂蝉”的说法。然而,吕奉先作为三国第一名将,最终却命丧白门楼,一事无成,还落得后人对其种种不良评价,令人惋惜。
同作为吕姓的吕子明,此时不但想要改变整个东汉末年的历史,更想改变吕奉先的命运。然则,建宁二年,吕奉先不过八岁,恰巧来得及。
当然,吕子明最想改变的还是自己的命运,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里,并没有吕先这号人,也许是因为吕先被豹子吓死的缘故。
但此刻他重生而来,算是将吕先复活,而且,曾经通读三国的他,胸中颇有些谋略,若在这乱世之前多加学习,超越传说中神奇的诸葛智慧,都不算得稀奇的事情。
只是,死鬼吕先的这副身子骨太过于孱弱,不是吕子明灵魂强大,至今能否醒过来,还是一回事儿。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强身健体,才是人之根本,当务之急,是如何让吕先变得康健,吕子明可不想像郭嘉那样壮志未酬就因病身死,英年早逝。
……
吕良和张康听了吕先关于五原大旱的见解后,内心都是对吕先有了莫名其妙的感觉,之前那死鬼吕先,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而此时的吕先,仿佛是一个志存高远的谋士。
而且,吕子明讲话故作镇定,十二岁孩童,便表现出不凡的气度,更是让吕良和张康二人刮目相看,一旁的张麟,这时已经被忽略,他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之前不过是闷葫芦一个的吕先身上。
“五原郡天灾人祸,已持续三月有余,如今并无消散迹象。先儿,依你所见,五原大旱走势将会如何?”张麟听了吕先的见解之后,也是主动对其发问,这也是他面对未知的未来,内心的疑惑和担忧。
吕先眼中露出一抹微笑,神情之间有些神秘。
“爹爹,幕楚叔叔,其实麟儿也看出五原天灾,实属人祸!只先哥哥是兄长,我便由他先说了。”吕先未开口,张麟不合时宜的插了一句。
张康脸上有些欣慰,但顾及台面,瞪了张麟一眼,斥道:“麟儿,你休要耍小心眼儿!”
张麟这一说实属借力打力之举,见吕先说的有道理,拿来我用,说自己也有此见识,是用一种颇为高明的方式往自己脸上贴金。
张麟不过是个孩童,有这样的智慧,已经算是了不起。不过,他的这种举动,被张康看在眼里,却是把戏。知子莫如父,张康哪里不知道张麟是在耍小聪明。
“张麟,你果真和先哥哥有同样的见识?”林紫薰终于正眼瞅了张麟,她也是冰雪聪明,小小年纪,却不比张麟心眼儿少。
林紫薰拿正眼看张麟,他的小聪明,也算耍的有了价值,于是内心欢喜。
旋即,林紫薰转头,请示吕良,说道:“幕楚叔叔,既然张麟也有五原天灾人祸的见解,那何不让张麟来解释学坚伯伯关于五原大旱走势之问!”
“麟儿年幼,懂得些什么,不过胡说。”张康内心倒是想让张麟给自己长长脸,又担心他说不出什么,便来制止,“还是听先儿分析五原局势!”
“哎?学坚兄,你差了!麟儿聪慧,并不亚于先儿,既然有见解,那是好事,薰儿的提议,正合我意!”吕幕楚捋了一把胡须,说道,“麟儿,你来讲讲!”
张麟对着吕良和张康拱,起身,想了想说道:“如今五原旱灾还在延续,面积日益扩大,据麟儿看来,日后灾情会更加严重,甚至波及全郡。不过,九原风调雨顺,仓廪充实,必然不受此灾所累,倒是安身之所。除此之外,河阴和武都两县大河贯穿,足以抗旱,也不受灾情所累。五原满目苍痍,唯此三县可保全备。”
张麟言说似乎有理,张康和吕良暗中点头,最高兴的还是张康,张麟九岁就有这样的见解,算是使他脸上长光了。
“呵呵,自古英雄出少年啊,麟儿说的有理。小小年纪便如此聪明过人,日后必然是一方豪俊。”吕良赞叹,忽然有种感觉,吕先、张麟和林紫薰这三个小孩子一个比一个聪明,都是了不得。
三个孩童与大人谈论,虽不一定处处比他们见解高,但说出的话颇有道理,已经非常难得。
“麟儿不过乱说罢了,幕楚叔叔,过奖了!”张麟回到位上,对林紫薰微笑,林紫薰冰雪聪明,岂不知张麟对她有意思,故意不用眼睛看他。
一旁吕先只是冷笑,对张麟所言,并不以为意。
“麟儿固然说的有些道理!但只是些表面现象。我们不妨听听先儿的看法!”张康一路奔波劳顿,淡淡的打了个哈欠。
“那,先儿,你就说说看吧!”吕良示意道。
吕先尚未落座,拱道:“爹爹,学坚伯伯,张麟所言有理!”
张麟听吕先赞同,暗暗窃笑。
“不过,其言九原、河阴、武都三县能保全备,却不准确!”吕先站了半晌,精神抖擞,神情举止也比刚才更沉稳,更有气度。
吕良和张康挥,示意吕先继续说下去。
“大旱走势难以知晓,若风云突变,各地降雨,大旱自解。但大旱三月,各地仓廪匮乏,已是病入膏肓,就算此时降雨,民众也无法休养生息。然而,五原九县,只有九原、武都和河阴三县可以自保,数十万居民,将何以安置?”
张康和吕良恍然大悟。
吕先继续说道:“如若先儿所料不错,九原、武都和河阴三县也无法保全。此三县互为犄角,恰巧将五原囊括,中有九原,侧翼便是河阴武都,形成三个补给源头。各县灾民必然趋之若鹜,前来三县避灾,以三县之地囊括五原数十万居民,何如?”
此时,张康和吕良心中都有了答案,如果整个五原郡的所有居民都来到九原这三县,岂不将三县挤爆,到时发生动乱聚义,都是有可能的事情,又何谈保全三县。
张康和吕良二人心中称奇,略有震惊,吕先的见识,实在令他们大为惊讶。
而张麟,又被吕先压了一头,内心十分不服。
“呵呵,先儿恐怕言过了!”吕良心中赞同,但嘴上不说,是谦逊之举,“学坚兄,我们不过稍论此事,不必在乎孩童之言!”
张康刚要回话,只听外面一阵骚乱。
于是屋内之人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
吕先早有感应,心中一喜,想道:“看来是被我说中了!生于乱世之前,天下也并不完全太平,但学习的良还是多于三国乱世,我要抓住会更深的了解这个世界,以待乱世来临,建功立业,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