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青光

    “师兄!”
  “师兄!”
  却说宋让使了个声东击西的计,将那黄蝉子打杀,一旁的红月夫人看得,登时惨叫一声,双目通红,望着宋让银牙咬得咯咯乱响。
  原来虽然这黄蝉子生得丑恶,脾性却好,众人之中,红月夫人本与这黄蝉子最为交好,见到黄蝉子被宋让打死,自然是悲愤欲绝,骂道:“你这贼酋杀我师兄,叫你与他赔命。”
  宋让刚刚捡回大锏,一听此言,怒道:“便是你不说,我也放你不过。先杀了你一个姘夫,再将你这妖妇送去陪葬,也是老爷的慈悲!”
  宋让说完,大步一踏,双锏照面门便去。
  那红月夫人听了宋让的话,气得无明业火烧了心,不提防宋让说打就打,见那大锏来了,心中一惊,连忙掣出拂尘来挡。只是她的法术方才被破,失了锐气,又被宋让抢了先手,慌忙应招,哪里当得过宋让的神力?
  只消一下,那拂尘便被打飞出去,宋让后面大锏又奔上来,照着面门便去。
  “呔!”
  眼见便要将这红月夫人打个满面开花,却不料一旁的罗将军见宋让逞凶,护花之心起来,旁边长剑斜剁,要将宋让头颅割下来。
  那罗将军在征场之上自是一员猛将,却哪里挡得住宋让这魔神?那宋让一听旁边风声呼啸,连身也不转,后面一条绿影扑出,连人带剑,将那罗将军扑进江水中,生死不知。
  只是那罗将军到底挡了一下,让那红月夫人回过神来,慌忙往后退去。
  只是虽然逃得面门,却也被宋让一下打在肩膀上,卡擦一声,断了几根骨头,跌落水中,化作一条红影,往两旁山峰之中逃去。
  见那红月夫人落了水,宋让大喝一声,道:“放火!”
  手中火龙双锏中,太阳真火砰然炸起,顿时将那帅船点着,却将肉身卷起,往那红月夫人追去。
  宋让这一声放火声起,却见上游峡谷之中,上百轻便小船梭鱼一般游下来,凑到近前,火箭火鸦齐放,又有水下水勇浮到船中凿船。
  那运粮的虽然也有战舰,但都是大船,在这险滩之中反倒不如那小舟轻便,又因失了主将,惊慌失措,被那小舟围在中间,不多时触礁的触礁,着火的着火,皆都化作飞灰。
  不说那高亭军放火烧船,单说宋让去追杀那红月夫人。
  那红月夫人被宋让一锏打在肩膀之上,肉身受了重伤,五脏六腑几被震碎了。好在与宋让一般,这红月夫人也习练了一门煞法,唤作“桃花煞”,靠着这门煞法,卷起肉身,奔逃而去。
  “这莽汉穷追不舍,如何是好?”
  红月夫人走了一阵,却见身后宋让驾着绿眉煞,追得甚急,眼看到了近前。她肉身受伤颇重,元气溃散,浊气上升,愈发沉重,驮在煞身之上,如同一座小山一般。
  又走了四五十里,那红月夫人眼见甩脱不得,暗道:“这般追逃,徒然损了实力,也逃脱不得。不若与他在此拼命,还有一线生机。”
  红月夫人打定主意正要回身拼命时,却猛然瞅见前面来到一座山峰。
  却见云腾雾绕,青山飞泉,仙鹤齐飞,白猿啼啸,山头一个巨石,斜斜上天,宛如一头金蟾吞日。山间隐隐露出一角宫观来,白墙铁瓦,嵌在岩壁之巅,有十分的仙气。
  “这里有一座宫观,莫非是那那青光道人的藏仙观?”
  红月夫人一见这山顶的金蟾吞日,认出这山乃是虞州有闻的名胜天极峰,忽然想起有个师门的故交在此修道,道:“这青光道人我也称一声师叔,如今那莽汉追得急,不若上那藏仙观躲上一躲。”
  想到此,慌忙驾着红云扑进院中。
  那藏仙观颇小,一个院落三五间房而已,也无门子也无道童。
  一进藏仙观,便见院中一个中年道人盘坐在蒲团之上,正吐纳青山灵气,听到响动,睁开眼来,却见面前站着一个红衣女子,捂着肩膀,面色煞白。
  那道人正待发问,红月夫人却道:“师叔救我性命!”
  道人道:“你是何人?”
  女子道:“我乃是幽冥山太和夫人座下红月。”
  那青光道人本来也是九文山中的修士,与幽冥山素有渊源,只是后来他嫌那九文山门派繁杂,良莠不齐,不是清净之处,故此搬来这藏仙观修道。
  听了红月夫人的说法,道人点头道:“原来是故人门生,如何这般模样?”
  红月夫人也不说那黄蝉子被打死,只是哀声道:“我随师叔来天城历练,在太尉吕奇帐下谋事,不料押运军粮去牛县途中遭人偷袭,受了重伤,还望师叔救我性命。”
  青光道人闻言,道:“将贤侄伤成这般模样,那追来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红月夫人眼珠一转,心中道:“我若说得太厉害,这个师叔喜好清静,定然犹豫,不肯救我,只往轻里说便是。”
  于是便道:“乃是个外道之人,习了一个阴火煞身,倒也厉害。只是若非被他偷袭,也不怵他。”
  青光道人听了,点头道:“师侄休要惊慌,只去我院中躲藏,我却看看来的是甚么人。”
  红月夫人听了,连忙进了院中。那青光道人却持了宝珠,坐在院中。
  不多时,只见得一阵阴风出来,落地化作一个昂藏巨汉,见了道人,劈头便道:“道长坐在这里,可曾见到一个妖妇经过?”
  青光道人瞥了宋让一眼,捻须道:“老道坐在这里一日了,倒不曾见过甚么妖女。”
  宋让追那红月夫人追了半天,追到最后见到红云在这里消失,分明落到院中去了,听了这道人的说法却哪里肯信,瓮声道:“莫看我身子粗壮,实则是个精细的人,道长休要拿假话诳我。那妖妇分明落到院中消失不见,怎说不曾见到?”
  青光道人道:“那定是壮士看错了,我这里不曾藏着甚么妖妇。”
  宋让闻言,道:“与你闲扯,却要走了妖妇,你既不说,我自去寻她。”
  言罢要往里走,青光道人连忙拦住,怒道:“你是哪里来的莽汉,怎就敢闯我道院。”
  宋让见那道人来挡,道:“你这道人好生无礼,分明是你藏了那妖妇,却拿假话敷衍我。快快让开,我谅你年迈,没有几天好活,还放你性命。若是走了那妖妇,却要拿你出气!”
  青光道人也是个修心的高功,听了这话仍不免烧起心头孽火,冷笑道:“你却要如何拿我出气?”
  宋让大眼一瞪,道:“免不得烧了道院,将你这老道士吊起来打上三五十鞭!”
  道人听了,怒气更甚,连连冷笑:“好莽汉,看你如何打我三五十鞭!”
  说罢,往手中宝珠吹了一口气,那宝珠飞出手心,当空一转,化作一颗海碗大小的宝珠,中间光华流转,山河星辰、市肆楼阁、人物鸟兽,各个变幻。
  一道青光洒出来,往宋让头顶便去。
  那青光初时如同一条氤氲,轻纱一般,待到近前,却宛如大山压顶一般,呼啸而来,隐隐竟有风雷之声。
  (存稿留着也不能吃,干脆更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