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替罪羊

  马汇听了半天也不知道尚杰赞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还没容他开口就稀里糊涂的被人带了下去。
  尚杰赞随后又在其余被俘人员中看到了俱文珍,盯着他那张白白净净的脸看来看去,然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在大唐任什么官职?”
  别看俱文珍是一个身体有残缺的太监,但他却不是个怕死鬼,梗着脖子答道:“本官是大唐内侍总管俱文珍!”
  尚杰赞听了,轻蔑地说道:“听声音还挺硬气!本相看你的面相与众不同,还以为你是大唐的什么高官,原来不过就是一个不长胡须、不能尽人事的奴才而已!”
  所有的吐蕃人听了尚杰赞的话都大笑不止,尤其是论莽热,甚至放肆地说道:“把这个人的衣服扒下来,看看这太监裆底下到底是什么样。”
  尚杰赞显然没有这个兴趣,对吐蕃士兵们下令:“这是一个废人,留着它一点用都没有,杀了都他会污了我们吐蕃勇士的刀,把他拖出去,扔到荒野里去喂狼。”
  吐蕃士兵听了,上前欲架起俱文珍往外走,俱文珍却大义凛然的说道:“不劳你们费心,我自己会走。”吐蕃兵听了他的话,不耐烦地将他推了出去。
  尚杰赞又看了看绑在自己面前的崔汉衡等人,说道:“此地据我吐蕃已经不远,翻过前面那座山就进入吐蕃境内,吐蕃人历来热情好客,各位不如随本相一起到吐蕃去小住几日,领略一下雪域高原的风情。”说完,他侧身对乞藏遮遮说道:“这些贵客就交给你了,一会就带他们去廓州(kuo今青海贵德县),路上千万不要慢待了他们!”
  待士兵将这些大唐官员都押了下去,尚杰赞对论莽热说道:“大军集结,我们去攻打原州。”
  …………
  长安。
  按照和浑瑊的约定,午时会盟结束后,浑瑊会立即派快马将这个好消息送往长安。为了能第一时间等到这个好消息,德宗还特意降旨,让沿途驿站将脚力最快的驿马准备好。以平凉距长安六百里路程来计算,今天晚些时候消息就会送到长安。
  德宗早早用过晚膳,每隔一会就命值守太监到宫门去看看信使是否到了。他只有亲自接到会盟成功的消息,心里才能真正踏实下来。之所以这么焦虑,是因为今天在朝会上,一向比较儒雅的柳浑居然又给自己泼了一盆冷水,声称“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今日之事,臣窃忧之!”,李晟也不失时机的附和柳浑,弄得德宗心情十分不好。因此,德宗对李晟发了火,斥责他常年御边,怎么也像柳浑这种书生出身的人一样信口开河。
  就在忐忑不安之中,德宗终于等到了浑瑊派快马送来的紧急消息“吐蕃劫盟,扣留了大唐使者,复派兵入侵边镇。”
  德宗惊呆了,他万没想到,自己为了和吐蕃结盟,不顾李泌、李晟、柳浑、韩滉等重臣的再三反对,鼎力支持张延赏主持和谈。为了扫清和谈路上的障碍,自己一意孤行,甚至不惜为此解除了李晟的兵权,可最终换来的却是吐蕃人无情的羞辱,这让他这个天子颜面何在?还如何面对当初一直劝阻自己的这几位重臣呢?他目前唯一还能见的人就是张延赏。于是,德宗让值守太监马上去张延赏家里将他召入宫中商议对策。
  张延赏入宫后听到吐蕃劫盟并入侵边镇的消息也是暗自心惊,因为他和马燧一样,也收受了吐蕃人的钱帛。他力主和谈除了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之外,还有一个自私的心理,就是以此来逢迎圣心,妄想继续采取自己在西川主政时用过的老办法,通过满足吐蕃人的贪心来换取和平,意图为自己施展治国理政的才华而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然后达到长期把持朝政,为自己在史书中挣得一个比肩“房玄龄”“姚崇”等名相的头衔而名垂青史。可是,现实却这么残酷,他的美梦被吐蕃人无情的打碎了。
  张延赏当然知道,吐蕃劫盟的消息明天早上就会尽人皆知,必将引起天下哗然,那时德宗身上背负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如果不能帮德宗渡过眼前这个危急,明日满朝文武虽然不敢公开指责天子,但是对他这个主政宰相绝对不会心慈手软。到时候大家自然会“为尊者讳”,将所有的罪责和骂名一股脑扣到他这个宰相身上。因此,他必须要积极自救。
  张延赏说道:“陛下,臣也是为了我大唐边境能永享太平,才建议朝廷应北平郡王之请与吐蕃展开和谈,没想到吐蕃人如此狡诈,竟然敢伏兵劫盟,进而又侵扰我大唐。臣恳请陛下即刻发兵,务必将入侵的吐蕃军斩尽杀绝,以雪被他们欺骗的耻辱。”
  张延赏这句话暗含着三层意思:第一表明自己是好心办错事,自己也是受害者;第二层意思是为自己开脱,自己虽然是建议朝廷与吐蕃和谈了,但因为是马燧提出的建议,最终是陛下您亲自做的决断;第三就是提醒德宗,这个时候就不要对吐蕃抱有任何幻想了,必须要用武力才能挽回天子的颜面。
  德宗听出了张延赏的弦外之音,怎能猜不出他的心思。心中虽然对他此时打算推卸责任而不满,但毕竟事情紧急,此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赶忙说道:“朕也是听了朝中大臣的意见才同意与吐蕃人和谈,没想到吐蕃人果然如此阴险狡诈,所以必须对这些言而无信的吐蕃人进行惩罚。朕打算重新启用西平郡王李晟,爱卿以为如何?”
  张延赏一听德宗打算重新启用李晟,马上说道:“陛下,臣认为此时不宜让西平郡王继续掌兵。”
  “为何?”
  “陛下前段时间因谣言将西平郡王解除兵权召回朝中,他心中一定忿忿不平。此时为应对吐蕃入侵让他重掌兵权,万一他像河北藩镇那样拥兵抗命,这岂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局势会更为雪上加霜?”
  德宗觉得张延赏的话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自己又不能不防,只好说道:“如果不用西平郡王,朕派北平郡王马燧统兵御敌如何?”
  “臣认为也不可任用北平郡王。如果不是北平郡王力主朝廷与吐蕃和谈,臣怎能被吐蕃人欺骗,陛下又怎能轻信吐蕃人而同意与他们和谈呢?”
  德宗心中暗想,张延赏所说也不无道理,一旦百官群情汹汹,马燧确实是最好的替罪羊。于是德宗说道:“既然这二人都不合适,那朕该派何人统军应对吐蕃入侵呢?”
  “陛下请放心,臣认为吐蕃虽来势汹汹,但西部泾源一线有李观,凤翔有邢君牙,北面邠宁有韩游瑰、骆元光,此四人只要据守坚城,谅吐蕃人还没有越过西北防线的能力。咸宁郡王的军力虽然有三千人的损失,但还未伤筋骨,陛下可降旨让他驻守奉天来恢复元气。臣心里倒是觉得,吐蕃仓促而来,粮草供应肯定不及时,强撑不了多久就会无功而返,大唐应该未雨绸缪,调李抱真的昭义军开赴边境,待吐蕃人师老疲惫之时伺机反击,收复被吐蕃人占据的河湟(泛指河西和陇右)地区。”
  德宗听了大喜,马上说道:“好,朕就依爱卿所言,连夜降旨各边镇务必严防吐蕃入侵,明日一早再给李抱真降旨,让他整顿兵马,随时准备率军收复河湟。”
  ……..
  第二天早朝,德宗将韩游瑰和随后浑瑊奏报的吐蕃劫盟一事向众位大臣们说了。果然,满朝文武瞬间就开始群情激奋,德宗赶忙说道:“众位爱卿,吐蕃人阴险狡诈,确实出乎预料。现在不是争论战与和的对错责任之时,当务之急是必须给吐蕃人迎头一击。朕昨晚已连夜降旨,着泾原李观、凤翔邢君牙、邠宁韩游瑰和镇国军骆元光各守讯地,吐蕃入侵坚守不战,待吐蕃疲惫之时再大举反击。”
  李泌听到吐蕃劫盟,此时终于明白尚杰赞的所有企图了,刚想上前揭露尚杰赞的阴谋,随后建议德宗恢复李晟的军权,德宗就开口说道:“咸宁郡王在奏疏中说,镇国军节度使骆元光临机应变,不仅救了咸宁郡王的性命,还在危急时刻打败了吐蕃军,足见其睿智忠勇,朕特赐他国姓,改名‘元谅’,赏骏马十匹。”
  德宗说完,看了李泌一眼,微微摇了一下头。李泌明白了德宗的意思,这是让他在这个时候暂时不要再让自己难堪,有什么话可以私下入宫去说。
  德宗看着依旧在下面窃窃私语的群臣,说道:“拟旨,着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厉兵秣马,随时侯旨收复河湟,扬我国威。”
  说到这,德宗也不管臣工听了什么感受,说道:“李泌先生留下,退朝!”
  来到后宫,德宗先开口说道:“先生,与吐蕃会盟一事令朕颜面尽失,朕真怕先生在朝会上当庭发难。”
  事已至此,李泌也无心再指责德宗,说道:“陛下,老臣当初一直反对陛下与吐蕃和谈,就是因为怀疑吐蕃背后有什么诡计,但老臣一时也没参透其中的阴谋,今日惊闻吐蕃劫盟,老臣终于明白了吐蕃人的企图。”
  “哦?还请先生明言。”
  “陛下,吐蕃一直觊觎我大唐而迟迟无法得手,只因我大唐有李晟、浑瑊和马燧这三位忠臣良将。尚杰赞这次使用了一招连环计,妄图借刀杀人,一举摧毁这三位柱石。首先用离间计,让陛下猜疑李晟,解除了他的兵权,继而向马燧示好,通过他向朝廷建议与吐蕃和谈,最后让浑瑊作为主盟使,准备劫盟之时将浑瑊捉住。如此一来,陛下必将迁怒于马燧,进而解除马燧的兵权。如此一来,我大唐三位良将就会被尚杰赞的这一招连环计一网打尽了。”
  德宗听了李泌的话,说道:“先生所言虽不无道理,但吐蕃人又怎能断定朕一定会猜忌李晟,迁怒马燧呢?”
  “可是陛下先前已经听信谣言,解除了李晟的军权。”
  “先生差矣,朕并非是因为尚杰赞的离间计就解除李晟的兵权,而是因为李晟的女婿张彧亲口对人说过,李晟在自家王府内豢养了数千甲士。加之后来朕误听了马燧的建议准备与吐蕃和谈,朕担心李晟在边境故意生事破坏和谈,所以才将他召入朝中的。”
  李泌看德宗居然这么回答,随即说道:“既然陛下并未猜忌李晟的忠心,眼下抵御吐蕃入侵,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何不重新起复李晟,让他为朝廷出力呢?”
  “哎!朕不重新起用李晟,是担心他对朕让他交出兵权入朝为相不满,此时吐蕃入侵,万一李晟再拥兵抗命,好不容易平息的内乱又将再生波澜。”
  李泌说道:“李晟对陛下一向忠心耿耿,而且陛下先前都没有猜忌他的忠心,为何今日反而又猜忌他呢?”
  德宗说道:“此一时彼一时,朕宁肯委屈一下李晟,也不能用江山社稷冒险了。昔日削藩,朕就是轻信了朱滔、李希烈、姚令言和朱泚,才造成社稷动荡,朕再也不能冒险了。先生啊,你也不要着急,私下里帮朕去安抚一下李晟,不要让他因此与朕离心。等过了这段时间,朕自会在合适的时机重新启用他。”
  李泌总算弄明白德宗的意思了,只好无奈地说道:“陛下放心,李晟绝对不会因此而与陛下产生隔阂。”
  德宗欣慰地说到:“朕没遇到危机,总是有先生能陪在朕的身边不离不弃。”说到这,德宗问李泌,“先生,朕今日降旨派昭义的李抱真做准备带兵抗击吐蕃,然后再伺机收复河湟,先生以为如何?”
  李泌说道:“以我大唐目前的实力想收复河湟,难于登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