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继续逃

  陆贽狼狈返回了奉天,将李怀光的话如实向德宗做了汇报,德宗的心一下子就凉透了,半天才失望地说道:“纵观天下将领,朕还有几人可信?”
  李泌早就预判到会出现这个情况,但此时不能再说指责德宗的话,只好说道:“陛下莫灰心,‘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英雄’,不经历事情怎能分辨出谁才是朝廷真正的忠臣呢?只有大浪淘沙之后剩下的才是真金。如今陛下还有李晟、浑瑊、马汇、韩游瑰、戴休颜、尚可孤、李元谅、高崇文等将军可信赖,他们都对朝廷忠心耿耿,老臣敢以性命担保这些人的忠诚。况且朔方军是汾阳王的旧部,杨朝晟和唐朝臣都是汾阳王麾下的旧将,只要陛下充分信任他们,老臣认为广大朔方将士绝对不会完全听命于李怀光。为今之计,除了坚守奉天外,老臣认为陛下应紧急下诏解除李怀光的兵权,让听命于他的诸镇兵力各归本镇统领,再明诏朔方军将士只要不跟随李怀光叛乱,朝廷依旧信任他们,这样也能起到分化李怀光的势力,如此老臣再让杨朝晟紧随李怀光,伺机擒杀他。”
  德宗听了李泌的话将信将疑,说道:“先生说这些可是在宽慰朕吗?”
  李泌知道德宗此时信心尽失,需要鼓励他重新振作,于是坚定地说道:“老臣怎么会欺瞒陛下,老臣方才所说还只是奉天、咸阳和长安周边的将领,放眼天下诸镇,如果不是道路阻隔、讯息不畅,肯定还会有更多忠于朝廷的藩镇想派兵到奉天来勤王。”
  已经万念俱灰的德宗听了李泌的话,心中稍微燃起了一点希望之火,喃喃说道:“先是河北四镇、然后是朱滔、李希烈、朱泚、李怀光,朕都不知道接下来还会有谁继续背叛,既然先生认为李晟等人可信,朕就听先生的,但是为了防止奉天再有人叛乱,朕身边的禁军必须由内宫人员掌管,否则叫朕如何能睡得着?”
  一旁的俱文珍听到德宗终于决定启用宦官了,心中狂喜,用力咬着自己的舌头防止脸上露出任何表情。
  李泌本不想同意德宗又重启宦官掌兵的弊端,但是如今的德宗对武将早已是惊弓之鸟,如果不顺从他的意思,他也会暗地里重用宦官,只得妥协道:“陛下,宦官掌兵只是巡狩在外的权宜之计,切莫忘记代宗朝鱼朝恩、程元振的前车之鉴。”
  “朕知道,先生不必担心,内宫掌兵自是权宜之计,回銮后朕还会将兵权交给真正忠于朝廷的武将掌管。还有,如今局势危急,朕远贬卢杞后虽然任命萧复为宰相暂时执掌中枢,但是朕感觉他能力有限,恐怕不堪重任,不如由先生代替萧复,替朕执掌朝廷中枢。”
  李泌赶忙说到:“宰相萧复出身名门,乃玄宗外孙,为官一向清廉,不仅德高望重,而且老成持重,陛下不可对他的能力有所质疑。再说老臣一向闲散,不愿受功名羁绊,只要陛下愿意信任老臣,老臣甘愿以客卿身份为陛下效命并辅佐萧复,并保证藩镇叛乱一日不平,老臣绝不会离开陛下。”
  德宗听了很感动,握着李泌的手说道:“只要先生愿意留在朕身边,朕就放心了。只要是先生认为哪个将帅可用,只管报给朕,朕一定用玺降旨启用。”
  “那老臣就斗胆请陛下重用李晟和浑瑊,将奉天周边各军交给浑瑊统领,将京畿诸镇的兵权交给李晟统领。”
  德宗马上对身边的陆贽说道:“拟旨,擢升左散骑常侍李晟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擢升行在都虞候浑瑊(浑瑊因保卫奉天有功,已经由左金吾大将军擢升为行在都虞候)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封咸宁郡王。”
  ……
  李怀光公开和朝廷翻脸,引起了朔方军内将领的极大不满,尤其是张名振和石演芬两位将领最为激烈,亲自到李怀光帅帐来劝他向朝廷请罪,并扬言如果李怀光不上书请罪并发兵长安破贼赎罪,二人将率领本部人马离开大营,到奉天去投靠天子。
  李怀光听了二人的话十分忌惮,一旦二人率先带兵投奔朝廷,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效仿他们。李怀光强忍着心中的怒火,陪着笑脸说道:“我哪敢反叛朝廷呢?再说,即便我想反叛,广大朔方将士也不会同意呀!我不过是看看陛下是否猜忌我而已,如果真是我误会了陛下,三日之后我一定发兵攻打长安的叛贼。今晚我就召集将领亲自解释此事,并布置三日后的作战计划。二位将军还请稍安勿躁,三日后再看看我李怀光到底是不是忠于朝廷。”
  打发走了二位将领,李怀光马上找亲信来安排晚间擒杀这二人的计划。然后又派亲信赶紧去长安与朱泚联络。
  得知李怀光已经公开和朝廷翻脸,朱泚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马上降旨对李怀光进行嘉勉,让他赶紧暗中联络在奉天的朔方旧将作为内应,里应外合攻取奉天,并让姚令言和韩旻带兵协助李怀光稳定朔方军形势。
  ……
  李怀光用缓兵之计擒杀了张名振和石演芬,并在朔方军内开始了大清洗,杀了上千公开反对叛乱的人才震慑住局面。李怀光残酷镇压朔方将士的同时,为了保证自身安全,还增加了保护帅帐的牙将亲兵,以防有人刺杀自己。
  接到李泌密信的朔方兵马使杨朝晟见没有机会下手,只好假意拥护李怀光公开反叛的决定,暂时蛰伏在李怀光身边等待机会。
  李怀光接到了朱泚的圣旨心中有些不快,因为原来朱泚答应自己只要和他联手,愿意与自己平分关中土地,地位是平起平坐的关系。可是真和他联手以后,朱泚却突然给自己下了一道圣旨,大有有居高临下的意味在其中。如果说这只是朱泚一时疏忽的话,但是他对平分关中土地之事绝口不提就有些健忘了。他忍不住对杨朝晟说道:“这个朱泚,还真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呢,居然令本帅派人去联络奉天旧将作为内应,伺机夺取奉天。哼!看来什么人都不值得信任,要想让人畏服,必须靠自身的实力!本帅今天也学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办法,看那时还有谁敢对本帅发号施令!”
  杨朝晟听出了李怀光话中的意思,知道他想先攻破奉天控制住天子,马上说道:“元帅不妨先忍住这口气,待将来攻下奉天控制住天子以后再和朱泚算账也不迟。”
  李怀光点头说到:“还是杨将军懂得本帅心意,依你看,派谁去奉天合适,策反奉天哪位将领有把握呢?”
  杨朝晟说道:“末将以为副将赵升鸾聪明伶俐,在朔方军中颇有资历,而且他与奉天的朔方旧将韩游环私交甚笃,而如今韩游环在奉天颇得天子信任。元帅可以派赵升鸾秘密潜入奉天,送重金并许以高官来说服韩游环作为内应,一旦成功策反了韩游环,则奉天就可兵不血刃的拿下,到那时天子自然会成为元帅的掌中木偶。”
  李怀光听了点头说道:“赵升鸾做事确实乖巧伶俐,本帅亦觉得他很合适,让他多带些贵重的金银玉器送给韩游环,然后本帅亲自带兵埋伏在奉天外围。一旦韩游环答应作为内应,就让他们秘密在乾陵放一把火,本帅会在当夜到奉天南门等待他们打开城门接应大军进城。”
  “咸阳大营十分重要,元帅怎可轻易离开,不如让孟保、惠静寿、孙福达三位大将各帅三千精兵去攻取奉天,元帅只需要在咸阳大营敬候佳音。”
  “杨将军考虑的很周全,本帅就按你说的坐镇咸阳。”说完,对着帅帐门外的亲兵喊道:“来人,去传赵升鸾、孟保、惠静寿、孙福达四位将军到帅帐来。”
  ……
  混入奉天的赵升鸾马上找到韩游环将杨朝晟让转交的密信拿了出来,韩游环马上带着他去面见浑瑊。浑瑊看了大吃一惊,紧急跑到行宫去见德宗。
  德宗听了浑瑊的禀报吓得魂飞魄散,经李泌再三劝慰才算安下心来。
  李泌说道:“为保证陛下安全,老臣建议陛下尽快带着内宫人员和文官撤到梁州(陕西汉中)。”
  德宗说道:“先生不觉得梁州距离奉天太近了吗?再说梁州周边守军严重不足,西川节度使韦皋几次上疏说西川如今兵精粮足,诚意邀朕入川,朕看这次不如直接进西川,到成都去指挥各路勤王军平叛。”
  李泌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入川。陛下乃天子,只要陛下还在关中京畿地区,为保证陛下安全,各路勤王军一定会殊死与叛军作战。可是一旦陛下远离长安,放弃京畿三秦之地而巡幸入川,勤王军的士气必然受到影响,与叛军作战必定不愿再拼死效命。如此一来三秦之地就会完全沦落到叛军手中,那时叛军士气高涨,必定稳固自己在关中的根基。而天下藩镇奔波千里来勤王,粮饷转运极为不便,看陛下都放弃了京畿,又有谁还会忠心为朝廷收复失地呢?”
  浑瑊听了连忙说道:“先生所言甚有道理,陛下但请安心在梁州小驻,只要陛下不入川,臣保证三军效命,力保城奉天不失。”
  李泌继续说道:“陛下,浑瑊元帅久经沙场、勇冠三军,他既然敢保证不失奉天,老臣认为陛下还是暂住梁州观察奉天局势。再说,朔方军绝大多数官兵还是效忠朝廷的,即使目前李怀光表面上掌控了朔方军,不是照样有赵升鸾将军这样的忠臣来弃暗投明吗?何况,目前李晟元帅驻军东渭桥牵制叛军,奉天还有汾阳王之子郭曙和孙女玉真郡主在,只要有汾阳王后人振臂高呼,老臣认为朔方军一定不愿追随李怀光作乱。”
  德宗听了,马上想到了前两天太子已经回话,皇孙李淳愿意娶汾阳王孙女玉真郡主为正室的事,马上说道:“好,那朕暂时先把行在(行宫)迁到梁州,奉天就交给元帅去安排城防。”说完这句话,又对俱文珍说道:“俱总管,派人将左金吾大将军郭曙和玉真郡主找来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