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敲打
  “不错!”
  回应一句,叶雨梦继续开口:“老爷这次一反常态,大开杀戒,在官员们眼里,是一件是十分危险的事。
  若是开了这个先河,以后官员们,就要小心了。”
  “原来如此!”
  有了叶雨梦的提点,贺元盛自然想明白了,此间内情。
  “现在奴家总算明白了,老爷为何打压赵文煜,又为什么要大力培养新人了!”
  顿了顿,继续开口:“乾朝旧臣,使用起来虽然方便,可在利益冲突之时,他们绝对不会站在老爷这一边。”
  “唉!”
  贺元盛叹了口气,开口道:“张怀还是不错的。”
  昨天的事,只有张怀曾经开过口。
  虽然最后的事,他没有站出来,可贺元盛也能理解。
  毕竟任何一个朝臣,都不愿意自绝于同僚。
  在满朝文官,人人反对的情况下,的确不好站出来说话。
  “那这一次,老爷就妥协了吗?”
  叶雨梦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冷意。
  在她看来,这次退让,会降低贺元盛的威信,也会让一些文官,得寸进尺。
  “只是一点小事,也不算什么!”
  贺元盛不是乱杀之人,多杀几个,还是少杀几个,他真不在意。
  之所以做出那个决定,也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毕竟皇帝中毒而亡,若是轻飘飘的揭过,容易让人多想。
  而有了百官求情,事情就不一样了,贺元盛有了充足的理由,退让一步。
  “就怕某些人,不知好歹!”
  对朝堂上的文官,叶雨梦的印象,并不太好。
  而且读过不少史书的她,也知道限制皇权,是文官的潜规则。
  无论是什么朝代,只要皇帝略微软弱,文官就会崛起、掌权。
  “大局为重!”
  如今的形势,改朝换代在即,若想顺顺利利做好此事,在某些地方,贺元盛定然要稍稍让步。
  否则的话,文人的那张嘴,很能鼓动人心,还真容易搞出些乱子。
  毕竟大乾王朝,统治天下两百余载,哪怕失去人心,也未必没有忠心之人。
  更主要的是,贺元盛要以防万一,毕竟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野心家。
  若是某些隐藏极深的野心家,看到机会的话,说不定会出多少乱子。
  “老爷还是这么谨慎!”
  贺元盛的回答,让叶雨梦有些无奈,在她看来,根本不需要这么谨慎。
  毕竟贺元盛掌握着局势,兵权也抓的很紧,没有任何人,能搅动局势。
  “小心为上。”
  贺元盛之所以如此小心,也是几个教训,深深警醒着他。
  比如近代的袁大头,汉代的王莽,哪一个不是掌握着局势。
  可一步走错,立刻就是一败涂地,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
  贺元盛的情况,虽然比这两个人,要好得多,也不得不提高警惕。
  因为官绅一体纳粮的新政,触及的可是官员跟士绅阶级的利益。
  而这两个阶级,又掌握着古代的话语权,他怎能不防备一二。
  哪怕一场战火,让北方大部分都的士绅,灰飞烟灭。
  可长江以南,大部分的土地,还在士绅阶级手中。
  这些人,定不甘心失去特权,一旦贺元盛势弱,他们自然会跳出来,搞风搞雨。
  叶雨梦虽然读过不少史书,为人也很精明,却没有贺元盛的眼界,自然想不到这么多。
  可一心为贺元盛着想的她,却不愿意让文官们太过得意,当即开口道:“老爷既然有了决定,妾身就不多说了。
  不过这次的事,也不能让文官们,太过得意,必须要敲打敲打。”
  “敲打敲打!”
  贺元盛不自觉的点了点头,思索着要怎么做。
  “比如,来一个杀鸡儆猴,把领头之人,处理了!”
  叶雨梦提出了一个建议,十分简单粗暴。
  “我自有主张!”
  回应一句,贺元盛提起笔来,写了一封信,让人送给钱勇。
  锦衣卫衙门,收到贺元盛指示的钱勇,眉头顿时一挑。
  “看来是要敲打一下那些文官了!”
  低声的自言自语响起,钱勇的脸上,也露出几分了然之色。
  很快锦衣卫行动起来,开始调查昨天领头官员的情况。
  当天下午,关于此人违法乱政的事,摆在了贺元盛面前。
  略微看了看,贺元盛还真挺意外的,因为此人虽有小错,却不算什么大事。
  在这个文官贪腐成风的朝堂上,都算得上半股清流。
  不过这样的人,也没有什么用,贺元盛根本不会重视,也不会留情。
  “宋志。”
  “侯爷。”
  “你亲自去一趟内阁,把这个,送过去。”
  说完,就把未做处理的罪证,递给宋志。
  宋志也没有多问,接过之后,转身离开。
  半个时辰之后,宋志出现在内阁。
  “两位大人,这时侯爷让我送来的!”
  赵文煜跟张怀,不敢怠慢,马上接过来。
  看过之后,二人的神情,都有些变化。
  “告辞!”
  语毕,留下东西,转身离开。
  “唉!”
  宋志走后,张怀发生一声叹息,开口道:“这是在敲打我等啊!”
  赵文煜也明白其中深意,略带无奈的说道:“侯爷的手段,是越来越高明了。”
  不亲自处理,反而把事情交给内阁,明显是一石二鸟。
  即敲打了二人,又让他们处理此事,给贺元盛背锅,隐晦的在二人与中立派官员之间,制造一丝裂痕,不让官员们团结一致。
  沉默了一会,赵文煜开口道:“如何处置?”
  “公事公办吧!”
  宋志亲自过来,代表着贺元盛的态度,内阁必须要给出一个答复。
  至于公开反对贺元盛的意见,二人还没有这个胆子,何况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
  “唉!”
  一声叹息响起,代表着赵文煜也认可了这个答案。
  之后又看了看罪证,发出一声感慨:“有些可惜了!”
  在赵文煜眼里,锦衣卫查出来的这些罪证,根本不算什么。
  毕竟当官的,哪一个人身上,都有些龌龊事。
  “算他倒霉吧!”
  张怀也发出了一声感慨,因为这些罪证,的确不大。
  日落之前,内阁发出诏令,以锦衣卫提供的证据,将昨日带头求情的官员罢官。
  这个决定,让很多官员们意外。
  倒不是带头求情之人、被罢官之事,而是这道诏令,是从内阁传出来的。
  不过南京城的局势,异常微妙,此事只是一件小事,自然不能引出什么波澜。
  唯有一些精明的官员,看出了此间内情,暗自提高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