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义狼报恩
冒顿细看那只鸟,哪里是受伤的大鸟,分明是一只还没有学会飞翔的雏鸟,只不过身子要比普通的飞鸟大一些罢了。
那雏鸟上嘴弯曲,除了尾羽基部和两只翅膀的基部长着白白的乳毛外,其余部位皆呈灰黑色,身体也快有乌鸦般大小了,一时猜不透是什么鸟,立即想到,雏鸟已经这般大,长大后身体会更大,一定是一只鹰一类的猛禽。
冒顿将雏鸟抱到被他射杀的狐狸跟前,对雏鸟说:“小鸟呀,这只狐狸要吃你的肉,现在你就吃它的肉,好吗?”
冒顿将雏鸟放在地上,取出径路小刀,剥去狐狸皮,割下一小条狐狸肉,向雏鸟的嘴边伸去。
雏鸟俨然已不再恐惧,似乎真的将冒顿当朋友了,静静地待在冒顿的身边。
此时像是闻道了肉香,张嘴将小肉条吞了下去,似乎等不及冒顿继续为它割肉,自己扑腾着翅膀啄食起狐狸肉来。
冒顿大喜。
这只狐狸足够小鸟吃一段日子了。
冒顿摸了摸雏鸟的脑袋,利落地剥下狐狸皮,便要离去。
可刚刚走了几步,雏鸟又摆动着脑袋追了上来。
冒顿看到雏鸟追着他不忍离开,顿生恻隐之心,想到,这只雏鸟还没有学会飞翔的本领,若将它扔下,它吃完了狐狸肉又该吃什么?
再说,自己离开以后,雏鸟也避免不了被其他食肉动物吃掉的风险。
冒顿抬头向山谷的顶部望去,看到山崖的上方长着一棵大树,隐约看到树冠上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冒顿立即明白,那只雏鸟一定是不慎从鸟巢里掉下来的。
可要将雏鸟送归鸟巢却绝非易事,即使登上了崖顶,也难爬上那棵悬挂在崖壁上的大树。
看着仍在奋力扑腾翅膀的雏鸟,冒顿的心中油然产生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悲凉,暗自感叹道:小鸟呀小鸟,我是有家如无家,你是有家不能归,咱们俩真是苦命的一对呀。
想到此,冒顿便不忍心丢下雏鸟独自离去了,决定将雏鸟带在身边抚养,等到雏鸟长大以后,任由它去寻找自己的同类吧。
冒顿看着雏鸟,说道:“我该叫你啥呢?你浑身黑不溜秋,我就叫你大黑吧。我是大树,你是大黑,还有大红,咱们仨是最好的朋友,咱们永远都在一起,誓不分离,你说好吗?你怎么不回答?不回答你就是同意,你同意了。”
冒顿再次将大黑揽在怀中,骑上大红,向格根老伯家跑去。
格根老伯将大黑前前后后看了一阵,说:“它应该是一只小金雕。金雕在学会飞翔以后,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你看这只小金雕,时时刻刻想要展翅翱翔,怕是离学习飞翔不远了,要不然,它也不会失足掉出鸟巢。”
冒顿的到来,让肖生嘎阿妈大喜过望,激动地说:“我还以为你是一只鸟,飞走了就再也不回来了。你还记着我们。”
冒顿在格根老伯家住了下来,和乌力罕一起照料羊群。
冒顿的到来,正好替下了乌伦珠日格。
现在已是母羊产羔季节,为了不使产在野外的羊羔冻死,牧羊人每天还需背一个用羊皮做成的皮兜,将刚产下的羊羔放进皮兜里,有时还需往穹庐里送,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冒顿在出牧的时候,便将大黑放在自己的左肩上,时不时射只黄鼠、野兔给大黑吃。
冬夜漫长,格根老伯便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冒顿一起打发那多余的时光。
格根老伯参加过复土战争,随军队走南闯北了几年,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听到过不少不同部落的民间传说。
他们谈论牧场,谈论牲畜,谈论部落间的争斗,谈论草原上神秘的强盗,几乎无所不谈。
格根老伯讲,牧民最难战胜的是天灾,夏天不下雨,草场生长不出牧草,牲畜就会被大批地饿死,牧民称之为黑灾。
冬天突降大雪,将牧草深埋在雪下,牲畜会被冻饿而死,牧民称之为白灾。
无论哪种灾害,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失去了牲畜,牧民就等于是失去了生存之本。
于是,失去了牲畜的牧民就会偷偷组织起来,去抢夺灾区外牧户的牲畜。得以后,他们便复员了牧民身份,再不去掳掠。
所以,草原上的强盗来无踪去无影,又给整个社会造不成太大的危害,被牧民称为神秘的强盗。
谁家要是受到了强盗抢劫,只有自认倒霉。
一次,两人的话题谈到了对牧民的牲畜造成重大威胁的野狼身上。
冒顿整日在草原上游荡,他发现,牧民家的牲畜遭到了狼群祸害,牧民似乎并不痛恨野狼,也从不与野狼为敌,一切顺其自然。
冒顿问格根老伯,这是咋回事。
格根老伯沉吟了良久,说,自古以来,苍狼便是牧民心目中的天神,是上天派下来的使者,更是草原的守护神,维护着草原动物的平衡。
谁家的羊群被野狼袭击了,说明是上天对这户人家的惩罚,牧民不但不怨恨狼,更不敢让别人知晓。
所以,牧人不但从来不与苍狼为敌,内心里还充满了对苍狼的崇拜和敬畏。
格根老伯还为冒顿讲了一则在草原上流传很广的人狼互助的动人故事。
格根老伯讲道,牧民们传说,过去,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在草原上发现了一只腿部受伤的小狼。
老人看到小狼孤独无援,已经饿的奄奄一息,便将可怜的小狼抱回自己的穹庐,给小狼吃上好的羊肉,并为小狼的伤口敷上了草药。
在老人的精心护养下,小狼不但伤口一天天好了起来,已长成了一只健壮的公狼。
公狼回归到了大自然以后,不忘老人的救助之恩,时常将猎到的狍鹿送到老人的穹庐,还帮着老人照料牲畜。
老人的羊群从此再没受到狼群的袭击,很快壮大起来。
一年冬天,老人骑马去看朋友,饮多了酒,在回来的路上,酒力发作,从马上摔了下来,昏睡在了雪地上。
这时,一群野狼正由此经过,看到老人落马,立即围了上来。
暗中保护老人的公狼在狼群接近老人之前,抢先奔至老人跟前,龇牙喝退了群狼,又轻轻趴在老人身上,用自己的体温为老人取暖,直到老人醒转,回到了自家的穹庐。
老人逐渐扩大的羊群不但令牧民们羡慕,也引起了盗匪的注意。
一天,两名强盗经过认真预谋,在老人独自出牧时,以问路为借口来到老人身边,趁老人不备,用中的打狼棍击向老人的后脑勺,老人立即晕倒在地。
这时,暗中保护老人的公狼闪电般冲了过来,一口便咬断了一名强盗的喉管。
另一名强盗见势不妙,正要打马逃走,公狼已经扑了上去,咬定强盗的一条腿,将强盗拖下马背,复一口咬断了强盗的脖子。
老人还没有苏醒过来。
公狼用长长的舌头抚慰着老人的脸膛,围着老人不停地转圈,最后,对着苍天发出一声声无奈的嚎叫。
在远处牧马的老人的儿子听到了狼叫声,急忙跑了过来。
远远的,老人的儿子看到一只苍狼正要啃咬父亲的脸。
小伙子平时喜爱打猎,利用牧马的间隙猎些野兔狐狸,所以,箭不离身。
此时,看到一只苍狼正要伤害自己的父亲,大惊失色,急忙拉弓搭箭,人未到箭已射出,飞向苍狼。
小伙子从来没有射出过如此精准狠的利箭,这一箭从公狼的肋骨插入,正中公狼的心脏,公狼登时倒地死亡。
格根老伯讲道,那小伙子一箭射死了公狼,正好已跑到父亲近前,翻身下马,扶起了倒在地上的父亲。
在小伙子急切的呼唤声中,老人悠悠醒转。
当看到身边被公狼咬断脖子的两个强盗的尸体,老人已经完全明白,又是他救助过的这只公狼在关键时刻现身相助,救了他以及他家的羊群。
老人起初以为,公狼是在与强盗搏斗中死于强盗之,可又觉得情形不对。
问讯之下才得知,公狼死于儿子之。
老人大叫一声,扑向公狼,再次昏迷过去。
老人的牧场上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块巨石。
老人思念公狼心切,利用有生之年,将大石凿刻成一尊仰天长啸的苍狼。
据说,这尊石狼现在仍然矗立在草原上,人称这尊石狼为报恩狼,附近的牧民世世代代膜拜它,祈求它像保护当年的老人那样,永远守护牧民的安全。
本来,冒顿便莫名其妙地对苍狼产生出敬畏之情,现在听格根老伯讲了这人狼相助又误杀苍狼的故事,心中好不是滋味。
冒顿唏嘘不已,埋怨道:“老人的儿子实在是鲁莽可恶。老人照顾小狼的时候,他也一定在侧,应该与公狼熟识。哪能不明事理就要对公狼狠下毒呢?真是的。”
冒顿说着,伸摸了一下在他身侧睡觉的大黑。
大黑又向冒顿的身边靠了靠,依偎的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