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佛语亭

  虚无念了一句佛号,笑道:“玄冥施主说笑了,在下的那点微末修为,与几位师叔相比,还是相差甚远,还需继续修行才是。”玄冥本不是笨人,完全听得出虚无的言外之意,即便自己的修为不及玄冥,但几位师叔修为至高深,若是玄冥敢在此寻衅滋事,注定有去无回,由此可见,这虚无大师不但修为极高,而且心思缜密,极为随机应变,探索他人心中想法,又为对方施一压力,不愧为白云禅寺将来的门阀继承人。
  玄冥笑道:“大师放心,即便在下修为再高,以往在如何嚣张,但也绝对不敢在高手云集的白云禅寺门下寻衅滋事,至于在下此次前来,只为受一故人所托,前来拜会明古大师而已,别无他事。”
  虚无听玄冥如此一说,不由微微一愣,随之道:“却不知施主是受那位故人所托,还有所托何事?”
  玄冥明白,若是自己将此事不说出个大概来,虚无绝对不会让自己走进白云禅寺的大雄宝殿,见到天下尊贵无极的明古神僧了,于是道:“至于所托之事,请受此处人多嘴杂,在下不便多说,但所托的故人,在下却可以告知一二。”
  虚无听玄冥说的如此郑重其事,又看了一眼站在身后的诸位师弟,其中就有那位为玄冥通报的扫地僧,于是点了点头,道:“那不知施主是受何人所托?”
  玄冥道:“此人已故多年,更对在下有过莫大恩惠,在下实在不愿提及他的名讳,但在下拿出一物,虚无大师定然认识。”说着从怀中拿出佛珠,本想交由虚无手中,但虚无只看了一眼,脸色却是一变,但立即恢复了正常,念了句佛语,眼神中闪过一丝苦楚,道:“贫僧已经了解,请施主随贫僧前来,由贫僧为施主引荐掌门师父。”
  玄冥想来,明镜禅师的佛珠一直跟随明镜禅师,而虚无身为白云禅寺的首席大弟子,自然一眼便能看出此物为师叔明镜禅师之物。而明镜禅师自从十五六年前与天音阁六大长老之一的梁天成,一起合力阻止天宗的苍龙拿取蚩尤的魔刀虎魄,谁知这一去便杳无音讯,不知生死,虽然白云禅寺多次派出弟子下山搜寻打听,却也是无功而返,而天音阁的梁天成虽然归回天音阁,但却身受重伤,更从此以后,一蹶不振,不再理会门中之事,不论掌门师兄、或是白云禅寺的高僧如何拜会,他总是闭门不见,总以一句自己罪业深重而回绝,时间久了,明镜禅师的下落之事,变成白云禅寺的不解之谜!
  在虚无禅师的带领下,玄冥终于站在这座九九八十一层的大雄宝殿之前,然后虚无大师屏退左右,打算单独带领玄冥前往明古禅师的住处。
  玄冥站在大雄宝殿前,只见白玉为阶,玉石雕栏,足有三四十根的巨大石柱上雕刻飞龙冲天,拔地冲天而起,支撑这这座“金”字形状的大雄宝殿,宝殿殿顶之上的琉璃瓦片,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显得金碧辉煌,九九归一层屋檐分布其上,雕龙做脊,分列各个飞檐两端,飞檐之上,更有无数祥瑞之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这座雄伟的大雄宝殿,远远超出了玄冥在半山腰所见之宏伟华丽,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玄冥望着这座宏伟的大雄宝殿,心中无不肃然起敬。
  这里,就是天下修佛之人,最为向往的“佛心”所在!
  阵阵诵经念佛之语,正从宝殿之中传出,玄冥抬头望去,只见巨大的大殿之内,坐着无数的和尚,正敲击这木鱼,颂扬佛法,而直面大殿,一座巨大的金色大佛嘴角含笑,盘腿而坐,背后祥云雕刻,面前的香炉之中燃烧着数根香支,正散发出袅袅烟雾,玄冥看得久了,竟也觉得这尊大佛有些朦胧了起来,更像活过来一般,看向正注视着自己的玄冥,而从大雄宝殿正门中传出来的细细飘荡着的檀香之味,让玄冥更有了种置身佛海的感觉。
  虚无见玄冥看着大殿内的佛像发起呆来,念了句佛号,心中会意一笑,似乎有所想法,但却摇了摇头,道:“施主,掌门师父早已不在大殿之内做早课,还请施主跟我而行。”
  玄冥听见虚无的说话声,回过神来,对着大佛微微欠身一拜,才跟随虚无,向大殿的右边走去,大约走了百步之后,大殿的一端终于到了尽头,这也足见大殿根基之大。大约又走了三十四步,宽阔的道路一下变得狭窄了许多,更见一道高耸的围墙,围墙上一道两丈左右高度,一丈宽度的大门,虚无推开大门,玄冥看去,虽然这两扇门比起天宗衍天峰上的大门小了许多,但门的厚度,却是一般无二。
  玄冥跟随虚无走进此门,呈现在面前的又跟自己在山下看到的一样,到处是片片波涛阵阵的竹林,竹林之中更有无数奇异怪石,而且只有一条与上山之路相差无几的林荫小道,仅仅相隔一道墙壁、一扇大门而已,竟是如此两番不同的景象。
  玄冥看着这条小道,又转身看了看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这条小道正是与大雄宝殿的侧面呈平行之势,向上延伸,走了许久,玄冥本以为白云禅寺的大雄宝殿是以将整座禅留山的峰顶铲平而建,现在看来,也是差不多是与玄武峰上一样,将山峰劈开了一部分而建筑,如此以来,修建这座大雄宝殿所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远远超越了天宗的前辈修筑玄武峰上的那几做黑漆的房子了。
  随着不断沿着崎岖的小道向善攀登,周围的环境完全与大雄宝殿周围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来明古神僧尊贵无比,怎么会……
  虚无似乎看出了玄冥的意思,道:“施主也是修仙练道之人,应该知道修仙练道之时,最忌讳的是外界的喧嚣,而清静便成了理想之地,大熊宝殿及四周,经常有诸弟子往来,搅扰清静,所以诸位师叔为了继续修行参悟佛法,便在大雄宝殿之后的山巅之上,修建了几座竹舍,平时修行,起居生活便在那里了,也正因为如此,此地便于与本门历代高僧的舍利塔园一样,被列为禁地,除了几位师叔,能进入此地的,没有几人,至于弟子们的早课及门中日常出入,都由贫僧及师弟虚鸿负责。”
  玄冥冷笑一声,道:“佛法有云,四大皆空,在下一直以为出家人清心寡欲,当修行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会面对任何任何事物不为己动,没想到世俗的喧嚣,就连明古大师这样的圣人,也无法避免。”
  虚无怎会听不出玄冥的言外之意,但却并不回避,道:“阿弥陀佛,佛法固然可以让人心静,但高僧也是人,只要是人,不论他的佛法有多么的高深,都难免不会为世俗所动,只是佛法高深的神僧抵御世俗喧嚣的功力要比其他人强上一分,不知施主是否同意。”
  玄冥笑而不语,虚无道:“我看施主虽身处魔教,但却心存善念……”
  玄冥打断虚无的话,冷笑一声,道:“多年来,在下灭派杀人无数,岂会心存善念?”
  虚无笑道:“阿弥陀佛,施主若非心存善念,就绝对不会为了明镜师叔所托,以身犯险,孤身一人前来白云禅寺,而且根据贫僧这些时间与施主的相处,感觉施主总与我佛有缘……”
  玄冥冷“喝”一声,道:“在下受明镜禅师所托之时,还未曾加入天宗,只是觉得受人之托,便要忠人之事,若是此时受遇到明镜禅师所托,只怕在下不但不予托付,反而会落井下石,至于大师刚才说本堂主与佛有缘,更是无稽之谈,天下若真是有佛、仙人存在,那么本堂主往日的种种祈祷,为何得不到半点希望,甚至还要变本加厉,夺走本堂主最后的半点希望?”
  虚无听玄冥越说越激动,又是念了一句佛号,道:“施主不要激动,若是贫僧刚才说的不对,贫僧向施主道歉,总之,施主能够为我白云禅寺带来失踪了十五六年之久的明镜师叔的消息,必寺上下僧侣已经是感激不尽了。”
  随后二人不语,又向善行走了一会,直到完全听不到大雄宝殿之内的喧嚣声之后,才看见呈“品”字形状的三排竹舍,但从竹舍上的门窗数量来看,呈“品”字最上面“口”字的竹舍最为宽敞,应该是由平常农家屋舍的两间组合而成为一间,而“品”字最下边的两个“口”字的竹舍,虽然一眼望去比上面的大了许多,但细看门窗,却各有三个之多。
  在“品”字三个口字最下边的地方,有一座用竹子做成,但已经有些破败的凉亭,上面提名:“佛语亭”。亭中摆放着一张呈正五边形的方桌,每边各摆放着一把椅子,当然,这张桌子及椅子,也都是由竹片做成。玄冥看着这些,不由黯然,不难看出,曾经在这张桌子上,明镜禅师与四位师兄弟一起品茶参研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