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争议
闻青其实并非故意朝这个方向上逃,然而在李樘眼里就分明是故意来炫耀大脸的。维持了许久的高冷风人设崩溃,一张脸比锅底还黑,看着闻青满眼的妒火和仇恨。然而意识到还在记者的包围圈中,马上深吸一口气将脸色绷住。
自己的文学之路走来并非如外人所知那样光鲜亮丽,已过而立之年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入围重量级的纯文学奖项,却被这个少年评关系抢走,被一个瞎子靠同情分抢走,上天对自己何其不公。
见到李樘脸色的奇妙变化,再看向朝自己这边奔过来的闻青,记者立刻明白了什么事。
“李樘,你对年仅十八岁的闻青获得了此次人民文学奖散文奖怎么看?”
“《你的老去如此寂然》是一篇配得上该奖项的优秀作品。文笔老练且思考深刻,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可写不出来,十分的,嗯,佩服。”嘴上说着佩服,与其却带着几分讥讽。
记者敏锐的觉察到了李樘的评价,说一个年仅十八的少年文笔老练而思想深刻,明显是意有所指,暗示对方是代笔。
“你是指闻青的这篇获奖作品是他人所做吗?”记者对这种撕逼大战的事情自然是喜闻乐见的,有争议有看点才有销量。
“我可没有,只是表达一下我的,嗯,佩服。我刚刚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闻青可丝毫没有去看望一下对方的意思,见李樘在前面的记者堆里,立刻拐了个小弯,拦了辆车催促司立刻走。
司还特意的看了几眼闻青,这么多记者围着十有八九是个明星,可自己脑海中却丝毫没有对方的印象,而且哪有年轻小生长的这么有内涵?
“小哥,你是明星呢?这么多记者追着你。”
“明星?不是。他们想我请他们吃饭,可是我没钱,所以只好逃啦。”
司一脸无语的看着闻青,你是觉得我的智商有限吗?找借口也不找个有智商高点的。
见司那表情,闻青立刻说道:“放心,打车的钱还是有的,不差钱。”
司撇了撇嘴,没见过最这么贫的。
“去哪?”
“拐过前面的弯到最近的地铁口下。”
司翻了个白眼,刚说了不差钱,现在立马要去转地铁。
闻青坐了地铁回家,继续闭门读书,两辈子的宅男属性,宅才是最喜欢做的事情。
第二天沙尘暴渐渐平息,而关于人民文学奖的风才刚刚刮起。
《燕京日报》在报道了此次人民文学奖的颁奖典礼及获奖作品之后,竟花了不少的笔墨来写闻青。
“这位获得了人民文学奖散文奖的少年作家创造了历史,成为了人民文学奖这类重要文学奖项中年龄最小的获奖者。在颁奖典礼上甚至连当代名家管莫先生都对其青眼有加,可以预见当今文坛最为璀璨的一颗明日之星正在冉冉升起。当我们要求采访,这位小作家却言语怪异,尽显少年的警和特立独行的90后特质。而当我已拟好的文章准备发表时,却意外的得知,这位小作家更是一位编剧,十月在燕京火热上演一票难求的话剧《暗恋桃花源》竟然也是对方的作品,此外对方还是一位网络上小有名气的词曲创作家。如今在大家小巷传唱的《春天里》也是这位年仅十八岁的少年所创作,我们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样一个惊才绝艳的少年了,正如管先生在临别前对这位小作家的寄语,我们期待着你更多更好的作品。”
也有报社如采访了李樘的那位,直接怀疑闻青代笔的文章无法直接在报纸上发表,便在报道中对闻青的获奖作品进行了解读,里里外外都透露着这篇文章不像一个少年所创作的暗示。
更是有微博大v直接发问,“作为本届人民文学奖最为特别的获奖者,闻青的年轻让我们难以置信。而其获奖作品《你的老去如此寂然》文笔之老练,对生命对女性的思考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这真的是一个年仅十八岁的少年能够创作出来的吗?对此,我保留我的建议。”
李樘也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一篇颇为意味深长的帖子,“我在十七岁时开始走向文学之路,那是的我向《华国少年》杂志投递了我的处女作小说《桃花十里》,可惜的是刚刚寄过去却因为《华国少年》杂志倒闭而未能发表。虽然后来整理出并获奖,但是对于这部我在十七岁创作的作品如今看来确实浅陋而幼稚的,”
此条微博一发布,在李樘的少女粉丝们的转发现,短时间内便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李樘的言外之意,我十七岁就进了纯文学的圈子,我的第一部作品获奖了,我才是名副其实的天才作家。我这么牛逼第一部作品都是浅陋而幼稚的,那么《你的老去如此寂然》这么不幼稚不浅陋的作品,又岂是一个区区十八岁的少年所能创作。
网络上的喷子们纷纷现身,开始对闻青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进行深挖,然后以此来作为出发点认为一个默默无人的普通高中生无论如何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这么优秀的作品,而且还是在兼顾话剧和音乐的前提下。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天才也要遵循客观规律。
闻青此时还依旧过着悠然自得的宅居生活,最近还多了一个爱好。读史,和许老爷子聊的久了,闻青也算是颇有兴趣,从老爷子那里借了不少书过来。每天看戏剧类的书籍饮食太单调了些,读史也算是能换换口味。
宅男的生活简单而有韵致,然而外界最近的争议却愈演愈烈,除了闻青自己还跟个没事人似的,连顾包子都给自己打了电话问代笔门的事情。
林苡安作为师父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在微博上直接上传了闻青的话剧处女作剧本《暗恋桃花源》,并配上了一副图片,一本话剧剧本,上书《暗恋桃花源》,编剧——闻青,闻青的名字被特意的加粗放大十分显眼。然后配上一句话:“得徒如此,与有荣焉。”
谢均豪,余胜男等纷纷转发并配上自己和闻青演出时的合照。就连《今古武侠》的官网,也晒出了一张笑傲江湖的封面,闻青的名字异常显眼的突出显示,并留下“独孤九剑,笑傲江湖。”八个字。
而始作俑者的李樘此刻正看着电脑前面哈哈大笑,无论闻青是否真的代笔,如今事件在网络上争议不断,对方一生的履历中都会留下疑似代笔的影子。
虽然出现了很多的文艺界人士的力挺,但是大多都是因为话剧和闻青结缘的这群人。而文学界闻青还没有正式踏入,因此文学界现在也是静观其变,其中不乏对闻青报以怀疑的人。
直至事件发酵了一周,管莫难得的发表了一篇微博直言闻青是一位有潜力有真才实学的后背,网上的中伤属于无中生有,希望闻青能够不受外界影响,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并且还@了人民文学出社官微。人民文学官微也开始运作,网上还甚嚣尘上的流言纷纷沉寂下来。
而一直未对此问题发表任何回复的闻青在事件稍稍平息后,也仅仅在微博上更新了一首小诗,一首和此次事件没有任何关联的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世人谤我欺我,我只由他让他,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