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武道
当今天下武风盛行,如这等大庭广众之下,高比武的盛事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只是片刻,南台酒楼附近的民宅、店铺,不论是经营什么生意,楼上楼下都是挤满了看热闹的豪侠乃至百姓,几乎一眼望去便可见得十七八个阳刚俊朗的大汉或者英姿飒爽的侠女。
江湖中人最是喜动不喜静,还没有等到两位正主现身,周遭已经接连*发生数起争执,虽然碍于江湖规矩,以及官府捕快的威慑,没有直接动,却纷纷掷下豪言,约定随后擂台一战。
这时,一众武者已经推举出了三名当地名宿作为本次擂台比武的公证。
按照江湖规矩,这公证人可不是随便哪个阿猫阿狗就能担任,他们或许不是在场诸人中武艺最高强者,却都得是德高望重,人品行*事有目共睹,以此才能服众。
实则若不是李和光与胡永的约斗颇为仓促,这公证人的差事本该由当地官府、六扇门的高与在野名宿共同担任才是。
不过这时一切从简,却是没顾上那么多。
三名公证人先后走上擂台,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有耳顺之龄,行走起来却是虎虎生风,犹如古树青松,老而弥坚。
居中老者须发皆白,最是年高德劭,他朝着四方拱一拜,轻轻一咳,声如洪钟,响亮清晰,瞬间就压下了广场上近千人的喧闹声,一看就是一身精深的真气修为。
“老夫滚雷刀薄鸿,得江湖朋友抬爱,在这汤临县周边略有名声,此番因缘际会,与六臂神猿孟老弟、天鹰古老弟,共同担任这次擂台比武的公证人,荣幸之至,一定不负大家所托!”
“今日今时,梁尘观李和光少侠和赤云帮胡永少侠擂台比试,切磋武道。对于此事,在场众人可有异议?!”
薄鸿稍作停顿,见无人出声,再次拱一拜,将礼节做全,然后朗声道:“既然如此,老夫话不多说,请两位少侠上擂台!”
场面话说完,薄鸿毫不拖沓,与另外两位名宿纵身下了擂台。
随即,两道破空声响起,元晋只觉得眼前一花,擂台上已经多了一青一赤两道挺拔身影,目不斜视,针锋相对。
“好身法!”
伴随着阵阵欢呼,元晋仔细看去,梁尘观李和光容貌清朗,身材颀长,一头黑发在脑后挽成道髻,上面插着根乌木簪子,一袭青色古拙道袍,衣袖飘飘,宛然出尘。
他左提着一柄松纹古剑,右竖掌而立,款款一礼。
“梁尘观李和光,请胡兄赐教!在下习剑十余年,不过初窥门径,尚离不得兵器,此番却是要占些便宜,以中松纹剑迎战胡兄的火云掌!”
赤云帮胡永是个极为壮硕的青年,虎背熊腰,肌肉膨*胀,站在那里比李和光还要高出半个脑袋,活脱脱一头纵横山林的熊罴。
他身着赤色衣衫,灼热耀眼,其人似乎也是脾气暴躁,性烈如火,咧开嘴笑道:“哈哈,无妨!我练掌,你习剑,擂台比武各展所长,乃是天经地义!你要是弃剑不用,反而是我胜之不武!”
“看招!”
说着,胡永双掌一提,面上似乎有赤红一闪而逝,随后他欺身上前,壮硕的身躯连连闪动,倏然间仿佛火云般弥漫开来,鬼魅似的身影将李和光团团笼罩,刹那已是攻出了一十三掌。
“来得好!”
呼啸掌风中,李和光神情沉稳,凝神以对。
“呲吟~!”
天地间只闻得一声轻吟,松纹剑出鞘,明亮的剑光轻抹慢挑,却是以静制动,宛如山巅屹立之古松,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好个李和光!”
胡永赞叹当中,火云掌妙招不断,一时间擂台上仿佛被红云遮蔽,绚丽炽烈,席卷天下,在美不胜收之间蕴含*着致命的杀。
然而胡永攻得越急,李和光守得越发得心应,一套青松剑法信拈来,变化由心,就好像一株渡劫成精的老松,跳出五行外,劫火不加身。
一时间,两人一攻一守,陷入僵持之境。
擂台下众人看得聚精会神,心绪激荡,仿佛自家就是场上生死相搏的主角一样,连大气都不敢喘息一声。
元晋心思聪敏,一边观战,一边还回忆着往日耳濡目染的诸多消息,以擂台上二人表现相互映照,揣摩武道修行。
武道起于太古,源远流长,虽然在中古时期一度没落,险些传承断绝,但在中古末年,诸子百家自界外降临,宣扬学说,开启民智,终结中古黑暗时代,又历经近古几千年酝酿,终于否极泰来,迎来巅峰盛世。
当今天下,武道大家层出不穷,诸多武学理论百家争鸣,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阐释武道,开宗立派!
居庙堂之高有儒、墨、兵,处江湖之远有道、佛、魔,此外更有旁门八百,左道三千,各擅胜场。
如梁尘观就是道家传承之一,主张师法天地自然,顺势而行,赤云帮则是奉行烈火之道,熊熊之火,焚尽一切。
武学原理不同,使得双方从真气运行到招式表象,截然相反。
李和光仿佛山巅青松,老树盘岩,根基深厚,任尔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胡永则好似天边一朵火烧云,张扬霸道,炫目多彩,如夏花之灿烂,又似流星之璀璨。
至于武道境界,天下武林门派公认,以气脉、元真、玄黄、法相、纯阳五境划分。
此时擂台上比武的两人,李和光和胡永,就是武道第一境界,气脉圆满的层次。
气脉境界,内则搬运精元气血,外则吞吐天地灵气,阴阳和合,造化洗练,化作自身武道真气,以之贯通周身经脉。
从气感初生,到贯通十二正经,再到打通奇经八脉中除任督二脉外的六脉,以及最后打通任督二脉,依次分为初入、小成、大成、圆满四层。
若是根基无有隐患,气脉圆满之后,武者运转小周天循环,感悟冥冥中一点先天元灵,使之与真气相合,就能晋升武道第二境元真。
元晋和赵宜然的随行护卫之中,元明就是打通任督二脉,气脉圆满境界的高,而赵同逊色一筹,仅仅打通了一条任脉。
这在宁海县一地,已经算是了不得的高。
即使今日擂台比武的李和光、胡永,以及作为公证人的三名本地名宿,也不过是与元明相当的气脉圆满罢了。
只是与门派弟子相比,散修武者修行的功法乃是江湖上广为流传的大路货,或者说是不入流功法,内中传承低劣,疏漏百出,往往感悟先天元灵的关卡就锁死了他们前行的路途,能够突破元真境界者,万中无一。
而且气脉武者远远没有达到内外通透,真身无漏的层次,年过四十之后,就会锁不住体内精元,导致气血日渐衰退,可以说若无大造化,此生武道修行,已然走到了尽头。
真正的顶级功法和各种破境秘诀,大多掌握在门派势力中,流落于散人之的寥寥无几,这也是元青羊将元晋送往梁尘观修行的原因之一。
如果随意找个无门无派的破落武者教导,完全是毁了元晋的武道前途。
“一直是胡兄尽情进攻,不免有专美之嫌,还请接我一招烟雨流云!”
擂台上,李和光陡然发作,反守为攻,中松纹剑洒下如雨剑光,迷迷濛濛,飘忽间弥散开来,对胡永所化赤红云影竟有反卷之势。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胡永自开战以来就一直抢攻,火云身法抢占先,赤云笼罩下,火云掌不留余地,接连拍出,一时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看似占尽了上风。
但胡永心底有苦自知,他所修行的火云功法一如火焰的煊赫爆裂,真气善攻不善守,爆发强劲,而后劲不足,此番接连强攻,除了几招秘不示人的杀锏,已经是段尽出,真气也濒临耗尽。
而李和光好整以暇,只是以梁尘观入门的一套青松剑法,就守得密不透风,滴水不漏,这时随反击,更显得游刃有余。
“不愧是风云榜上留名的人杰,胡某佩服!”
胡永赞了一声,心下却不服输,他一咬牙,运转秘传功诀,将全身残余真气一催,绝招待发。
“久闻阁下精通梁尘观云雾飞烟十三式,也请接某一招,赤霞流火!”
几乎就在瞬间,胡永身上的气质骤然一变,一股似乎来自天外炎阳的火气喧嚣而起,将他整个人映衬得宛如身披火焰铠甲的巨人一般,不仅粗犷的面庞上赤红如火,一头乌发更是从发根尽赤,在飒飒风声中好似火焰狂舞。
胡永爆喝一声,周身火焰虚影席卷,往其右掌汹涌汇聚而去,整只掌在真气催发下如滴血般殷*红,又像是握着一团天火般炽烈,凌空一掌拍向了李和光面门。
“是焚灭劲!”
楼上,一位见多识广的老者惊呼道。
“这是赤云帮三代帮主所创秘法,与真气功法火云劲相得益彰,两相合力,足以使真气爆发力提升数倍不止,堪称刚猛霸道,无坚不摧!”
老者喃喃说着,周围众人也都是瞪大了眼睛,期待着李和光的应对。
李和光面上第一次流露出郑重之色,他暗提真气,以精修近十年的云雾飞烟十三式中的一招迎了上去。
“飞云出岫!”
巍巍高山,云萦雾绕,忽有一道疾劲山风自峭壁裂缝间吹来,裹挟着绵*软白云飞射而出,宛如破空之矢,飒飒作响。
李和光这一剑,既像是一缕山风,又好似一抹白云,却是剑光如电,以攻对攻!
胜负,只在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