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9章 工艺改良

  “林兄,我在收购草药之时,曾打听到林巅似乎已经找到了买家,若是这样下去,只怕你必输无疑啊!”朱陶端着酒杯,不无担忧地道。
  林渊淡然一笑,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道:“无妨,他想赢下此局,也没那么容易。”
  “林兄何以如此自信?”朱陶不解地问道。
  林渊只是微笑,并没有说话。
  朱陶又哪里知道,林渊自从以古物兑换了金币之后,便兑换了一张障碍卡。
  障碍卡,可假定一个对手,对其使用可令对手在一定期间之内所做买卖受到阻碍。
  但林巅毕竟是自家兄弟,林渊也还算仗义,只对他用了最低等的障碍卡,阻碍了他两天的买卖。
  虽然手法显得有些卑劣,但林渊却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
  林巅心高气傲,连他这个林家长孙都不放在眼里,让他受些挫折,并没有甚么坏处。
  朱陶见林渊没有说话,以为他心中自有打算,便不再过问此事,而是接着道:“林兄,你将茶叶酿成此等红茶,你有几成把握能赢过林巅?”
  “五五分成,胜负各半。”林渊淡淡地道。
  “也就是说,你没有十成把握了?”朱陶狐疑地看着他。
  林渊笑了笑,道:“朱兄也莫要太过在意此事,即便是输了比试也无妨,你我所酿之茶若能替百姓带来一丝凉爽,倒也不亏。”
  “不想林兄竟有如此宽广胸襟,老朱佩服啊!”朱陶笑道。
  东奔西走了一天,几人也都颇为困乏,朱陶与阿怀两人便留在了当铺过夜。
  一夜无话。
  次日,林渊尚在睡梦之中,便被一阵吵杂之声吵醒。
  “林兄,快起来,佣工来了!”朱陶在门外大叫道。
  林渊听到佣工已至,顿时清醒了许多,从床铺上直接跳了下去。
  打开房门,林渊这才发现院子里已经站了数十名衣着各异的百姓。
  “林兄,这些百姓皆是看到告示前来,你看是否可行?”朱陶问道。
  林渊点了点头,随即与众人讲好了工钱,便带着众人推着药材等物,前往朱陶所租的宅子而去。
  朱陶所租宅院位于罗城以北,本是一染布坊,只因经营不善,早已倒闭多时,这才让朱陶给租了下来。
  林渊等人来到染坊之后,随即便在院内筑起了二十口土灶,每一口土灶上都放着硕大无朋的铁锅。
  除此之外,林渊还对众人一一做出了分配。
  一些人砍柴挑水,一些人砍竹做罐,一些人专门负责烧火,而余下一些人则跟着林渊随时支援各处。
  做好分配之后,众人便各自忙碌了起来。
  二十口土灶位于院内东西两侧,西侧十五口土灶是专门熬制汤药之用,东侧五口土灶则是煮茶之用。
  只见众人抬起所收的麻袋,将草药按量倒入锅中,而后倒入井水,随后开始熬制起来。
  东侧用来煮茶之用的土灶,也按照林渊所说,开始烧水煮茶。
  每一座土灶的水量,药量,茶量,皆要经过林渊亲自把控之后才开始下锅。
  很快,整个染坊便升起了袅袅炊烟。
  小小的宅院并不甚大,突然间挤进数十人,瞬间便觉得拥挤了许多。
  但奇怪的是,在林渊的分配之下,众人之间却是井然有序,进退自如,没有丝毫杂乱之感。
  这让朱陶对林渊的能力,再一次表示了钦佩。
  而最让朱陶钦佩之处在于,林渊对每一道工序都亲自把关。
  无论是熬汤煮茶,还是削竹为罐,亦或是在竹罐上作画,林渊容不得一丝大意。
  整个过程,共分为五道工序。
  煮茶、熬药、冷茶、勾兑、装罐。
  工序虽说简单,但每一道工序却都极为复杂。
  整个过程,要先煮茶,待茶水冷却之后,加入药汤最后装罐,并送至冰库冷藏。
  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则在于茶水与汤药的勾兑比例。
  药汤若浓,则失茶味。药味若轻,则与普通茶水无甚区别。
  但好在林渊在之前便掌握了其中配比,这才省下了许多事情。
  如此,忙碌了一个时辰之后,林渊收了第一批茶,共两百罐。
  朱陶瞪大双眼,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堆积成山的竹罐,他万万没想到,一个时辰的时间,林渊就酿出了两百罐。
  而这两百罐所耗费的茶叶不过两斤,药材不过五斤。
  林渊眉头紧皱,摇头道:“一个时辰才两百罐,产量足够,但时间上却来不及,看来这生产工序还需改进。”
  朱陶闻言,差点一跤摔倒,一个时辰两百罐,林渊居然还嫌少?
  “朱兄,劳烦你将这些送至曲家酒坊冰库进行冷藏。”林渊低头沉思了片刻,对朱陶说道。
  朱陶点了点头,二话不说便带着阿怀,将两百罐红茶装进了马车。
  朱陶离开之后,林渊让众人按照之前工序继续进行,自己则拿着纸笔走入了房间之中。
  午时,众人吃了些饭菜,便各自休息了起来。
  而林渊则带着一张图纸走出了房门,并着人准备相关东西。
  这图纸上乃是他根据回溯术,自前世记忆,所画出的一幅工序改良图。
  从煮茶、熬药、到勾兑、装罐,都尽可能的使之简易便行。
  他着人去弄了相关材料,便喊了一些人当场忙碌了起来。
  每一口土灶都被罩上了一个大蒸笼,蒸笼旁则立着铜漏。
  铜漏与土灶之间以竹筒相连,药水熬出之后,起动机关,则药水顺着竹筒流入铜漏。
  而铜漏因有衡量刻度,对药水的流速也可以得以控制。
  每一个铜漏前坐着两名佣工,待药水流出之后,便直接以竹罐定量接盛。
  同时,东西两侧的土灶前各竖立着一人高的木桩,木桩与木桩之间高低错落的绑着绳索。
  绳索与绳索连接着煮茶与熬药的土灶。
  整个过程变成,药水熬制之后,接入竹筒,而后利用绳索滑至煮茶之处,再由看守之人取下直接利用铜漏接满茶水,而后封罐。
  由此,整个过程省下了许多人工来回搬运的麻烦,而省下的人工,则可以额外多开四口灶台。
  尽管这四口灶台并不算多,但每次却可额外多产出二十余罐。
  如此一来,每个时辰的产量都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