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冰之湖

  正自出神之时,只听得小师妹一声大喊道,“师兄快看!”
  尚云回神过来,顺着她手指方向看去,但见那空中浮动丹青光河,宛如游动浮龙一般,缓缓流动,逐渐蜿蜒而下。
  而正下方处,借着月光,隐约可见荧光闪烁,却是一片澄净冰湖。
  那些空中浮动丹青,便从空中蜿蜒而下,到这湖面上,又汇聚而入,过了一会儿,将这湖面铺得金光灿烂,宛如一块明镜一般。
  尚云正自感叹之时,忽见那湖面之上,隐约有一个白色光点,虽然只有小指大小,看得不甚清楚,却莫名觉得是一个人形。
  尚云心中一动,暗想,这莫不是今日师父所说的丹青之主?
  正是此时,那白色身影忽然抬起头来,虽隔着几十丈远,尚云亦觉得被那目光注视,心中一凉,仿佛被它穿透一般。
  说不上是恐惧,只是脑中一片空白,心中莫名一空……
  那白色身影略看他一眼,疏忽之间便向下一沉,钻入湖中去了。
  尚云心中惊讶,只不知这冰面厚实,那丹青又是如何沉进去的,再去看时,只见得湖面平静,空无一物,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一般。
  “你们可让人好找。”
  只听得一声空灵清冷声音响起,两人抬头来看,只见苏墨踩在剑上,双手抱胸冷冷地看着他们。
  尚云暗道一声不好,心想,他们这个样子被苏墨看到,也就等于被师父看到,只怕回去又要挨师父责骂了。
  他向旁边张怡递了一个眼色,示意她被抓了个现行,该如何是好。
  一旁张怡却并无惧意,哈哈大笑起来,伸出手来拍了拍尚云的肩膀道,“别怕,苏墨姐姐是自己人。”
  说完话,她便从怀中将一个鲜桃抛向苏墨。
  苏墨反手将它接住,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微微一笑。
  ……
  “嘻嘻……”张怡狡黠一笑,一双大眼便如两弯新月一般,她对苏墨道,“苏墨姐姐,今晚之事,可不要告诉我爷爷,你看这大好月光,我们又能在此吃桃赏月,岂不是人间快事?”
  苏墨只吃着手中鲜桃,并没有说话。
  “呐,苏墨姐姐吃了我的桃子,就当答应怡儿了啊。”张怡红唇微张,嘻嘻笑了起来。
  “若他不问,我则不说。”苏墨淡淡道。
  反过来的意思则是,如果张贤问起,她便会一五一十地说给他听。
  “哼,小气!”张怡嘟起小嘴,佯装生气,但她心下知道,这丹青御灵,能答应她不问不说,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不由得内心高兴起来。
  ……
  苏墨一边吃桃儿,一边与他们同看月光,但见得空中丹青莹莹点点,蜿蜒如河,又汇聚入下方冰湖,的确如张怡所说,甚是美丽。
  她略看那湖面一眼,目光如炬,眉头微皱道,“你们日后可不要接近那湖面。”
  “什么湖?”张怡佯装不知,好奇问到。
  苏墨只淡淡看她一眼,并不言语。
  尚云见她也这般说法,料想那湖中之人,必定是日间师父所说丹青之主,只是刚才感觉颇为奇妙,总觉得与这丹青之主有着似曾相识的缘分一般。
  越是听人如此说,他心中就越是好奇。
  再看张怡之时,只见她冲着他眨了眨眼,尚云本就聪明,立刻意会过来,依照小师妹的性子,越是不让她做,她就偏要做,只怕不日便要带自己去那冰湖……
  尚云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心中却是喜忧参半……
  ……
  苏墨只淡淡看他们一眼,将右手伸出,凭空虚张。
  只见一道月光射回,到她手中凝聚成剑。
  她持剑在手,飞近两人,反手一削。
  两人还未反应过来,身上垂绦虫便应声而断。
  “啊!啊!——”
  两个小孩子,一红一白,从空中坠落下去。
  苏墨只淡淡看他们一眼,嘴角浮出笑来,便御剑而下……
  ……
  两人被苏墨救回以后,已经是夜中,固然兴奋,但此刻都已疲乏,回到房中躺下,不多时便沉沉睡去,直至日上三竿。
  翌日,张贤见两人迟迟未起,于是亲自来叫醒两人。
  但见两人头发凌乱,又是神态疲乏,料想昨夜又不知道去哪里野去了。
  但他并未说破,只等二人洗漱完毕,穿戴整齐,将他二人唤到书房之中,开始一天授业课程。
  ……
  尚云听得张贤欲将授课,自是兴奋异常,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听张贤教诲。
  张贤端正坐好,抬头看尚云一眼,心中颇有些犹豫。
  昨日上山之后,张贤便用这寻灵术查探了一番,这山中固然奇妙,有这冰雪灵竹,却始终遍寻不得那冰雪至宝,心中不免失落。
  只有那山间冰湖,灵蕴丰厚,不知湖底埋藏何物,但那湖中却似有强力丹青守护,却是靠近不得,只得作罢。
  张贤开口说道,“今日为师授课,有几点得与你们说明白。”他清了清嗓子道,“这丹青一物,本是这天地虚妄之物,非丹青师不得驾驭,而丹青修习,同其他强身健体之法大有不同。这丹青之术,倚仗的是御灵之人的心智能力,故而丹青一门,不练体而练智,不重身而重心;而这丹青之术,本是逆天改命之术,丹青师驾驭丹青,若是心性不纯,必为丹青反噬,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为师得先让你们修习心性,根基扎实,日后方能驾驭丹青。”
  张贤这一番话说得句句属实,也确实是丹青门中的不二法则。
  尚云听他说完,连连点头,联想到这几日情景,知道师父所言殷切,将它牢牢记于心中。
  张贤微微颔首,又道,“故而,为师会从今日起教习你们一些明心见智的道理。”
  张贤轻咳一声继续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出自老子《道德经章一》)”
  说完之后,又用笔墨将其录在竹简之上,交由两人抄录,再作解释。
  这本是老子道德经中第一章,旨在于开篇阐述何为道,虽然说来玄妙,但总体说来,道德经五千余言,都在讲述“道法自然”,万物皆有其自然运作的规律,而人也要遵循这“道”,即是最根本的法则。道德经是道家基础,丹青门用来做为修炼基石,一是认为丹青本也是自然之理,遵循天道,二来,道德经虽言道,却以德为重,讲求人需修心养性,故而可避免丹青师因心怀邪念,遭至丹青反噬。
  张贤教授道德经,确实如其所说,虽然与丹青法门没有关系,却是修炼丹青的根基。
  张贤教授半日,两人皆有所悟。
  他再考察一番,自家孙女本身古灵精怪,生的聪明,早先也已修习过一些丹青入门之法,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听她说来,虽然言语稚嫩,但是却深得其理。
  再看尚云之时,却见他说得头头是道,理解深刻,不由得心中一惊,本就晓得他聪明过人,谁知竟要比自己所想还要高出几分。
  张贤心中宽慰,暗想说,若是照此以往,这尚云便要如那卧龙在渊,不日将腾于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