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祐
  唐代开元年间,张嘉祐任相州刺史,刺史的住宅一直闹鬼。
  张嘉祐刚搬进去不久,便有鬼魂在他家徘徊,受尽了惊扰。
  张嘉祐并不害怕。一次,听说西院小厅的陈设及食物又被鬼弄得一塌糊涂,他便赶过去察看。
  这时,见到了一位陌生女子。张嘉祐问女子是哪里来的神仙,那女子说:“我是南北朝时北周已故大将军——相州刺史尉迟府君的女儿。我家有莫大的冤屈,想向大人陈述。”
  张嘉祐说:“我应当恭恭敬敬地聆听。”
  他进屋有顷又走了出来,刚换上官服,仪表堂堂,目光也显得高远有神。
  那女子先上前向他致礼,他请女子入坐后,问道:“你生前为贤德之人,死后应作贤明之鬼。可你总在昏暗的夜晚胡闹,吓得孩子不敢动弹,结果使全州的人都称这里为凶宅,这样做你还有什么正直善良可言呢?”
  那女子说:“从前北周将尽,被杨坚篡夺政权。我等愧为周室旧臣,怎忍社稷如此崩溃?所以想保全为臣的气节,率先倡导忠于旧制之大义,寄希望于挽救将亡之国,使宇文**开创的大业得以延续。韦孝宽也是西周的旧臣,不但未能响应我父的倡导而行动,反被杨坚用官禄收买,死心踏地为之效力。我们一州军民,抵挡天下累战皆捷的兵马,尽管精诚团结,浩气贯天,但全国竟无一人援助,相州城很快就陷落了。我们被满门杀害,全家六十多口人的遗骨,就埋在这厅下面。时间越长,幽怨越重,想将它化解却不可能。我们早就想向人诉说,然而那些人都被我们吓死了。有冤无处诉,就这样一直等到现在。今天,幸遇大人垂怜顾视,实在是感激不尽。如果我们这些沉年遗骨不被抛弃荒野,我们这些幽魂能得到个栖身之处的话,我们便会把死的那天当成自己生日的。”
  张嘉祐应允下来。
  几天之后,他令人掘出遗骨,礼葬于厅后,并将那厅堂改成了庙。
  每年过年时都要祭祀并祈祷一番。
  张嘉祐有个**岁的女儿,家里人有什么事要问,就让她进庙诉说,每次都能得到鬼魂的答复。
  鬼魂想找张嘉祐说话,也让她的小女儿出面。
  就这样,她便习以为常。
  从此以后,张嘉祐家中有人出门办事,那神灵必定派兵卒护送出门。
  兵卒回来后,都要报告送到什么地方——当然,最西面也不能越过河陽桥。
  【原文】开元中,张嘉祐为相州刺史。使宅旧凶,嘉祐初至,便有鬼祟回祐家,(明抄本祟回祐家作回易家具。)备极扰乱。祐不之惧。其西院小厅铺设,及他食物,又被翻倒。嘉佑往观之。见一女子。嘉佑问女郎何神。女云:“己是周故大将军相州刺史尉迟府君女。家有至屈,欲见使君陈论。”嘉佑曰:“敬当以领。”有顷而至,容服魁岸,视瞻高远。先致敬于嘉祐,祐延坐,问之曰:“生为贤人,死为明神。胡为宵窣幽瞑,恐动儿女,遂令此州,前后号为凶阙,何为正直而至是耶?”云:“往者周室作殚,杨坚篡夺,我忝周之臣子,宁忍社稷崩殒。所以欲全臣节,首倡大义,冀乎匡复宇宙,以存**之业。韦孝宽周室旧臣,不能闻义而举,反受杨坚衔勒,为其所用。以一州之众,当天下累益之师。精诚虽欲贯天,四海竟无救助。寻而失守,一门遇害,合家六十余口骸骨,在此厅下。日月既多,幽怨愈甚,欲化别不可。欲白于人,悉皆惧死。无所控告至此,明公幸垂顾盼。若沉骸倘得不弃,幽魅有所招立,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嘉佑许诺。他日,出其积骸,以礼葬于厅后。便以厅为庙,岁时祷祠焉。祐有女**岁,家人欲有所问,则令启白,神必有应。神欲白嘉祐,亦令小女出见。以为常也。其后嘉祐家人有所适,神必使陰兵送出境。兵还,具白送至某处。其西不过河陽桥。(出《广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