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端午贺词

  离漠 且柔城
  五月初五 前几日 且柔城便收到了申惠在边境的捷报 与若伊的几次交战 皆取得胜利 估计不过两个月 便能击退若伊 这自然令纳兰隽十分高兴 所以 在端午节的时候 他特意让人在宫中摆了一个宴席 既是庆祝端午节 同时也算为边境的捷报庆贺
  连皓月这一个多月來 在元庭身边为官 元庭对他多有照料 旁人自然也不会多为难连皓月 但是丞相司直 到底是个无足轻重的小官 要说有多受人重视 却也算不上 所以荣苏便盯准了这一次的端午夜宴
  端午夜宴就在庭玉宫内 中间摆着主位的宴桌 纳兰隽与王后元氏并肩而坐 而左右两边 依次以身份官位坐着百官 连皓月论官级 原本是连参加端午夜宴的机会也沒有的 但是不知为何 这一次 纳兰隽竟自己向元庭说 将连皓月带到宴席 元庭虽然有些惊讶 向纳兰隽左右打探到消息之后 更多的便是欢喜了 毕竟他认为连皓月就是自己身边的人 得到纳兰隽的赏识 对自己來说自然是好事 所以 便在自己的位置后面 也给连皓月安了一个位置
  元庭入了元氏一族之后 其座位自然也在元族一带 所以元襄与连皓月的位置非常的近 元襄时不时地还敬了连皓月几杯酒
  名酒炙热 佳肴丰盛 歌舞不觉 纳兰隽兴致极高 百官的约束也就少了 各自把酒言欢 热闹之极
  宴席到一半之时 王后元艳领头举杯对纳兰隽道:“臣妾恭贺大王无远不服 无险不平 ”
  王后带头 百官自然跟随其后 共言:“臣等恭贺大王 无远不服 无险不平 ”
  纳兰隽哈哈大笑 对元艳道:“得王后美言 ”而后他略微停了停 笑对王后道:“王后 无远不服 无险不平这两句话 不是王后自创吧 ”
  元艳浅笑道:“昨日 大王称赞了一篇贺表 言此表深得孤王之心 臣妾便也取來看了 确实是笔底生花 字字珠玉 那几句‘圣人之兵 仁义而威 无远不服;天下之势 分离必合 无险不平;四海会同 九州齐聚 捷书屡至 颂庆交驰’”王后停了停 道:“臣妾愚钝 记不全了 但此贺表 臣妾以为 当属百官第一 ”
  元艳的话引起了在座的各位大臣的窃窃私语 纳兰隽喜欢别人称颂他的功德 每每大宴或有庆典必得有人进献贺表贺词 而那些贺表贺词写的出彩的 往往会得到纳兰隽的称赞与赏赐 今日 就连王后娘娘都赞扬了这份贺表 可想而知 这份贺表 应当与众不同 而且 从王后娘娘说的那几句话之中 不难看出 确实是一片大气磅礴 气象光辉的贺词
  纳兰隽笑道:“孤本想再最后才題这件事情的 不过既然王后先提到了 孤也不得不夸奖一个人了 ”
  “元庭 ”纳兰隽喊了一声元庭的名字 所有人便把目光看向了元庭 心中暗道:原來这个贺表是元丞相写的 这也难怪 元庭本就在翰林院做过修书 饱读诗书 一手诗常常得到纳兰隽的夸奖 要说那篇气势磅礴的贺表出自元庭之手 那算不得意外
  可是纳兰隽之后的话却让众人震惊了 “元庭啊 你现在可是挖到了一个宝贝了啊 ”
  元庭从容笑道:“大王说这话 就是捧杀微臣了 我们所有的臣子都是大王的臣民 都为大王效命效忠 所以 大王说的宝 不是微臣的 而是大王自己的 ”
  元庭的话滴水不漏 王后元艳不由笑道:“丞相大人还是如此会说话 ”
  纳兰隽自然也满意的点头 随后将目光投向了元庭身后的连皓月 喊了连皓月的名字
  听见纳兰隽叫自己 连皓月忙站出來 立到宴席中央 拱手行礼道:“微臣在 ”
  纳兰隽点点头 称赞道:“皓月啊 你自小从军 孤还从來不知道你的采竟然如此出众 看來孤还是小看你了 ”兴致高涨之时 纳兰冀竟然同以前一样直呼了连皓月的名字
  连皓月垂首道:“微臣拙作 愧受大王如此夸赞 ”
  “诶 ”纳兰隽摆手:“你的这篇贺表正如王后所说 字字珠玉 气势非凡 深得孤的心意 确属百官之首 孤说当得就当得 ”这一个多月來 因为时常伴随在元庭身边 连皓月给纳兰隽也留下了不少的印象 再加上元庭的夸赞 以及连皓月自己本就一表人才 纳兰隽自然对连皓月十分赏识
  在场的人 除了事先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之外 其余所有的人都瞠目结舌 谁也沒想到 这样一篇炳炳烺烺、波澜老成的章竟然出自这样年轻而且还是军人出生的连皓月之手 实在是太令人吃惊了
  元庭自然很高兴 因为从今日看來 连皓月必受封赏 而自己在纳兰隽心中的地位也一定会再巩固一些 而一旁的元襄 嘴角则挂上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篇贺表 另有隐情
  昨日连皓月准备拿着自己的贺表送到宫中 可是出府的时候 荣苏突然拦住了连皓月 让他将贺表拿出來给自己看 结果看了连皓月的贺表之后 荣苏只点评了一句:“好则好矣 可是算不得最好 既然要写就要做到最好 ”说着拿出了一篇贺表 让纳兰隽誊写了 再送到宫中 元襄与连皓月素來知道荣苏才情惊人 却也沒料到当真是一鸣惊人 看來 这个荣苏当真是一位奇人
  纳兰隽赏了连皓月一百匹锦布 名画名字六幅 外加五十金 虽然赏赐算不得丰厚 但却预示着连皓月仕途的开始 果然 第二日 纳兰隽就把连皓月升任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给王子王孙公主们做侍读 这是连皓月第一次接触职 有不少官员原本想着看连皓月如何侍读 毕竟所有人都认为 连皓月自幼从军 论采 哪能比得上翰林院正儿八经的学士 上次的贺词 不过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歪打正着罢了 一旦进了翰林院 必定要原形毕露了 可是这一次 却让不少人大失所望 因为他们并不知道 连皓月虽然武将出身 可是论采 却是离漠军中数一数二的 连战十分在意连皓月诗书方面的功夫 并不想自己的独子仅仅是一个莽夫 所以在连皓月小的时候 便让他虽公主王子们一起读书 而这两年 连皓月被贬在家 闲來无数 阅书无数 采修为又上了一层 再加上现在府中与荣苏作陪 水平绝对够应付翰林院的那些学士了
  并且 比起翰林院那些老成的“师傅”或者“侍读” 连皓月的优势 便是他的武功与关于行兵打仗的兵法韬略 寻常无事时 宫中的王子大多喜欢与连皓月切磋武艺 毕竟战场上一战一战厮杀出來的武艺 可比大内中循规蹈矩的功夫更让那些王子王孙们钦佩 外加连皓月对边境风光的描述 已经行军逸事的讲解 更是让王子公主们无比好奇 连皓月的人气在翰林院一时无人能及
  因为连皓月在翰林院的如鱼得水 所以现在在纳兰隽面前夸赞连皓月的就不止元庭一个人了 还包括纳兰隽的一干子女 纳兰隽每每回到后宫 便能听到那些王子王孙还有几个公主在自己耳边说“连侍读怎么怎么样 连侍读怎么怎么好” 这样的夸奖甚至比元庭的夸奖还要來的有用
  元襄与连皓月每每谈及此事时 都不得不由衷钦佩荣苏的韬略与才学
  可是 连皓月在风光无限的时候 荣苏却突然对连皓月道:“翰林院你不能呆的太久 找个时候去元丞相的府中 告诉元丞相 你不想再在翰林院待下去了 让他帮你另谋一个职位 ”
  这让连皓月大为不解 因为现在他在翰林院就职 十分的轻松自在 甚至也摆脱了元庭的影响 行事不用像当初做丞相司直那样处处拘谨 如今荣苏竟然让自己再去找元庭 另谋他职 连皓月定是不肯的
  受到了连皓月的拒绝 荣苏也不恼怒 只是对连皓月分析了一番 在翰林院就算座到了顶 也不过是一个大学士 手无实权 根本起不了作用 而且他也告诫连皓月 不要看自己现在风光无限 这些东西很大程度上都是虚的 荣苏正色对连皓月道:“如今那些王子公主这般喜欢你 你很容易会受到他人的妒忌 你之所以现在一切安然无恙 是因为元庭在背后推着你 皓月 我知道摆脱元庭 这段时间你很轻松 可是你要知道 元庭也是一个多疑的人 如果他发现了极力的想要摆脱他 那么对他來说 你就是他的敌人了 你在大王那边受到的恩宠就都是他元庭的威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