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张角败退 发生分歧
?
  袁绍清晰的看见黄巾军的统帅张角率领身边的部队悄悄退去,可是袁绍想不到张角退后的原因。眼前的黄巾军就是再不济,可人数方面却占据着极大的优势,所以说袁绍可以轻易力挫黄巾军,却难以歼灭这支部队。
  可是若张角离去就不同了,大战面前统帅逃走这是一个极为大的忌讳。本来还在战斗的黄巾军,得知统帅离去,一个个忧心惶惶,要不是还有黄巾统领在,这些人恐怕早就丢下武器逃跑了
  。
  袁绍心里不断的在盘算,难不成张角真有别的埋伏,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就要小心了。不过即使内心再犹豫,可是袁绍手下的汉军却没有留情,在内心袁绍怀疑张角有阴谋,可是现实中黄巾军太脆弱了,根本抵挡不住汉军强劲的进攻。
  袁绍的战局已定,要杀多少黄巾军,就看袁绍的胆识了。其实张角并没有什么埋伏,且不说张角的奇招都在和孙策的首战消之殆尽,就是真有也不会让联合军得到修养,早就在那一战之后向东武城攻去。
  张角之所以跑那是因为黄巾大营受了袭击,而袭击的正是刚刚并入孙策军的薛冰。孙策没有选择和张角正面迎接,可这不代表孙策不去攻打张角。就在东武城会议前,程昱就向孙策分析了张角的实力,程昱认为张角现在已经没有多么强大的实力。如果再次出征,张角必然要随军出征,否则整个黄巾军会变得不堪一击,可是张角随军出征的话,那么黄巾大营势必空虚。
  程昱算计的一点也没有错,如今的黄巾军如果还有一丁点支持的信念,那就是张角还在那里。没有张角,这支滥竽充数的黄巾军,根本敌不过汉军的任何一支队伍。所以在没有张角的黄巾大营,薛冰即将上演一个奇迹。
  一千五百孙策军,精卫营,血龙营,当着一切都掌握在薛冰的手里,所面对的黄巾军既不是精兵也没有强将。一万五千多的黄巾军在薛冰的冲击下根本无力还手,近乎十倍的兵力优势,可是结果是黄巾军从士兵到统领没有一个不在逃。
  黄巾军一开始就被薛冰打的崩溃,不堪一击的黄巾军在薛冰的冲击下,连丢盔弃甲落荒而逃的机会都没有。到处都是哀嚎,到处都是哭泣,这一刻张角的信仰终于在这些人心中消逝了。
  如今的黄巾军已经无药可救了,拿草草训练从未经历过战斗的百姓充当军队。张角率领三万黄巾军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失去了人心,可是张角又何尝不知道会变成这样,只不过张角在赌。
  张角在赌能不能首战击杀联合军统领,能不能歼灭孙策。张角的手段很高,孙策军的确几近全歼,可是孙策还活着,所以张角赌输了,输了那就失去所有的筹码。这是一场类似于屠杀的战斗,因为这一万五千多的黄巾军在薛冰的冲击下只有逃。
  可是逃得掉吗,薛冰用不到四百人的伤亡全歼了一万多黄巾军,如此一来孙策终于报了那一箭之仇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袁绍顶着巨大的心里压力,用他那超乎常人的胆识将黄巾军全歼在战场,哪怕黄巾军最后逃跑,袁绍依旧没有放过。
  这一刻黄巾军不仅仅面对的是强大的汉军,还有那一个个超世之杰。仅仅一战,张角就失去了自己所有的资本,原本浩浩荡荡的三万多黄巾军,如今仅仅剩下四千多的残兵败将。
  张角回到那破烂不堪的黄巾大营,到处都是尸体,营帐已经被付之一炬。张角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向前跑去,那是黄巾粮草放置的地方。走到粮仓,映入眼前的是几个用鲜血写着的大字,“张角,我留你三日粮饷,是报青争照料之恩,下次见面,就是你的死期。”
  张角缓缓的读出孙策留下的字,随后便连吐三口鲜血一病不醒。张角病重,黄巾军又伤亡惨重,青年男子看着已经摇摇欲坠的黄巾军,终于向黄巾军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黄巾军撤离了东武城,与此同时,已经北上冀州的朱儁兵分两路。一路是由孙坚带兵从西线进攻,如今已经到达魏郡邺城,另一路则是朱儁自己率军接连攻下魏县,元城并准备进军馆陶。
  朱儁之所以兵分两路,是因为在幽并的黄巾军在前些日子突然撤离。黄巾军撤离后以公孙瓒为首的幽州和以丁原为首的并州率领汉军向黄巾军反击。由此一来渤海郡,河间国,中山国,赵国,相继发生战斗。
  朱儁知道黄巾军守卫兵力不足,所以便四处出击,将本来就零散的黄巾军分裂开来。同时朱儁号召所有在冀州的汉军向自己靠拢,联合在一起攻打广宗。于是,那些本来一无是处的汉军开始向朱儁赶来,朱儁的实力也在不断的提升。
  就在这一片大好的局势下,东武城迎来了第一次的分歧。孙策在得知朱儁要从东面攻打广宗便想要率军向朱儁靠拢,而曹操袁绍却认为现在东武城所在的地方极为特殊,留在这里退可攻,进可守。
  当然曹操袁绍之所以不愿意向投奔朱儁是有原因的,如今的曹操袁绍有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如果曹操袁绍投奔朱儁手中,那么袁绍手中的汉军必定回到朱儁的手里。即使不回到朱儁的手里,袁绍也无法大展手脚,一切只能听从朱儁安排。
  孙策没有曹操袁绍那样的功利心里,如果孙策投奔到朱儁手下,虽然自由少了一些,可是凭借孙策的实力,却也能人尽其用
  。更何况孙坚也在朱儁手下,孙策率兵前去投奔必定少不了好处。当然,孙策之所以这样选择,还是因为在朱儁那里更加安全。
  黄巾之乱已经到了尾声,虽然看上去黄巾军已如强弩之末,可是谁知道会不会来个鱼死网破。很显然,和张角的那次战争,吓到了孙策,如今黄巾平定只是时间早晚,孙策可不愿意为了些许功名,再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这么说来,孙县长是一定要走的。”曹操有些无奈的看着孙策,这东武城虽然以曹操袁绍为主,可是说起实力,孙策却一点不差,若孙策这样离去,对东武城也是不小的打击。
  孙策点了点头回道:“这件事我已经想了很久,张角败退后,黄巾军已经没有能力在攻打东武城了。以明府的实力留在东武城,也能切断黄巾军的东线补给线。更何况家父早就给我写信,让我前去助朱中郎将一臂之力。”
  “朱中郎将如今才到馆陶,要到广宗还要一段时间,如今你这么早就去广宗,势必会遭到黄巾军的围攻。”袁绍摇了摇头,“不如孙县长在多呆些时日,等到朱中郎将到达广宗再去也不迟啊。”
  曹操连忙把话接过来道:“是啊,只要朱中郎将一声令下,我们早晚也要去广宗,到时候我们一起前去也有个照应。再说如今河间国已经爆发大战,我们在这里却是可以插上一脚。”
  面对曹操袁绍的连番轰炸,孙策心里终于明白了曹操袁绍内心的想法。这两个人之所以要让自己留在这里,还是为了更好的去攻打黄巾军。曹操袁绍北上冀州就是来镀金的,这两个人本来就身居高位,一个是济南相,一个是侍御史,两个人又都出自名门。
  两人在黄巾军最为强盛的时候没有多么的大张旗鼓,反而在黄巾军在中原接连失利后率先到达冀州。说句难听的,曹操袁绍就是要在这场战争里面刷战绩,刷声望,以此提升战绩的仕途,并为其所在的家族谋得利益。
  如今的曹操袁绍多么希望朱儁晚些来,再晚些来,因为只有这样,他们两个人的才能才会全部发挥出来。孙策之所以让曹操袁绍一再恳求是因为孙策这场战争的一个关键人物,如果孙策离开东武城投奔朱儁,那么留给曹操袁绍的时间便会变少了。
  孙策耐心的听着曹操袁绍的劝说,表面上还是那样的平静,不过孙策已经有了一个结果那就是——我不跟你们玩了。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