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黄巾信仰 局势混乱

  “我们败了。”赵弘的表情依旧平淡,似乎这一刻总会来临。
  此时的竹简却是红着眼睛,“渠帅,我们现在撤退还有机会。”
  “撤退吗?”赵弘抬起头看向远方,“我现在似乎懂得波才那样做的原因了。”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哪怕没有希望,我们隐姓埋名总有我们的立足之地。”竹简苦苦的劝说赵弘。
  赵弘似乎没听见竹简的劝说而是缓缓的回忆道:“那次和波才相逢,我们说了很多,汉军强大是在我们意料中,可是你认为黄巾军真的有希望?”
  “纵然没有希望,我们还是要活着。”竹简坚定的说道。
  “我们从来没有想活着,波才,平汉乃至三位将军,从起义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死了。”伤口的痛楚让赵弘不由得呻吟了一声,“我们之所以舍弃生命,是因为一个东西,那就是信仰。”
  “信仰?”竹简并不是黄巾军的一员,他只和赵弘有交情,只是因为年轻时救过自己一命。
  “大汉已经不行了,上有昏君,下有十常侍,百姓民不聊生,这个时代终究要被淘汰。”赵弘的声音已经有些抽搐,“总要有人要做这些,哪怕我们是叛贼,可总是要有叛贼揭露这个王朝的阴暗。你还年轻,更应该活着,好好活着,如果有一天,有那么一个人继承我们的遗志,还请你帮帮他。”
  赵弘艰难的扶着城墙,而竹简却是呆呆的站在那里,赵弘的命令竹简从来不问缘由,所以竹简只是服从,并不懂得赵弘为了什么。如今的赵弘的一番话,却是让竹简有些迷糊,什么是信仰,对于这些竹简还不明白。
  赵弘没有给竹简思考的时间只是摆了摆手,赵弘的亲信将竹简绑了下去。竹简应该活着,他的路还很长,所以赵弘将逃生的机会让给竹简了。“一定要好好活着,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些了,剩下的就靠那么了。”赵弘看着竹简远去的背影慧心的笑了。
  涅阳破了,黄巾军败了,赵弘死了,逃走的竹简还不懂得赵弘的话,可信仰呢,依然在。这些用血肉筑成的信仰就在那里,黄巾军是一群什么人,自私,自利,那是对于自己,可对这历史而已他们又是无私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书写历史,去改变历史,他们终结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王朝。
  在汉军眼中,黄巾军是邪恶的,在百姓中,黄巾军可能还是邪恶的,但是在百姓眼中汉军是那么的光鲜亮丽嘛。这些所谓的名将,拯救的是一个无药可救的王朝,这些忠臣只是想让这个王朝尽量的苟延残喘。可是历史不需要这样一个腐败的政府,所以黄巾军站起来了,黄巾军站起来并不是告诉人们需要自己而是需要苏醒。这样说来,赵弘死得其所,如果用死能唤醒人们的觉醒,黄巾军可以牺牲。
  赵弘艰难的依靠着城墙,那天空中有落单的小鸟在混乱的飞着,赵弘自言自语道:“孙策,你能结束黄巾军的生命,同样也能绝对大汉的命运……”赵弘的话并没有说完,因为孙坚已经率军冲了过来,那剩下的话只有让孙坚去帮助赵弘述说了。
  赵弘死了,南阳的黄巾军还能活多久,五日后,棘阳的主将韩忠被孙坚斩杀,自此南阳只剩下张曼成还在宛县。
  捷报传到了洛阳,汉帝已经对胜利有些麻木了,所以并不像之前那样兴奋,而封赏则又回到正常的状态。对于汉帝来说是喜讯,可对于张角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噩耗,自从豫州平定,黄巾军在中原只剩下南阳和兖州。
  可如今南阳再度失利,兖州也被薛泰逼得紧紧的,黄巾军的局势越来越不利。张角无奈的看着地图,当初十三州共起,攻破州郡,杀尽汉官,如今却是日薄西山大势已去。“将地公将军喊来,我有话要给他说。”张角无奈的向身边去亲信说道。
  ……
  ……
  博平县,孙策的房中还亮着灯,孙策躺在床上,身旁放着已经读过几遍《史记》。自从程昱的那一番教导后,孙策便开始努力学习为官之道,如今虽不能算得上有所成就,但也不再是从前那个口无遮拦的孙策了。
  孙策房门一开,却是轻轻的走进一人,此人正是博平县丞程昱。这些日子孙策一直在学习,所以博平县所有的事都交给了程昱,当然程昱也不负所托,所有的事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看到程昱到来,孙策连忙起身迎接,“先生,为何这么晚还不睡啊。”
  程昱笑了笑道:“南阳传来捷报,令尊在南阳郡大破黄巾军,就连逃走的赵弘也死在阵中,想必用不了几日南阳就会平定了。”
  “先生所言属实?父亲真在南阳大破黄巾,还把赵弘杀了。”孙策看上去有些兴奋,孙坚投奔朱俊的事情孙策早已经知道。在豫州的时候,孙策就得知朱俊在陈留郡,可是等到长社大战后,孙策养伤耽误了太长时间,所以又错过了孙坚,这次听到自己的父亲获得大胜,孙策又怎么能不高兴。
  程昱并没有太过高兴,反而皱着眉头不知在想什么,“南阳的黄巾军被灭,想来黄巾军在中原已经没有立足的地方了。”
  “这样不更好嘛,黄巾军只能窝在河北,再无反击之力。”孙策天真的想到,只要黄巾军没有反击之力,早晚会被汉军歼灭。
  “黄巾军由守转攻,汉军就被动了,大汉的局势会越来越混乱。”程昱无奈的摇头。
  “怎么会呢,黄巾军全力进攻的时候尚不是我们的对手,现在只憋在河北又岂能是薛司马的对手。”孙策不解的看着程昱。
  “原来黄巾攻势勇猛,大汉一度命悬一线,可是那时朝廷倒也是十分强硬,皇甫嵩,朱俊,哪一个不是鼎鼎有名的名将。陛下当时也力排众议决定解除党锢,正是有了这些,黄巾军才会一败涂地。”程昱缓缓的向孙策分析道。
  “黄巾军此次防守,却不并不是被动的,张宝将主力都收缩在一起,河北又是黄巾军的大本营,想来那里的实力也不是汉军一时能攻下的。”程昱顿了顿,“如果汉军不能势如破竹的话,恐怕这会成为一场消耗战。”
  “消耗战?”
  “是啊,按这个情况发展,到时必然会成为消耗战。”程昱舔了下嘴唇,“可我担心的并不是这个,黄巾军的情况就像你说的那样,难以再进中原。可是大汉经此一役,已经元气大伤,黄巾军迫在眉睫的时候我们还能含糊过去,可是黄巾军开始防守,我们的矛盾就会逐渐的激化。”
  “有矛盾嘛?我感觉都还好啊。”孙策被程昱说的有些混乱。
  程昱笑了笑,“这矛盾可大了,先不说十常侍和党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就是陛下这些日子也受够了那些大臣的说教。想来用不了多久,两方就会激战到一起,那时朝廷必然会大乱,与此同时这军中也消停不了多久。”
  “哎,这大汉却是已经混乱不堪。”这是孙策发自肺腑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