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赵弘强退 奇人竹简

  赵弘将孙策会埋伏的所有情况都想到了,可唯独没有想到孙策非但不在得天独厚的丘陵埋伏,反而隐藏在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张一根本不给赵弘反应的机会,直接就向黄巾军攻去。
  张一的突击可不是那么容易抵挡的,更何况张一所率领的是精卫营。精卫营自从黄巾大本营一战虽然损伤惨重,可是战斗力却提升了很多。经过那场战争的洗礼,孙策军开始从上到下的蜕变。
  如今的精卫营,或许才能称得上精锐两个字,才能勉强的比得上田宴的精兵营。毕竟精卫营的底子太差了,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士兵,更有甚者是黄巾俘虏和普通百姓。之前的精卫营不过是矮子里面拔高个,相对于普通士兵还有优势,可是和真正百里挑一的精锐却是差了太多。
  黄巾大本营那一战,孙策率领精卫营全歼黄巾精锐,那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绩,随后在于禁手里更是磨合到极限。如今的精卫营已经有了一个真正精锐的影子,在往后的时间里则会越来越强大。
  赵弘很无奈,自己万万没有想到孙策会在全军防备最差的时候来攻。士兵们经过那片丘陵,耗费了太多的心神,这刚刚放松下来,敌军就突然袭击。就连竹简也连连叹息,自己本应该能够感应到埋伏的黄巾军,可是那一路实在太紧张了,所以出了丘陵,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松了一口气,丝毫没有注意不远处并不隐蔽的汉军。
  不过赵弘的士兵毕竟不是普通的黄巾军,这一刻赵弘精兵化的好处看了出来。黄巾军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可是阵型没有乱,每个士兵也没有逃跑,即使士气不足也能勉强的挡住精卫营。
  这若是一般的黄巾军在张一精卫营的冲击下恐怕已经丢盔弃甲四处逃亡了。就如孙策军在黄巾大本营那战中,即使是全军被打的支离破碎,都没有一个人去逃亡,这便是精兵化的益处。
  赵弘挡住了精卫营的冲击,并且和竹简规划了撤退路线。然而孙策的伏兵可不仅仅是张一的精卫营,张一不过是一个先锋,没多久于禁便率军赶来。
  于禁的出现已经宣告了赵弘的失败,精卫营的攻击来得猛来的突然,不过是打了个措手不及,然而精卫营的士兵太少了,还不足以击溃精兵化的黄巾军。不过于禁率领的士兵却和黄巾军不相上下,于禁的攻势没有精卫营那么有冲击性,但却如泉水一般连绵不断,让人应接不暇。
  赵弘压力倍增,黄巾军损伤严重,如果张一的精卫营是点的突击,那于禁就是面的横扫。赵弘太不利了,无论是人数,还是士气,甚至士兵战斗力都已经被于禁压制的挣不开手脚。
  赵弘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自己的疏忽大意使得全军落到这般地步,赵弘除了自责也只有深深的无奈。最难打的仗就是不知己也不知彼,如今赵弘知己却不知彼,只有被打的节节败退。
  竹简赵弘对视了一眼,“退。”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的确,按照现在的局势,撤退是最佳的选择,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更何况临颖还有那么多的士兵可以东山再起呢。
  赵弘选择了强退,这不是简单的撤退,一般的撤退大多是一方后退,另一方试探性的猛攻几下,便也退下,这种撤退更应该叫做歇战。另一种撤退就是败退,一方实在不利,被另一方打的支离破碎,这时的队伍如果整齐点退去的就叫撤退,反之就是逃跑。
  而强退不属于这两种,强退是还没有战到白热化,撤退方和攻击方还有很多的体力。这时候撤退往往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撤退一方损伤极大。皇甫嵩第一次面对黄巾大本营的八门金锁阵就选择了强退,同样薛冰在平汉波才那一战中也选择了强退。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下也会选择强退,那便是吸引敌人的诈退。强退带来的后果不是一般统帅能够承担起的,这必须要有极其强大的内心与意志。赵弘选择了强退,但这并不是诈退,所以赵弘伤亡极其惨重。
  赵弘逃出了孙策的奇袭,原本就不多的黄巾军此时更是少的可怜,赵弘竹简仅仅带着一百个人突围出去。赵弘从来没有败的那么惨,孙策的军队经过一次次的磨练,其战斗力已经达到一个相当可怕的地步,当然这也和赵弘计算失误遭到埋伏有关。
  不过赵弘终究逃了出来,孙策的埋伏也算失败了。因为临颍还有士兵,只要赵弘在,就算不能进取,也足以守成。赵弘拥有颍川八县,却是稳赚不赔,更何况波才若能打败汉军,从颍川东北四县切入,颍川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我们回到临颍就没事了。”赵弘向所剩无几的士兵激励着,“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回去。”
  竹简点了点头,如果孙策不能一次性全歼黄巾军渠帅,面临的就是更为疯狂的反扑,平汉波才都是如此。赵弘叹了一口气用手拍了拍竹简的肩膀道:“如今能否回临颍,就全靠你了。”
  赵弘军之所以成为黄巾军的佼佼者不仅仅是赵弘自己有勇有谋,更重要的是其手下的小刀和竹简。小刀冲锋陷阵无人可挡,可惜却死在焦触手下,而竹简的恐怖已经不是一个战将,一个统帅所能比拟的。
  战争什么最重要,情报完全可以排进前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黄巾军,汉军,孙策,每一个优秀的统帅都要有一批的侦察兵,一个情报网。竹简绝对是情报界的佼佼者,这不仅仅是竹简那极其细腻的心思,更为重要的是竹简有一个特长。
  竹简是一个奇人,他精通兽语,小到虫蚁大到飞禽走兽,竹简可以听到他们细微的声音。竹简可以通过这些细微的声音来判断敌军的情况,虽然不能得知敌军的具体情况,可是前方是否有军队,军队是否有骑兵,这一点还是可以的。
  动物要比人的感知能力要强,多年以来竹简解读兽语的能力越发精妙。如今竹简还在,赵弘一定可以逃回临颍,逃回临颍一切就有新的希望。赵弘军出发了,竹简将自己全身融入整个大地,每一个微小的声音都不会放过,这就像一个侦查雷达总能感应到敌军的行动。
  “前方有敌人过来,全军隐蔽。”竹简轻轻的向众人提醒道,赵弘军小心的隐藏起来,果然没多久一支小队从远处缓缓的行来。
  “敌军人并不多,我们要不要。”赵弘做了一个杀的手势。
  竹简摇摇头道:“如果我们埋伏他们的话,可能就会被孙策发现我们的行军路线,那样可就不妙了。”
  赵弘深吸了一口气,竹简的话合情合理,自己现在还是不够冷静。如今回到临颍才是最重要的事,其余的一切都不重要。更何况自己面对的可是孙策,如今的局势依旧不允许赵弘有丝毫的差错。小队轻轻的巡逻过去,竹简感应了一会才确定敌军是真的走了,随后便又再次启程。
  前方几里有汉军,我们要小心绕开。
  有军队向我们追来,看来要改变方向了。
  这好像是敌军的一个包围圈,不过我看到了一个死角。
  有竹简在孙策的一切布置都显得那样徒劳,巡逻搜查的,要道驻守的,必经之路包围的,只要有军队的地方,竹简都能提前感应到并能巧妙的躲开。不过赵弘虽然没有暴露,可也不好受,几天的行军即使每一次都能绕过汉军的围堵,可是赵弘却离临颍越来越远了。
  在竹简脑中甚至有了这样的画面,孙策的包围就像一条迷宫,自己虽然每次都能选择正确的道路,可是那条道路的终点却不是临颍。不过竹简不相信孙策会在去往临颍所有的路上都有驻军。
  的确,以孙策的兵力,不过只能在一些要道围堵,去往临颍的路还有很多,竹简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找到孙策的破绽。只要有一丁点破绽,竹简就能感应到,只要逃回临颍就可以了。
  颍阴城中,孙策正和程昱悠闲的下棋,孙策的棋艺一般,而程昱却有国手风范,每一局都将孙策杀的片甲不留。
  “先生,策又输了。”孙策无奈的看着挣扎了许久的棋子终究是走投无路,不免有些无奈。
  程昱微微一笑,“能在如此劣势下还能坚持那么久也不容易。”
  “都是先生让策。”孙策说的倒真是实话。
  程昱没有说话,只是将黑棋和白棋轻轻收好。
  “不知道在先生局中的赵弘怎么样了。”孙策想到赵弘不免有些得意,陷在程昱局中的感受孙策可是最了解的。
  “应该差不多了吧。”程昱轻轻点了下头,“不过竹简还真是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