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普慈围猎与蛮王造反
  ???  不久,邹景被苏护授御史中丞,又兼散骑常侍、中书舍人,益州牧不变。
  一日,苏护阅兵,心情大悦,将要去益州东部普慈郡围猎,于是下诏让邹景准备千匹肥壮的战马。
  钟离秀去益州牧邹景处取马,却只是得到八百匹瘦弱之马。钟离秀见马大怒,就和邹景理论,“蜀王要千匹肥壮战马,中丞大人为什么要拿这几百匹羸弱的马来充数呢?”
  邹景听了,坦然说道:“蜀王既然让我在朝廷是侍奉他,我就要尽忠尽责。狩猎不过是游逸娱乐,我没有满足蜀王的要求罪过并不大,可是如果因此而放松守备,使敌寇放肆,罪过便是大了。”
  钟离秀听了,不解,“邹中丞此话何解?”
  “我们蜀国立国不过数月,北有魏国,东有梁国,都怀着难以叵测的心思窥探着边境,这是我所忧虑的。所以,我派人挑选出肥壮的马送到边境预备军事上的需要,为不测之事做长远考虑。现在我的治下也就只有这些老马了。”
  钟离秀听了,皱着眉头所:“可是,如果骑着这些瘦马,恐怕连成熟的麋鹿都追不上啊!中丞大人让我回去如何回复呢?”
  “英明的君主可以用道理劝说,大将军可以直接将我的意思告诉蜀王,我相信蜀主能体会我一片苦心。献上这八百匹瘦弱之马,是我的罪恶,并不是大将军的过失。”
  钟离秀挠了挠头,觉得邹景说得并无不妥之处。国家新立,四方为敌,那些肥壮的战马当然应该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想到这里,钟离秀命人带着这八百匹瘦马去见苏护。
  苏护初见邹景所筹备的战马皆是又老又瘦,也是不满,可是当听了钟离秀的解释,转怒为喜的赞叹道:“有如此的臣子,是国家的宝贝啊!”
  “那些羸弱之马,恐怕用去耕种田地都吃不消,又如何能去狩猎?!”钟离秀苦笑着说。
  “若是围猎,或许可以。”卫将军燕青笑着说。虽然燕青已经许诺只要帮苏护平定这个天下就回去赛音山,可是苏护还是让他来担任卫将军,统领益都八万禁卫军。
  “就依燕青的意思,我们可以在山北围猎。我看到这里麋鹿甚多,若是围猎,收获必然十分丰盛。”苏护笑着说道。
  当日,苏护、燕青、钟离秀、萧鸿渐、武三思领八百匹瘦马围山而猎,将几千匹麋鹿赶入山中。狂欢之下,乱矢齐飞,无数麋鹿应弦而倒。众人又骑马狂追,欢愉之声响彻山谷。
  苏护穿轻裘,着缓带,骑朱龙,犹如一道风影疾驰在前,几位将军策马其后,紧追不舍。众兵将则骑着瘦马远远跟在身后,虽鞭声不断,却难见马蹄飞扬,毕竟,这些马实在是太老了。
  苏护自从离开庐陵,似乎从来没有如此尽兴过,看着那些麋鹿在身旁惊慌四散,他恍惚间又想起了曾经的那个追风少年。时过境迁,江山难复,再回庐陵的时候,又该是如何一般感慨。
  当日,苏护众人所获颇丰,共捕获麋鹿千余头。
  在山下吃着烤肉的时候,钟离秀兴奋过后,又忧虑的说:“我的大王啊,这么多鹿,又该怎么运回去啊?”
  “如果是运输,当然是牛车最好。不过现在是秋收之季,依我看来,邹中丞必然不会给我们发牛车的。你们倒不如用马运的迅速些。”
  “我不信!”钟离秀一边吃着肉一边看着苏护说:“前番,大王要千匹肥壮之马,邹中丞以八百匹老瘦之马忤逆于你,现在跟他索要几百辆牛车,他必然不敢再行忤逆之事。”
  苏护听了,笑道:“过了今晚,我们就回城。路上自然就有分晓!”
  翌日,苏护率领率领狩猎之兵将返回益都,行走到五十里时,邹景的奏疏被使者送到。
  钟离秀抢先拿过奏疏,拆开来看,只看一眼,就是一脸沮丧。他将奏疏递给苏护,略带嘲讽似的说:“蜀王的这位御史中丞当真是天下中少见的中丞!”
  “我可要比你了解邹先生。”苏护说完,接过奏疏,只见奏疏写道:现在正值秋季,谷粟成熟,麻菽稷谷遍布田野,不但有野猪麋鹿偷吃,飞鸟燕雀侵扰,又有大风大雨消耗,早晚收割就能相差三倍。一年收获只在一季,所以现在无法征调牛车。邹景乞求吾王怜惜从缓,让百姓能够收割运载。
  苏护看毕,又把奏疏递给众人,“中丞果然不出所料,这可真是国家重臣啊。”
  苏护回城,不但没有责备邹景,还下诏书赏赐邹景衣服一套、良马一匹、麋鹿十头。朝中的大臣见了,皆被苏护的宽容所感动。
  不久,朱提郡郡守杨彪飞报益州,说蛮王毕珂造反,并领六万蛮兵侵扰蜀地各郡,建宁郡和夜郎郡皆以投诚,现数万蛮兵安营结寨于朱提郡城下,只要战车运至,粮草齐备,便会攻城。杨彪说他一定要率领城中军民死守朱提郡,只待蜀王大军南下,共破蛮军。
  苏护见了,急忙升朝议事。苏护说:“南蛮不服,是国家大患,若不征服,很难在将来去征梁伐魏。现在蛮王造反,兵至朱提郡,我本应亲自领军平叛,可又担心梁魏此时用兵趁机来攻。”
  “蜀王勿忧,臣愿领军前往平叛蛮王。”林兴宗从班列中站出来说道。此时的林兴宗为五兵尚书,督三十六州军事,遇有为难,当然是义不容辞。
  话音才落,高尚、高序兄弟二人站出来说道:“我们自入蜀国以来,寸功未立而身居高位,享受高禄,心中有愧久矣。现在既然朱提郡有了祸乱,我们愿随尚书大人前往平叛,扫荡南蛮,以报蜀王知遇之恩。”
  苏护点了点头,“林尚书若往,则南蛮必平。只是尚书年纪大了,你们兄弟二人务必殷勤照顾,免生意外。”
  燕青这时站出来说道:“我也愿去,做个先锋!”
  “若是如此,我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苏护笑着说。
  这时,林兴宗又说道:“蛮人早有异心,臣领兵扫荡南蛮,务必要收伏蛮王,使其不敢再叛。我听说如果南方蛮族腹地有一泸水,氤氲绵绕,终年不散。人入其中,方向难辨,很快就会迷乱。而这些瘴气又有毒,如果长久沉迷期间,甚至能够致死。所以,臣在出征之前,还要乞求吾王征调一人随我前去。”
  “朝廷之上,这千百文臣武将,尽归尚书调遣。”苏护说道。
  “我希望魏王征调的那个人并不在朝廷之上,却是在益都城中。那人名叫祖暅之,是南朝旧臣祖冲之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