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败如山倒与白雁停栖
  ???拓跋颜以平南将军元睿为主将设飞楼冲车撞击城门,又或车载或人负,运土填壑。魏军轮番冲击,昼夜苦攻,一日之内竟数十次攻城,被洵州守军杀伤者数以万计,却仍然没有任何进展。
  苏护很清楚,魏军跋涉千里皆以疲惫,奋勇攻城也仅仅凭借着一时之气,他只要坚守三日,待魏军士气低落,就能寻得自己的战机。洵州城被那位怕死的杨承之修的极其坚固,如果不是当初采纳了武三思的意见而强行攻城,自己带来的那几万军马能不能攻下这座城市还真是个问题。
  据险而守,当然会更容易一些。苏护只待魏军士气耗尽那一刻所带来的杀机。
  两日后,孟度来到苏护跟前说道:“座主,如果行程没有耽搁的话,我们的援军应该快到城外了。”
  “你确定梁王会兵来?”
  “只要他还不知道你是宋悦,就一定会兵来。洵州若失,魏军可顺流而下,直捣建康,江东便危矣。”
  “但他迟早会知道,我担心他一旦知道我是宋悦,你就回不去那个朝廷了。”
  “回不去也不算什么坏事,我正好可以随座主去伐蜀。不过,我倒还是觉得能留下来对座主有利。我可以在梁王身边,窥得国情,当你领益州兵东伐梁国之时,有我这个内应,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孟度深谋远虑,以前让你做个门生却是委屈你了。”
  “时势造人,孟度今日皆起自往昔,如果没有那么多次的身临死境,我也不会成为现在的这个样子。”孟度说玩,却又淡然一笑:“不过,我倒还是希望天下昌平,而我只在座主身边做个门生。”
  “两日前,拓跋颜已经在两军阵前挑明我的身份,现在恐怕是很难在隐瞒了。我想宋恒若是知道我在这里,他很快就会翻脸了,那时候……”
  “座主不用担心,梁王并不知道你们之前的关系。待击退魏王之后,我在这里整顿军马,除了我那两万死士,所有梁军中的精兵强将,你也悉数带走,再算上座主从东雍带来的两万来人,大概也有八万人了。蜀地纷乱不和,凭借座主的谋略,从中取利,必能有所作为。”
  “你还是要回去?”
  孟度点了点头,“我已经说过,愿意为座主当个内应。当座主举兵伐梁之时,孟度还能有所作为。待魏军退后,我会将那些挑剩下的老弱残兵混入援军之中,带着杨承之回去领赏。”
  “你真的以为梁王不会怀疑你?”
  “不会,他也没有工夫。他把所有的经历都用在了寻欢作乐上,国家只要还算安定,他就永远不会过问。”
  “宋恒!”苏护提起这个名字,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往事历历在目,即便是多了十年,那些仇恨也未曾抹煞而去。
  梁王派信陵刺史韦昶领兵增援洵州,并说孟度节度。当日,韦昶领八万梁军进屯洵州城外五十里处的上庸。并趁夜间在距离魏军二十里处挖长堑,树鹿角,并派人化作百姓绕过魏军营地入城送信。
  孟度见信大喜,急忙来找苏护商议对策。苏护知道魏军多善马战,就派密使给韦昶送去却月阵法的布置和指挥之法。
  韦昶依据苏护之法,结车为阵,弓弩随后,只以步兵之法进攻魏军。
  此时的拓跋颜见腹背受敌,又急于攻城,急忙调遣十万骑兵贸然去闯却月阵。可是他并不知道,却月阵正是骑兵的克星。
  一霎之间,万千铁骑冲入战车营中,冲撞之下,战马非伤既死,那些骑兵随之就会重重的摔落到地上。而这时,那是战车里手持长枪大槊的士兵只要随着战车前进,兵刺杀落在战车里或是战车外的魏军。而战车之后,万千弓弩,乱箭齐。
  两军阵前,顿时血肉横飞,凄惨一片。魏军不分形势,胡乱闯阵,终致死伤甚重。
  此时,正在城门楼上的苏护和孟度见韦昶得势,举倾城之兵马出东城北城袭击魏军侧翼。魏军主将元睿右臂中箭,被迫撤退。
  拓跋颜本来志在必得,可是看到现在兵败如山倒的情形,也知道大势已去。悲痛之下,仓皇领军退回洵水北岸。
  孟度乘机派人将船拖出洵州城至洵水岸边,并以水船载满干草,灌以油脂,趁风纵火,焚烧浮桥。
  魏军大败,争相渡水,在梁军的围攻冲杀之下,被溺死者和斩杀者,以十万计。
  拓跋颜早就退到洵水北岸,元睿见众军争桥奔逃,而自己又不能制止,至少烧掉营房,侥幸脱身,退回北岸。
  苏护领军乘胜追击,俘获魏军数万,拓跋颜在洵州城下留下了耻辱一败。
  拓跋颜震怒,将元睿贬为平民,又斩杀了几名临阵退缩的武将,这才带着剩下的几万兵马返回洛州。只不过稍作安顿几日,就听说尔朱荣已经造反,并举北境十万之兵包围了国都平城。
  听到这个消息,拓跋颜已经怒不可遏,可是气过之后,他又只觉心力交瘁。
  先前,拓跋颜在讨伐苏护之前,在太极殿宴享群臣,有一百多只白雁停栖在马道之侧。拓跋人认为不详,就让人射雁,却没有人能够射中。当时从各地征调的来的兵马已经三十万,太史令就对拓跋颜说:“白雁停栖庭院,是宫室将要空寂无人的征兆,不宜向南进。”可是拓跋颜并没有相信他,再将太史令鞭笞之后,拓跋颜怒气冲冲的去城西阅兵。
  此时三十万兵马败如山倒,北境尔朱荣又造反,拓跋颜有些后悔没有听去太史令之言,以致让平城陷入危境。平城禁卫军已经都被调来讨伐洵州,留下的两万守军又是从各地征调而来,很难抵御强敌。如果尔朱荣攻破平城,那么他的皇宫和皇族也必然难保了。于是,他又后悔没有早日听苏护之言革掉尔朱荣。但事已至此,他只好暂时放下心中怨念,极在各地征调兵马,回国都平叛尔朱荣,竟再也无暇南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