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君子营与长水校尉

  苏护在出了公孙府后,并没有随扶桑王回营,在城中简单的溜达了一圈,又回去找公孙羽。
  公孙羽见苏护又来了,就笑意盈盈的迎了上来笑道:“我知先生必不肯走,但我营中兵将实无再可调遣之人。”
  “将军是对扶桑王用兵不放心吗?”苏护问。
  公孙羽有些惊讶,随即坦然说道:“扶桑王久居宫中,多赖皇后宠溺,何曾有过征伐?柔然人彪悍凶猛,我虽然不知道魏王为何会选用这种人来对付柔然,但我却知道北伐必败。如果我将武川之兵悉数交付于他,那就无异于明珠暗投。如果北伐真的失败了,而武川镇的精锐又被消耗殆尽,那么我用什么来保卫魏国的国土不受柔然侵扰呢?”
  “那么,将军可信得过我?”
  “未曾见过,何以为信?”
  苏护从怀里那出一封信,双手递给公孙羽说:“太子亦料到六镇守将必然难舍精锐,所以在出平城时,特意叮嘱我来找公孙将军,并说您在看信之后,必会赐我利器。”
  公孙羽微微一笑,拆开信封,取出信笺,读了起来。
  读罢,公孙羽放下信笺,带着几分欣赏看着苏护笑道:“先生就是带着太子西征灭夏的那位将军?”
  苏护点了点头,“苏护惟愿荡平天下纷乱,故身居城外武舟山,运筹帷幄,随时听候朝廷调遣,去年随太子西征,今年随扶桑王北伐。希冀能凭几番征战,换得天下昌平,若然,苏护虽死亦无所憾。”
  “苏将军为国为民之情怀可倾可佩,可是扶桑王并不是你可以托付志向的人。现在,既然太子的书信在此,我也不想违拗他的旨意。我愿意把手中这把利器借与先生。”公孙羽说完,唤侍从拿来了一张铜符递给苏护说:“太子倒真是您可以信赖的一个人啊。”
  苏护结果铜符看了看说:“这是?”
  “青龙兵符,可调遣我武川镇之‘君子营’。”
  “君子营?”
  “这些年来,在军中挑选勇猛凶悍之兵士五千余人,悉心调教,演练阵法,组成君子之营。君子营锋芒毕露,杀气盈天,多次征战,无往而不破。故柔然军马可掠怀荒镇,掠柔玄镇,掠怀朔镇,却唯独不敢踏入我武川镇半寸土地,这些都是君子营的功劳啊。太子精明,早已知晓我的精锐之师,只不过多有觊觎而未能如愿。今日又发信来讨,尽言叮嘱,务必保护好先生安危。古人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现在,我也只好忍痛割爱了。君子营能征善战,希望先生善加利用,勿负太子和公孙羽所托。”
  苏护听了,立刻站起来施礼道:“知我者,太子也,救我者,将军也。请公孙将军放心,我一定像对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对待君子营的兵将,休戚与共,祸福同担。”
  “先生有君子之风,我信得过。只是扶桑王此人懦弱不坚,难成大器,先生随他征战需多加小心,勿为所累。”
  “谢将军教诲,苏护心中自由盘算。”
  “虽蒙太子信赖,但我只能答应送先生三千君子营精兵,其余我还有调度。”
  “这又是为何呢?”
  “先生莫怪,君子营来之不易,此战若失,武川镇必然难以维继,我不得不为自己留一条后路。毕竟你们即便打了败仗,回去朝廷,也能讨些辛苦赏钱,而我们还要在这边关霜月之下继续抵抗柔然。”
  “苏护懂得将军苦心。兵不在多,而在精,假使军令畅通,同仇敌忾,三千足矣。”
  “先生可持青龙兵符去城外驻军中找到长水校尉尉迟炯,申明我意,他自然会带兵随你前去。”
  “谢过公孙将军。”
  苏护走出公孙府,心生几分得意。他没有想到太子所赠的利器竟然是君子营三千精兵,而这对于他来说绝对算得上是雪中送炭,弥足珍贵。
  几天之后,从北方六镇征调的三万军马集合完毕,和武川镇的公孙羽一样,怀荒、柔玄、怀朔、沃野、抚冥各镇镇守也是征调了一些老弱残兵。扶桑王倒是没所谓,在他看来,从平城带来的六万军马已经够了,三万老弱残兵虽然有些画蛇添足,却并不碍事。
  扶桑王于是将这三万老弱残兵送与苏护调遣,自己倒也落得一个清净。
  苏护并不情愿,但他却清楚:这些兵马虽然并不济事,却都是六镇之人,他们亦有兄弟姐妹,亦有父母儿女,他有义务保护好他们的性命,并将他们安然的带回六镇。
  苏护在行军前一天,去武川镇城外调取君子营,见长水校尉尉迟炯,虎背熊腰,浓眉豹眼,甚是凶猛,心中已经有了几分喜欢。尉迟炯已经从公孙羽那里获知了北伐柔然的命令,此时见苏护瘦弱单薄,露出一脸不屑的说:“将军让我北伐柔然,就是跟随你吗?”
  苏护笑道:“我是苏护,北伐魏军的军师。”
  “我向来看不惯你们这些白脸书生。”
  “我也是北伐的先锋!”
  “我不管你是军师,还是先锋。我尉迟炯只跟着那些有本事的人去打仗。不然的话,即便是将军下令,我也不从。”
  苏护微微一笑,“怎么才算是有本事?”
  尉迟炯从兵器架上取来一把大刀,立到身前说道:“见你单薄,若能接我十招,便算你赢。”
  “那样岂不太不公平了?”苏护笑着说。
  赫连冲这是来到苏护跟前,面无表情的说:“我想跟他打。”
  苏护看了看赫连冲那张冷冷的脸,有些不安的说:“算了吧,你杀气太重,还是留着力气对付柔然吧。”
  苏护说完,从兵器架上取了一把长枪,随手卸掉枪尖,又抽出红缨裹在上面。
  尉迟炯见了,愕然而问:“你这是为何?”
  苏护头也不抬,一边缠着枪头,一边淡淡的说:“我不想伤了自己人。”
  “好大的口气。”尉迟炯说完,率先走到练武场的中间。
  君子营中数千将士听说长水校尉尉迟炯要和人决斗,哗啦一下子全都围到练武场边,里七层,外八层,当时就将练武场围了一个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