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南津口
  渤海郡东北角的东平舒,东临渤海,按后世的地区划分,应属于津南门户,是重要的港口城市。
  而眼前的东平舒,显然没有后世那般繁华,东西不过七里,南北只有五里地,丈高的城墙七步宽,进了南门顺着土石大道,可以看到北门洞,道路两边错落有致的建了一排排屋舍,其中鲜有层楼高阁,整体看过去无不透着简朴无华。
  县内不足一千五百户,只因县城四周多是洼淀,没有大片土地可种,所以大部分居民都靠着出海打鱼为生。
  天刚刚下过一场雪,坑洼不平的道路被白雪覆盖住,赵越走着走着,时不时就踉跄一下,还好手里攥着缰绳,不至于摔倒。
  赵越抬手指着远处一些草舍,看向跟在自己身边的一个年轻人问道“许县令,这旷郊野外的,为何有这么多草舍呢?”
  “回大都护,这里到处都有水洼,我便叫乡亲们在此养了些鱼苗,这些草舍用来歇脚,照看鱼苗用的,不过入冬后,也就空下来了。”许县令笑道
  这位二十出头的许县令,名叫许杰,字进生,祖辈曾做过冀州长史,借着祖辈荫泽,加之自身德才,被举为孝廉,原本该进京或是去州府谋个差事的,不想家道中落,便被安排到了此地为县令。
  虽说是许杰的不幸,却是东平舒百姓的大幸,自打许杰到任后,充分发扬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作风,大力挖掘临海资源,养鱼,贩鱼,晒盐,还组织百姓建了个不大的船坞,又去游说附近各县的商贾来此走海运,硬生生的养活了东平舒的百姓,深受此地百姓爱戴。
  正是这种颇似后世带头致富人的品质,令赵越夸目相看,名让许杰陪同自己去那船坞视察。
  赵越闻言十分赞赏的头,开口笑道“别看如今东平舒只是一个偏壤穷乡,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成为北地最富有的县城。”
  “大都护目光长远,令属下叹服,属下似乎已经看到了数百艘商船往来海面上的盛景了。”许杰一脸激动的说道。
  二人在前,文丑和二十几名铁壁卫紧紧跟在后面,众人停停走走,时不时的钻进草舍内歇歇脚,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才来到被许杰称之为南津口的港口。
  南津口三面接陆一面临水,一座木桥伸入水中,在桥的右边则用木桩临岸围了一个十数丈方圆的水寨,寨内尚有三艘渔船改成的货船靠在岸边,陆上还有几间屋舍,此时寨门紧关着。
  众人走到寨门前,许杰言道“大都护稍后,我去叫人开门。”
  只见许杰走到寨门旁,伸手拽动了几下一根挂在门外的粗绳,时间不大从寨内的屋舍里走出一名身披厚袄的老汉,那老汉双手紧拽着袄襟,缩着脖子快步来到门前,见来者是许杰,开口笑道“这大风天的,许县怎么来了。”
  平日里寨内都留守三人的,王老汉年近五旬,所以都是其他两个年轻者出来开门,于是许杰疑惑的问道“王老哥,怎么就你自己吗?”
  王老汉一边抬起木栓,一边言道“哦,今个就我自己,那俩小子家中有事,回家了。”
  王老汉打开寨门后,看到许杰身后的赵越等人,不禁有些惊讶,急忙站在门旁闭上了口。
  许杰回头对赵越言道“大都护请进,这船坞有些简陋了,恐怕要让大都护失望了。”
  赵越领着众人迈步走进寨内,对许杰笑道“能建起此寨已是不易了,日后以此为基,扩建起来也容易了许多。”
  旁边王老汉听着二人对话,心中暗自惊喜“原来这位年轻的将军竟然是大都护赵越,看模样是瞧上这个地界了,好日子终于要到了。”
  许杰陪同着赵越走进船坞内四处察看一番,船坞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有几样基本的修船工具,连造船所用的工具都没有,着实寒酸了些,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
  船坞本就不大,很快便看全了,许杰领着赵越、文丑走进旁边屋内歇息,王老汉则将铁壁卫领入隔壁屋内等候,又烧了壶热水,来到屋内给赵越等人倒了几碗热水,将水碗递给赵越有些紧张的说道“大都护莫要嫌弃,这碗是干净的。”
  “无妨”赵越笑了笑,接过陶碗饮了一口。
  旁边许杰笑道“我们这位王老哥,本是扬州人士,曾在会稽的船坞做过工,学了些造船的本事,寨内的三艘货船也是他改造的。”
  “哦?”赵越闻言倒是有些惊讶,不曾想面前这位相貌普通的老汉,还有这等本事,开口说道“北地不比南面,造船工匠可谓少之又少,王老哥能通晓此道实属难得,日后此船坞还要多多仰仗你啊。”
  “诶哟,草民可不敢当,只是略懂些皮毛而已,大都护要是有啥事,吩咐一声就是了,草民一定尽力而为。”王老汉急忙摇手说道
  “嗯,王老哥稍后便随我们一道回去吧,回家去歇息歇息,这水寨自有我麾下把守。”赵越笑了笑说道
  “草民在这也没做什么,守着不累的,不必麻烦各位军爷的。”王老汉说道
  “呵呵,王老哥,大都护既然让你回家,你回家歇息便是,要是大都护有事找你,也方便些。”许杰在旁笑道
  赵越闻言,心中更加欣赏许杰,对王老汉头说道“许县说得正是,船坞之事,我也不熟,前去南地招募船匠的人还没有回来,眼下很多事情却要找你商量的。”
  王老汉哪里想到自己老了老了,还能受到如此重视,当下激动的连连头答应道“好,好,我听大都护的就是,嗯,我回去也想想,琢磨琢磨以前在船坞做工时学的东西,免得大都护有事问我,我再说不出来。”
  “呵呵,一人智短,众人智长,老哥不必紧张。”赵越笑道,这王老汉倒是个实诚人。
  众人歇息了半晌,赵越留下十名铁壁卫看守水寨,便与众人返回东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