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诏书现、群雄起
  二人正吵的不可开交时,从树上跳下一人,对二人说道“两位头领,前面来了两骑奔这边来了。”
  二人闻言当即与张致逸走到林边向远处观瞧,只见一黑一白两匹骏马载着两位少年将领正飞马往这赶来,再往后看,却不见任何人相随,暗暗放下心来。
  张致逸撇嘴说道“看见没,人家大都护何许人也,岂会做那等下三滥之事?”
  “还不知是不是他呢?”李潇有些强词夺理道
  张致逸笑了笑没有反驳,单看马上之人的气度和装扮,以及那黑马上挂着的长戟,不是赵越还能是谁。
  赵越与赵云在远处时边看到林间人影晃动,虽艺高人胆大,但逢林莫入的警世之语,还是记得的。
  遂在马上冲着林内高声喝道“诸位既想见赵某,何必又隐而不出?”
  林内三人闻言后,相视一笑,吩咐手下在林内等候,三人徒步来到赵越二人马前,单膝跪地拱手说道“罪人李潇、宇文言蹊、张致逸拜见大都护。”
  “呵呵,三位何罪之有,三位在上谷两郡的事,我多有耳闻,当属义举。”赵越翻身下了坐骑,伸手虚扶,对三人笑道。
  赵云则双目紧盯着三人举动,周身气势磅礴,牢牢罩着三人,令三人惊诧不已,不敢多有妄动。
  张致逸一脸羞惭的拱手说道“因事出无奈,我等才擅自聚众占领城池,本该早早向朝廷请罪,可我三人怕朝廷不明真相,妄加降罪,遂一直未归顺,今日乌桓大军压境,我等不敌,还望大都护念及百姓,发兵退敌。”
  张致逸说完后,三人一脸紧张的看向赵越,不知赵越会不会怪罪三人,或是出兵直接连他们也一并剿灭。
  赵越点头说道“你三人能因百姓之故向我求援,足见三位乃忠义之士,你们安心回去整顿兵马,待来日,我便率军与你们汇合,共同退敌。”
  三人闻言大喜过望,尤其是赵越称三人是来求援而非请降,那便代表了赵越认可三人之前的行为,不予怪罪。
  三人一番感恩言谢后,领着麾下匆匆而返整备兵马。
  赵云待三人走远了,不解的问道“兄长,既然他们有意归降,为何不带他们回城?”
  “子龙,三人因百姓之故,敢冒险来见我,足见其赤子之心,这样的人大可信之,不必多此一举,徒增他们疑虑。”赵越言道,赵云闻言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二人拍马回府,诸将尚在大堂内等候消息,见二人脸上带着喜色,便知事情很圆满。
  赵越坐回主位后,对诸将言道“方才来者已同意归降,现在乌桓西四部正攻掠上谷,命日诸将随我发兵上谷,击退乌桓。”
  诸将起身喝道“喏”
  次日,赵越起兵两万,率诸将兵进上谷,李潇三人也如约率着本部近三万人马出城归降。
  这李潇和宇文言蹊所用兵刃十分奇特,李潇使一杆三尖钢叉,而宇文言蹊则用了一杆左右带着翅刃的马槊。
  众将从未见过这等兵刃,一问之下,宇文言蹊一脸尴尬的说道“早前得了些上好的铁石,寻了个铁匠想锻一把趁手的兵器,结果谁曾想,那铁匠手艺太差,跑了炉,走了铁水,结果马槊就成这样了。”
  众人闻言不禁哈哈大笑,张飞言道“改日去了涿县,请郭老哥帮你锻一把就是,你瞧我这兵刃便是出自他手。”说着还提了提丈八蛇矛,惹得宇文言蹊一阵眼馋,不过想了想,摇头说道“这马槊用着惯了,倒也合手。”
  赵越坐在帅位上细细看了看宇文言蹊手里的兵刃,心中有些惊讶,于是笑道“这兵刃虽说奇特,但也不凡,再叫马槊实为不妥,不如称之为凤翅镏金镗,你看如何?”
  诸将闻言再去瞧那兵刃,还真如赵越所言,那枪尖两侧展开的利刃,还真像凤翅一般,不禁赞叹赵越之才,而宇文言蹊更是双目雪亮的看着手中兵刃,有了这个名字,仿佛手中的兵刃不再是残品,而是神兵了。
  乌桓西四部闻听赵越亲自领军前来,而李潇等人也俱是归降,忌惮赵越威名下,紧守城池不敢再出。
  可乌桓善于野战,守城与汉军相比,却是差了不止一星半点,仅不到月余光景,赵越便率军连破数城,兵锋甚锐,大有直逼北地,横扫乌桓之势。
  乌桓西四部皆惊惧,匆忙遣人向赵越请和,声称愿退出居庸关,于是赵越顺势答应,并将这道雄关收回。
  大帐内,士气高昂的诸将皆一脸不解,戏志才疑惑的开口问道“主公,为何不趁机剿灭他们,乘胜出关扫平了乌桓,反倒放他们回去呢?”
  赵越看了眼诸将,开口沉声说道“刚得到长史来信,中原发生大事,让我等速速回军。”
  诸将见赵越不说何事,但看其神色定是不小,遂出帐各自收拢兵马准备返回涿郡。
  待诸将出去后,戏志才一脸询问之色看向赵越,赵越这才说道“袁绍在渤海举兵,声称得天子诏书,传檄各方率军至酸枣共商大义,会盟讨董。”
  戏志才闻言一脸惊讶,随后方晓得赵越为何没有明言于众将,生怕消息泄露,致使乌桓心存侥幸,复又来犯。
  大军于次日整备妥当,开拔回师,赵越令李潇同宇文言蹊仍旧领军驻守二地,二人却声称愿随赵越左右建功立业,不想再继续留下。
  赵越猜出二人是为了显示忠心,遂点头同意,细思一番,最后让皇甫坚寿镇守上谷、皇甫郦镇守代郡,并留下两万人马驻守,二人一跃成为一方太守,自然欣喜领命,虽未有诏书认可,可赵越是一方刺史,事急从权,便宜行事的权力还是有的。
  半月后赵越领军回到涿县,而何太后被鸩杀连同各地举兵的消息也如雪片一般陆续送到赵越书案上。
  得到袁绍檄文起兵的已有十六镇诸侯,分别是:
  第一镇,后将军、豫州刺史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并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四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五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还有刺杀董卓失败,而名声大噪的曹操亦是在陈留老家聚起义旗,众多豪杰猛士因敬佩其刺董义举,竞相投在其麾下,算作第十六镇诸侯。
  就在赵越看着手中各路消息时,十六镇诸侯已经领军星夜兼程赶往酸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