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因酒起仇隙,镇长被找茬

  义宁县自新生活运动后,城乡变化很大,黄赌毒销声匿迹不说,带有奢靡的东西也都不见了,就连酒你找上一条街也买不到。这是新生活运动开始时,县政府为节约粮食,支持抗战专门发了禁酒公告,查封了全县的做酒农户。城乡原有的酒家、酒馆也跟着关门大吉。
  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酒不光是自己喝的,也是义宁人民待客的必须品,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没了酒就少了很多乐趣,没了酒也就没了雅性,两碗干饭几下就扒完了。有气归有气,老百姓总奈何不了政府。政府公告一出就是法律,谁违反了,轻的罚点款,重的去坐牢,看你怕不怕。
  当然也有不怕的,那就是下路源王总部的兵。都说当兵不能闲,无事就生非,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天,几个兵穿着便装,挑着买酒的箩筐,从杭口镇门口过,准备去湖南买酒。大家边走边聊天,有人问义宁县那个乡镇长厉害,都说杭口镇的陈镇长挺厉害的,我们这次到湖南省平江县去买酒就是他害的。
  带队的是个班长,忙问你们怎么知道?有个兵说杭口镇有两家人做酒,而且做得很好,原来司令部用的酒,都是在他们两家买的。上半年镇里搞新生活运动,查封了他们的酒作坊,不准他们再做酒了。他们知道陈镇长厉害,我们后勤处长上门做工作,叫他们别怕有军队保护,尽管做你们的酒。那两个人硬是不敢动一下,害得我们来磨肩膀皮。
  班长说龟儿子敢害我们,等去湖南把酒买回来,我们也想个办法治治他们。士兵们忙问怎么治?班长如此这般说了一通,士兵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第三天中午,班长带着十来个兵,挑着七、八担酒直接进镇子,往镇政府门口一搁,大家拿出干粮就着水吃起来。
  也合当有事,陈镇长刚好从乡下回来,一到镇公所大门口就闻到一股酒香味。一看搁了七、八担酒在大门口,还有十来个闲汉在边上歇脚。陈镇长忙问:“这是谁的酒?”
  看到其他人都不做声,班长答应道:“我们王大爷的。”
  陈镇长:“看到县政府的禁酒令吗?”
  班长道:“王大爷没读过书,不认得字。”
  陈镇长:“告诉你们王大爷,酒被杭口镇公所没收了。”
  班长道:“长官不行呀,你把酒没收了,我们怎么回去交差,我们王大爷会生气的。”
  其他人也一齐跟着起哄,想把酒要回去。陈镇长一看,忙把镇公所的乡丁们叫出来。乡丁们持枪一到,这伙人好像有点怕了。
  陈镇长:“回去告诉你们王大爷这是第一次,再贩酒还要重罚。你们王大爷住那?”
  有人说住县城,也有人说住五里坳,就是没人说住下路源。
  陈镇长:“不管他住哪,下次别撞上我了。你们走吧。”
  班长:“长官,替我们保管好,王大爷还会来要的。”
  陈镇长:“还想要?做梦吧,不想走连你们一起扣了,正好送去当兵。”
  班长装成害怕的样子:“别,别,我们走。”
  说完带着十来个人离开镇公所,顺河而下,往县城方向走去。一出杭口镇,十来个人笑成一团。班长说:“有好戏看,陈镇长挨骂不说,还要请人帮我们把酒送回去。”一伙人有说有笑回了下路源。
  早上一上班,柯续中就接到王陵基副官王隆的电话,说杭口镇镇长扣掉王总司令七、八担酒,想问一下县里,是请王总司令去拿,还是你们送过来。柯续中连连道歉,表示一定好好教训部下,上午就会送过来。放下王隆的电话,柯续中拨通杭口镇公所电话:“喂,陈述吧,瞧你干的好事。王总司令的酒你也敢扣,胆子不小哇。”
  陈述:“柯县长啊,是王陵基的酒?他们说是王大爷的,我以为是那个土财主办喜事用的。好吧,王总司令还要给面子,叫他派几个兵来挑回去。”
  柯续中:“挑你个头,王副官还问要不要总司令亲自来挑?你赶快请几个民工,自己亲自送过去。赔礼道歉要诚恳,免得以后麻烦不断。”
  陈述:“知道了,我会完全按县长指示去办。”
  柯续中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果然没过几天,王总部政工队便找上县政府的门,说要逮捕陈述。柯续中问逮捕理由,他们指控陈述思想反动,行为****,扣留抗战物资,有破坏抗战之嫌疑。柯续中认为理由不充分,且没有事实依据,有的问题己跟总部赔礼道歉了。
  政工队又提出,陈述把赤党旗子贴在镇公所门上,公开为赤党造势张目。柯续中听后不觉哈哈大笑,他知道是他们搞错了,忙解释那不是赤党旗子,是三民主义青年团团旗。在公开场合悬挂是合理、合法、没有任何异议的。政工队提的理由实在站不住脚,都被柯续中驳了回去,最后说得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就找个借口告辞走了。
  这件事也把陈述吓了一跳,他怀疑是那几个大兵做的圈套,来引诱他上钓。柯续中倒不这么看,他觉得出问题不要紧,就是要学会修补,在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义宁县工作环境比较特殊,出问题的概率比较高,保护好自己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通过这件事,柯续中再三告诫大家,办事要仔细稳妥,切不可粗心大意。对两个总部自身的利益,切不可侵害触碰。他们下达的军差任务,要尽全力配合做好,尽量不要让他们抓到把柄。做到了这几条,谅他王总部、李总部也找不到差池,奈何不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