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宴刘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不可松懈!
  ………………………………………………………………………………
  朱葆三和虞洽卿在日本人走后,又与陈翀聊了将近半个时辰,然后才离开。
  临离开的时候,陈翀邀请两人晚上一起来给上海道刘大人作陪,两人自是满口答应。
  两人走后,陈翀又仔细想了想,自己在这时代官场上的经验毕竟浅薄,为了防止有什么遗漏疏失,还是再请些走老了路的人来作陪比较好。
  于是又让人持帖邀请了商团总会的李平书、丝业公所的顾寿减、宋爱玲的大姑父牛尚周等人来作陪。
  到了傍晚时分,陈翀先乘车去了位于四海百货大楼顶楼的四海大酒店预备席面和包厢,并等待各人的到来。
  四海百货大楼位于环球百货大厦对面,只隔一条北四川路。这里当初也是周景星的产业,后来他把这块地皮和对面的环球百货的地皮一起折价入股,如今都属于环球商业总公司了。
  在四海百货、环球百货的对面,是浦江百货、华洋百货,虽然四家公司都属于环球商业,却只是在股权上、大策略方向上相辅相成,具体的商业运作上却是彼此竞争的关系,所以上海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四家百货公司的暗里关系,只以为彼此之间是商业上的对头,因为四家公司常常以针对性的降价来促销。
  这四家百货,如今就是执上海零售业牛耳的商业巨头,环球百货、浦江百货更是大力推行邮寄销售、送货上门服务服务,开海上先河;四海百货、华洋百货则走高端路线,重点在名牌、奢侈品销售上面,所以装修豪华、设施优雅,时人把到四海、华洋购物、消费看做是身份的象征。
  陈翀站在四海大酒店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华灯初上的南京路与北四川路,这时已经是川流不息,热闹非凡;而各幢大厦外墙或者大门口挂满的霓虹灯,更是给这夜上海增添了无尽的美景。
  陈翀从衣兜里掏出一盒雪茄,抽出一支来点燃,静静地享受着雪茄带来的快感。前世他是不吸烟的,从德国归国前他也没有吸烟的习惯,即使是和蒋百里那个烟鬼在一起交往了两年多也没染上这习惯。但是回国之后,应酬日多,上海的这些官啊、商啊难得有不吸烟的,所以他有时也不得不吸一点应景,慢慢地烟瘾就养成了。
  这个时候李平书倒先到了,看到他站在窗前凝望,于是就问道:“升高在看什么呢?”
  “我在看外面这花花世界,多繁华呀!就是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可惜,这些都不是咱们中国的。”陈翀带着些萧索的语调说道。
  “是啊,何时才能够让我们中华自强于世界呢?这租界实在是我中华之耻!”李平书也心有所感的答道。
  “瑟斋先生,我有个想法,希望得到您的支持。”陈翀从烟盒里抽出一支雪茄递给李平书,并擦燃火柴给他点上。
  “什么想法?你我何必客套,直说无妨。”李平书吐出一口烟,然后问道。
  “当前我海上华商已占半壁江山有余,却每每受制于洋人,实因我等内部不能统一、意见未趋一致之故。所以我想把我们上海的华商都组织起来,把目前已经建立的各个华商会所统一起来,组建上海商团联合会。此事我已经与佩老、和德先生商议过,我们希望瑟斋先生也能够一起来倡言一二,先生意下如何?”
  “这是有利于海上商界的好事,我自当出力,责无旁贷。但是只是我等,恐怕还不足以成事啊!”李平书有些信心不足地道。
  “瑟斋先生与季直老应该颇熟吧?若能够得季直老首肯,则此事大易!”陈翀胸有成竹地道。
  “这倒是好办法。有季直先生出面,则海上商界泰半会同意。没说的,季直老就由我去说动了。”李平书爽快地说道。
  “什么好事呢?也说与我听听。”却是丝业公所的顾寿减先生到了。他是湖州丝商的巨头,“南浔四象”之一,也是长江系的一个大股东,与陈翀自然也很熟悉了。
  于是陈翀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与陈翀利益相契、差不多一个鼻孔出气的顾寿减自然满口赞同,并且把联络湖商和浙商的工作揽了过去,让陈翀、李平书对成立商团联合会的事把握大增。
  顾寿减又询问起陈翀今天设宴的目的,陈翀只说是想在海上谋个职务,所以走走刘燕翼的门路,若是不行,就准备走浙江巡抚增韫的路子了。
  顾寿减理解地点点头,说道:“年轻人是该有些上进的心思,谋个出身总是好的,也不会辜负了一身所学。瑟斋,我们应该要给升高出点子力气哟!”
  李平书很爽快地回答道:“应该的,升高放心好了,我等定当为你好好为你向刘道台游说一二。”
  牛尚周、朱葆三、虞洽卿随后也到了,大家随便聊了一会儿,上海道刘燕翼一到,自然就准时开席。
  刘燕翼随口问道****老怎么没有在,陈翀也就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了。
  于是大家轮流给刘燕翼敬酒。陈翀见刘燕翼到的爽快、话里语气平和,心里也放下大半的心,酒量超常发挥,连连给刘燕翼和在座诸人敬酒,酒席气氛很是活跃。
  而顾、李只以为陈翀是为了前程而拼命巴结刘燕翼,于是借着机会直的、弯的频频给陈翀说项,其他诸人都是老江湖,都听出了些门道,也在一旁给力使劲,为陈翀吹风张旗。
  刘燕翼本就对陈翀这个少年英杰印象很好,对他在上海橡皮风潮的时候挺身而出也深为感动,又见他对自己刻意奉迎,也是心情大好,于是问到陈翀在海外留学所学为何科目。
  陈翀半真半假的回答自己是在德国学的军事,与蒋方震算是同学。此时蒋方震已经是闻名南北,陈翀借着他的虎皮,自然更是博得刘燕翼的另眼相看。
  “升高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朝廷自然是不会埋没人才的。此季正是朝廷用人之时,某必为你举荐个好去处,升高但只放心。”刘燕翼是******奕劻袖袋里的人,说话也是有些分量的;同时作为上海道,他兼治军民,对上海周边驻军也有调动的权力,塞个把人进去,不是什么难事。
  得到刘燕翼的许诺,陈翀自是兴致更高,趁着这个机会把筹备成立上海商团联合会的想法也向刘燕翼汇报了下,刘燕翼表示支持,让陈翀和在座诸人把这件事早日办好,安定上海地方。
  这顿饭吃了一个多时辰,最后散席的时候陈翀已经有些微醺了。他安排车将众人分别送回去之后,自己独自坐车回了浦东工业园,在护卫队营房他的专用宿舍里睡了一宿。
  第二天凌晨,他如常起来晨练,与参加晨练的两个中队的护卫队队员们一起训练。
  因为按照陈翀的要求,护卫队将在公历的12月31日这天举办全队射击比武,再加上陈翀为射击比武所设定的高额奖金以及射击队的优厚待遇的诱惑,所以这几天护卫队里除了体能训练与巡逻之外,从上到下都在拼命组织和练习射击,子弹按陈翀的要求也是敞开了供应。
  陈翀首先和护卫队员们一起跑了一个三公里持械,回到训练场的时候,天已经快亮了。护卫队员根据大队长、中队长们的安排开始做射击的准备。
  太阳升起之后,训练场上的枪声就开始响了起来。
  陈翀和参加了晨练的蒋志清、张群、吴和宣、黄郛一起在训练场上来回逡巡,观看护卫队员们的射击。蒋志清、张群自从被陈翀任命为护卫队教导官之后热情很高,不但按照陈翀的要求每天上三堂识字教育课,课余到周围的川沙农村考察,而且护卫队每天的晨练他们也从不缺席,比护卫队的军事干部还要准时,很快就在护卫队里拥有了蛮高的声望。
  护卫队的其他几个主要干部此时也都已经到了操场上——本来他们是不必每天都参加晨练的,但是今天陈翀都参加了,他们也只得来参加。
  “公侠兄,今天早上的护卫队员训练热情很高啊!希望以后都要保持这样的训练热情才好。革命尚未成功,我们这些为革命奋斗的同志千万松懈不得,必须要为其他人做出个表率,才能够为将来的革命打下更坚实的基础。”陈翀话里有话、意味深长地说道。
  陈翀的话虽然无一句是批评,但是听在陈仪、徐卓、吴杰这些人的耳朵里却是另一种滋味。陈翀虽然不经常在护卫队里,但是只要到了护卫队,基本上每次护卫队的训练都要参加,尤其是晨练,更是难得缺席;作为共和会的首脑,和护卫队的创建者,他并无参加训练的必要,但是他的身体力行,毫无疑问给护卫队的各个干部做出了一个示范作用。现在他又在话里话外含蓄地提到了这些事情,陈仪、徐卓他们自然不能再无所谓了。
  “南斗你放心,以后队里每天的训练我和立順兄、吉人兄一定准时参加,严抓不懈!”陈翀虽然说的含蓄,陈仪却非常直接地回答道。
  “公侠兄,我对诸位自然是放心的。诸位都是我中华革命的干才,等到革命之后,肯定是要承担起建设中华国防军重任的;诸君之志,就是我中华未来国防军之志。各位都是从日本国归来的,应该知道日本国士兵、军官的士气和斗志;诸位也应当清楚,我国与日本国,迟早都会有一战。那时,诸位就是我中华领军之人,你们是要与日本军队对战沙场的。若是诸位现在就松懈了,那么到那时,我中华还可以倚靠谁人呢?难道我们再为世界诸国的民众上演一场甲午年的大戏,然后交给国民一张白卷,说我们打不过日本人,父老们,你们还是赔点银子吧!”
  陈翀这次没有给各人留面子,虽然没有点任何人的名字,但是不管是没有参加晨练的干部,还是参加了晨练的干部,脸上都是瑟瑟的。要么不批评人,要批评就要批评到人的骨子里,这才是上位者的统驭之术。
  陈仪、徐卓等人都红着脸,再次向陈翀表态,一定严格要求自己,为中华建强军。
  这次陈翀没有再给他们说更难听的话,只是说要想打败日本人,光靠一支强军也是不行的;北洋之败,并非北洋战力比日本人差,而是将帅的战略战术比日本人差。所以他建议这几个护卫队的主要干部要多看书,了解世界军事学的最新变化,增强自身的军事素养,以历史名将为自己的学习楷模。最后他又给了这几个人每人一张工业园图书馆的借书证,这个图书馆里的书籍大部分都是他从欧美各国购买回来的最新的科技、军事方面的书籍,里面既有最新的军事科技,也有最新的军事学术研究成果——经过陈翀特别聘请的几十个译员日夜不停的翻译,里面的部分书籍已经有了完善的中译版本了。
  陈翀在训练场上的话,对护卫队的每个干部触动都很大,甚至没有人记得站在他们面前的不过是年龄比他们小得多的学弟,他们只是记得他的笔名——那个经常在《共和报》上发表对世界形势、中国革命形势、内政外交问题的深刻见解和鲜明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南斗”先生;那个一手建立共和会、共和党,把无数革命志士团结在一起的党的领袖“南斗”先生;那个不吝资助革命和贫困革命义士的“南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