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渭城四公子
  梅花深处,清香扑鼻。
  一个俊美的读书人,大约十五六岁,唇红齿白,他穿着一件月白色的长袍,踏着沉稳的步子缓缓而来,一边走,一边看向了杨晨。
  杨晨腹有诗书万册,更是有无尽的武道秘籍,掌握的知识量,浩如烟海,自然而然的举止之间,就会流露出来一股有别于普通人的吸引人的气质。
  杨晨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停止了吸入通神香的香气,眼睛微微一瞥,向着发出了声音的地方看去,正好看到这位俊美的读书人龙行虎步一般,气势非凡的向着自己走来。
  “好一个一表非凡的读书人!”
  杨晨暗暗喝彩。
  这人的风度,比之林书书也不逞多让,甚至在气势上面,比之林诗诗还要强上不少。
  对于通神香!
  杨晨自然十分了解。
  他早已经从造化玉碟传来的信息中得知。
  这通神香确实价值连城,但是确实不易大量吸入。
  吸入大量的通神香的香气,确实会让人的精神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甚至会产生幻觉,令人迷失在幻觉中而不自知。
  “多谢这位兄台告知!”
  见这位读书人走近,杨晨嘴角微微上扬,扯出一个漂亮的弧度,一丝笑意荡漾而出。
  双手抱在一起,向着来人施礼。
  “在下渭城杨晨,不知道兄台如何称呼?”
  “呵呵!”
  来人向杨晨回了一个笑容,这一笑,竟然犹如一朵洁白的莲花绽放,白皙而精致的脸庞上面,透出一丝高贵和圣洁来。
  “鄙人姓杜,见过杨公子!”
  杨晨心思一动,姓杜的公子?
  从没有听说,渭城有这么一个气质非凡的杜家公子,莫非这杜家公子并非这渭城中人。
  只是杜公子既然不愿意提起,杨晨自然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
  “杜公子,也是来参加今日的‘冬梅’诗会的?”
  “我看杜公子一表非凡,气度异人,到时候,定然能够一睹杜公子的风采,说不好,今日便是杜公子独占鳌头,拔的头筹。”
  杜公子一脸苦笑,使劲的摇了摇头。
  “惭愧,惭愧,我才学浅薄,不堪一提,渭城中才子云集,高手众多,那里有我出风头的机会,不说别人,单单是杨公子,文质彬彬,也不是我能比的。”
  “我来此地,只为向众位才子学习,没有其他的想法。”
  两人并不熟悉。
  只是说一些没有多少营养的废话。
  言语之间,时间慢慢的流淌。
  忽然,整个西苑中,猛地一静,鸦雀无声,一双双眼睛,向着西苑的一条清幽小道望去,这条清幽的小道,弯弯曲曲,宛如是一条羊肠小道。
  曲径通幽处!
  羊肠小道的两旁,种植的却不是梅花,而是一排桃树、一排梨树。
  杨晨看了,只是一笑。
  这样的小路,却是有着独特的寓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就在此时,一位读书人披着鹤毛大衣,丰神如玉,猿背蜂腰,透着一股英武之气,雄赳赳,气昂昂,踏步而来,虎虎生风。
  “是渭城第一公子东郭四海!”
  东郭四海走出羊肠小道后,环顾四方,泱泱大气,点头微笑示意。
  寻了一座位坐下,坐的笔直,就像是一根标枪直直的插在那里,浑身上下,磅礴的气势肆无忌惮的散发出来。
  一些心智不坚定的读书人,只是看了一眼东郭四海,便觉得心惊胆战,怯意横生,不自觉的低下了头,不敢直视东郭四海。
  东郭四海就像是一轮太阳,光彩夺目,耀出千分光。
  “不愧是渭城的第一公子,这样的气场,十分霸道,直如高屋建瓴,不容拒绝和反对。”
  “第一公子的风采逼人,有这人在,今日的诗会,谁可争锋?”
  “是啊,林书书恐怕危险了!”
  东郭四海走出来后,又是一位面如冠玉,身材挺拔的少年郎君,带着一股慵懒的表情,慢悠悠的晃了出来。
  出来后,抽了一下鼻子,哈哈的笑了一声,坐在了东郭四海的身旁,睡眼惺忪,懵懵懂懂,仿佛不是身在西苑,而是神游天地外。
  东郭四海看着坐下来的少年郎,不禁皱了皱眉头,眼神之中更是透出一股怒气,身体中散发出一种无形的气劲,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向着四周弥漫开来。
  “大才子肖童!”
  “我最喜欢他这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性情了。”
  肖童身后出现一人,这人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眼神中却有着一丝的烦忧和担心,甚至还有着一股莫名的怒火。
  是林书书!
  杨晨的眸子一凝,向着林书书看去。
  林书书仿若有所感应,头一抬,盯视过来,正好看到杨晨,眼神中透出些许的愧疚,随后便是一片漠然和无情。
  “今日的诗会,你不该来的!”一道冰冷的传音,从杨晨的耳朵里响起。
  “今日的诗会,是我一个人的舞台,所有的读书人,都是我的陪衬,包括你,也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陪衬!”
  和林书书一起走出来,则是一位眼带桃花,举止轻佻的年轻人,年轻人的身旁跟着一位身材婀娜多姿的少女,少女用黑色的纱巾蒙着脸,只露出一双黑黝黝的晶亮的眼睛。
  “林书书、李家公子,那少女是谁?”
  西苑中的读书人心中透着疑惑。
  杨晨也有些意想不到,这样的场合,一般说来,是不会无缘无故的让一个少女参加的。
  除非是一些下人或者献艺的青楼女子。
  不过,看着林书书、李家公子相继坐下之后,那少女便坐在了李家公子身后,便能够猜出,这少女绝不是那下人或者青楼女子之类。
  “想不到,今年的‘冬梅’诗会,居然会吸引到渭城的四大公子!”
  “东郭四海!肖童!林书书!李刚!这四大公子全都到齐了!”
  来到西苑的读书人,都禁不住吸了一口凉气。
  “莫非这些人,都是李家请来为林书书镇场子的,有了这几人在,今日的‘冬梅’诗会的魁首,非林书书莫属啊?”
  一些读书人心中暗自猜测着。
  四大公子坐下后,却是三位精神奕奕的中年人脸上带着笑容,低声的谈论着什么,一边谈着一边走来。
  “李老爷子!”
  “云起书院的陈夫子!”
  “三味书院的陆先生!”
  这三人是渭城中,最为有权势、才华的人。
  尤其是云起书院的陈夫子,更是号称渭城第一人,才气冲霄。
  曾有懂得望气术的行家,夜里从陈夫子的家经过,远远的就看到,陈夫子家的上空,透出七八尺高的才气灵光。
  灵光结成一团,宛如一盏明灯,散发着惊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