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长孙国舅登门求助 魏王李泰曲意奉承

  两个人商量了半天,感觉还是有些把握不大,万一高宗不同意,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错过了一次机会,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长孙无忌不愧老奸巨滑,他摸了摸雪白的胡须,对柳奭说:“柳大人,为了确保这件事万无一失,除了我们俩联名以外,我们还得找两个人与我们口径一致,方才能确保这件事马到成功。”
  “哪两位?”
  “一个是魏王李泰,他是皇上的哥哥,说话有一定份量。另一个是太史令李淳风,他是两朝皇上都十信任的风水大师。如果能得到他们二位的支持,这件事可成。”
  柳奭点了点头:“大人真是不简单,分析得精辟到位。不如这样好了,你我今天分头行动,你去找魏王,我去找李淳风,我们双管齐下。”
  长孙无忌道:“我也正有此意,事不宜迟,我们立即行动,明天早上早朝便可以大功告成。”
  魏王府,齐天小圣和魏王李泰正在书房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听到仆人通传:“长孙大人前拜访。”
  吃了一惊,立即将画收藏起来,齐天小圣摇身一变,变成了书案上的一枝笔。魏王惊讶,问它:“我要如何应对?”
  齐天小圣道:“见计行事就可。”
  话说长孙无忌已经到了书房门口,魏王李泰躬身给他行礼:“舅父今日有雅兴来小甥府上,蓬荜生辉啊。”
  长孙无忌笑道:“有好些日未到府上看看,今天闲来无事,顺便来府上坐坐。”
  “请,舅父请。”
  魏王明着对长孙无忌毕恭毕敬,内心对他却恨地咬牙切齿,如若不是当日他在父皇面上说了些不三不四的话的话,今日坐在金銮殿上的毕竟是自个。他自知他舅舅长孙无忌最不喜欢的就是自个,他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舅甥二人各怀心事,进了书房。仆人早已给长孙无忌备了上茶水。
  长孙无忌环视了一下书房,书房里挂满了李泰临摹的字贴,指着其中的一幅笑道:“殿下的书法大有长进,这些书法无论行笔收笔都是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神似。不过,”他停顿了一下说:“前不久有传言说王羲之的《兰亭序》在你这里,可曾有此事?”
  魏王听了立即急火攻心,脸上红一道白一道:“这又是从何说起,当日父皇入殓,舅父亲手将王羲之的《兰亭序》放入他的棺木之中,置入父皇枕下,现如今怎么反而听信别人的传言,认为这个举世之宝在我手上?”
  长孙无忌看他头上冷汗直冒,笑道:“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瞧你紧张的?”
  魏王擦了擦脸上的汗,懊悔不已,恨自己城府太浅了,长孙无忌什么人啊?他可是人中龙凤,什么事也瞒不过他的双眼。
  “舅舅一向不大到我府上,今日必然有事前来?愿闻其祥。”
  长孙无忌笑道:“你猜对了,今天为舅的还真是有事相求,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
  “什么事?小甥一定唯你马首是瞻。”
  长孙无忌长叹一声道:“你对武才人进宫怎么看?”
  魏王想了想说:“这是皇上的家事,我不好评判。”
  长孙无忌用手指了指他说:“这话说的不对,对于皇家人来说,家事就是国事,家事无大小,国事也无大小。你是皇子,我是国舅,我们都有责任来为大唐的江山社稷出谋划策,对不对?”
  魏王自知自己的处境尴尬,陪着笑脸道:“舅父指教的是,但不知今日舅父所为何事?小甥能否帮得上忙?”
  “既然我来找你,自然是你能帮得上忙,帮不忙我自然是不会找你的。”
  “舅父请讲。”
  长孙无忌拿起书桌上的笔,蘸了墨汁,在纸上写下了“李忠”两个字。
  魏王不解,问:“此为何意?”
  长孙无忌便将王皇后无子,武才人入宫,以及民间的留言一一道来,说自己计划第二天上朝要向皇上上奏,把李忠过继给王皇后,然后立要李忠为太子,这样方可保得大唐江山延绵万年。
  李泰听了,心想坏了,如果高宗立了太子,自己的梦岂不是成了黄梁梦,可是他舅舅将事情分析得入情入理,自己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啊。
  左右为难之际,见长孙无忌正等着自己的答复。硬着头皮道:“舅父说的极是,只是舅父要我做些什么?”
  长孙无忌笑道:“你不需做什么,现在柳奭已经太史令府上寻求支持,明日早朝我向皇上奏完折子,你只需说两句赞同的话就可以了。”
  “噢,这没问题,既然舅父安排,我定当力排众议,极力促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