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城门悬颅

  却说胡占鳌急急忙忙而回。谁知他这一回就再也回不来了。原来,胡占鳌与陈航有隙,对陈航的所作所为不满,加上胡占鳌自高自大,抗上,根本不把陈航当回事儿。陈航对胡占鳌早就恨之入骨,很想置之于死地,但陈航一时没有机会。突闻胡占鳌回到县城,陈航得知胡占鳌早年参加了兴中会,是从邳州逃回家的。此次回来,他欲投靠陈兴支乱党叛军,和朝廷继续作对。陈航想,决不能让胡占鳌的计划得逞。倘若胡占鳌真的加入了陈兴支叛军,那么,陈兴支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因胡占鳌回来,陈航早已布下密探侦查跟踪。酒店里,胡占鳌和徐品藻、马成宇的相会,早已被探子看在眼里。只是陈航交代,对于徐品藻和马成宇要放长线钓大鱼,切不可打草惊蛇。于是,陈航和汪统泰秘密带兵包围了胡占鳌的家。胡占鳌刚刚踏进家门,陈航就逮捕了他。
  马成宇于傍晚回到了西楚客栈。徐品藻和马成宇没有等到胡占鳌,心中焦急。马成宇满心疑虑道:难道他是在骗俺?
  不会。徐品藻坚定信心的道:也许他有特殊的事情吧。看得出,他是一个开明豪爽之人,俺们再等片刻,若还不来,俺们就去找陈兴支。
  然而,陈航却逮捕了胡占鳌。抓住了胡占鳌,陈航喜不自胜,立即对胡占鳌进行审讯。
  陈航走进了审讯室。胡占鳌被吊在了一根木桩上,脚尖勉强着地。胡占鳌怒目以视,陈航不由得内心一阵胆寒。陈航不得不佩服胡占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胡占鳌,你只要老实交代你还有那些同党,我还可以给你一条活路。陈航目露凶光,恶狠狠的问:你从邳州回来干什么?是不是前来联络乱党叛军的?
  陈航,少废话!胡占鳌理直气壮的道:要杀要刮由你!
  胡占鳌,你啊也为本县做过事,对本县也有过一番作为。今天,只要你悔悟,交出乱党在本县的人等,坦白交代回来的目的,和谁联络,联络方式是什么,俺可保你无事。陈航阴险的一笑,诱导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好自为之吧!
  这句话应该俺来对你说。胡占鳌藐视着陈航道:大势所趋,你们满清政府很快就会完蛋了。俺劝你放弃对满清的幻想和期望,赶快倒戈还来得及。否则,你后悔都晚了!
  大堂之上,放肆!汪统泰厉声喝道:你们乱党是成不了气候的,别痴心妄想了。大清的基业延续了两百多年,像你一介草民小小黄鳝还想修炼成龙成凤,做梦去吧!
  胡占鳌,你说还是不说?陈航暴怒道。
  胡占鳌怒目而视,闭口不语。陈航气得更加七窍生烟,命令道:给我打!
  皮鞭飞扬,鞭影如织。胡占鳌被打的遍体鳞伤,但他仍然怒目而视,缄口无语。
  陈航见从胡占鳌的口中问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私下里和汪统泰商议道:不如杀了他,以示警戒!
  好!汪统泰立即赞同道:不如把徐品藻和马成宇一并抓来杀掉。
  不行!陈航老谋深算的道:假如抓了徐品藻和马成宇,那俺们的计划就会成为泡影,这样就会打草惊蛇。陈兴支很狡猾,对付他,不以钓饵,鱼就不会上钩,反而容易弃钩而去。俗话说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汪督办,你说呢?
  那你打算何时处决胡占鳌?汪统泰追问。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俺建议立即行刑。陈航打了个杀的手势道:明儿午时斩首!
  次日午时,陈航设刑场于菜市口,鸣锣相告,听说又有革命党要被砍头,附近聚集了很多围观的民众。陈航双手一挥,气势汹汹的道:
  诸位听着,罪犯胡占鳌,本城人,因对抗朝廷,加入乱党,妖言惑众,罪不可赦!今午时三刻已到,行刑——
  啪——,一根“斩”字竹签扔下,刽子手端起鬼头大刀,但胡占鳌高昂头颅,眼睛眨都不眨一下。胡占鳌一腔热血,为了革命,洒在了故乡的黄土之中。陈航命令将其头颅悬挂于西门。将胡占鳌的尸身点了一把火,销灭无踪。当此时,人皆哀之,潸然泪下。
  徐品藻和马成宇偷偷渡过了黄河结识了胡占鳌,正准备于当晚秘密潜往双庄会见陈兴支,却不知胡占鳌在回家之时被陈航逮捕。等不见胡占鳌,次日他们就不再等候,俩人秘密前去会见陈兴支。陈兴支的部队驻扎在八堡堆,徐品藻见他的兵营驻扎有序,纪律严明,心下欢喜。他们找到陈兴支营部,说明了来意,陈兴支答应接见。徐品藻见了陈兴支,商讨如何攻打县城,陈兴支答应。当徐品藻提起胡占鳌之时,陈兴支兴奋地说:我和他是老朋友了,还有一个赵子京,当年我们一起加入兴中会的。占鳌他这人豪爽干练,侠肝义胆,本是一块从军的好钢料,奈何他孝心太重,放弃了从军。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男儿志在四方,他啊太可惜了!
  徐品藻也惋惜道:是啊,他也与俺提到过此事,但不知他如何没有守约一同前来,实属遗憾。
  二位回去若是见着,请传个话,就说我陈某想他啦。陈兴支很是兴奋的道。
  请放心,俺定能带到。徐品藻微微笑道:等到大功告成,俺们再聚!告辞了。
  徐品藻和马成宇刚刚离去,突然有人来报说胡占鳌被杀,头颅就悬挂在西门。陈兴支闻言,大怒:立即下令攻城。
  再说铭军马队龚炳奎带领十多个骑兵到古城察看,刚遇陈兴支命令部队攻城。陈兴支与龚炳奎相遇,陈兴支疑为龚炳奎带领清兵迎敌,遂下令开枪击毙龚炳奎部下几名骑兵。龚炳奎仓促应战,损失惨重,无奈狼狈逃回营地。龚炳奎见陈兴支人多势众,又闻武昌起义遍布全国,心知大清如今只不过苟延残喘,想想大势已去,他希望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就派哨官郭晨凯秘密前往讲和。
  你到达陈部后,假如陈兴支答应不攻城,俺愿意送上伍佰银元犒赏贵军。龚炳奎叮嘱郭晨凯道。郭晨凯领命带领三名骑兵秘密前往陈兴支军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