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义结金兰

  被叫做大人的不是别人,他正是宿迁的知县陈航。他猛听得喊叫,立即下令道:抓活的有赏,决不能让乱党跑了!
  清兵呼叫着如同一窝野蜂蜂拥着包抄过来。徐品藻和吴品玉还在愣怔之时,猛然听得马成宇大喊:快,上船!
  此刻,马成宇的渔船紧靠河岸,徐品藻和吴品玉这才回过神来,急忙奔至船边跳进船舱。马成宇猛然转舵,小船在岸边划了个半圆调转船头斜刺里划波破浪,船撸一晃一摆掉正了船头,如离弦之箭向着东岸射去。
  陈航带着清兵追至岸边,小船几乎航行在河心。陈航下令清兵对着小船乱放了一阵钢枪,无可奈何地离去。
  坐在船舱里的徐品藻心有余悸的道:马兄弟,俺又欠你两条命!
  是啊,马兄弟,救命之恩不知何时才能回报!吴品玉意味深长地说。
  听说清兵抓住乱党都是施以酷刑后斩首示众,你们难道不怕?马成宇迟迟疑疑的问。
  为救民众出于水火,革命哪能不流血牺牲。徐品藻深情地道:为了兴我中华,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战死疆场,或者英勇就义于刑场。前不久,广州黄花岗72勇士壮烈牺牲,实在令我等痛心。但是,革命的决心不变,革命的意志犹存。湖北新军继续进行不懈的努力,起义终于成功。我和吴品玉受革命委托回到家乡宣传,希望家乡的仁人志士群起响应。
  是啊,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倍受外族统治,满清政府腐败无能,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们的国门就被外国列强强行打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陷入了深重的灾难。凡有良知的国民,从来就没有屈服过。为了国家和民族,多少有志之人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抗争,都在寻求和探索复兴中华之路。也许你是知道的,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腐败的清政府节节败退,无能到割地赔款,清朝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完全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革命是必然,推翻满清王朝是必然。因此,有了湖北新军起义的成功,他们就是我们的楷模。难道作为宿迁人,就凭你的超凡的武功,你就不想为唤醒民众,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我想你必不是等闲之辈,难道你不为之振奋为之鼓舞么?吴品玉痛心疾首的道。
  望着默默滚流的大运河水,听着徐品藻和吴品玉的叙说,马成宇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他沉默了半晌,突然道:这个俺已知道。在俺们宿迁北部的嶂山一带驻扎着江防统领张勋的部队,县城及东南部、西部则驻扎着铭军马队五营,镇字营步队一营,还有城守备营一百余人。清政府早已下令:凡属革命党人,格杀勿论。
  猛听得马成宇此番话语,徐品藻和吴品玉不由得为之震惊。
  马兄弟,听此言,你谈吐不凡,深藏不露,对宿迁的满清兵力部署了如指掌,你对俺们说实话,你到底是那条道上的英雄?徐品藻惊讶万分的问。
  是啊,你的谈吐,你的武功,都告诉了俺们,你绝不只是一个渔民那么简单。吴品玉震惊之余意犹未尽的道。
  过奖了。马成宇淡然的一笑:不过,据我所知,在清兵之中,不少下级士官闻此湖北新军起义成功,心多已动摇。他们还在徘徊观望,因为各军首领仍然欲以高压力量,积极扑灭革命,以效忠于清廷。
  兄弟的才识高见真的让我等自愧弗如!徐品藻一边赞叹一边惊讶道:你是如何做到对本县县城的防务如此清楚的?请予以明示。
  很简单,因为俺是宿迁人,又在运河捕鱼,结识了不同等次的人。马成宇回答道:这不足为奇。
  奇就奇在你说你是一个渔民,可你对当前的形势如此明晰,甚至是了如指掌,你不仅关心政事,而且知会民心民情。你不是渔民,绝不是!吴品玉惊喜的道。
  说话间,小船靠上了东岸。徐品藻和吴品玉跳出船舱上岸,马成宇避而不答,只是微微笑道:二位稍等片刻,容俺取出鱼来回家下酒!
  两个人在岸上等候。马成宇在船舱捡拾鱼儿。徐品藻和吴品玉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人都心领神会。马成宇上得岸来,招呼道:走吧,回寒舍一叙。
  慢!徐品藻突然摆手道:看在马兄弟你血性方刚,不如俺们义结金兰,拜为兄弟,不知你意下如何?
  是啊!吴品玉推波助澜道:兄弟可惜了不是俺们的兴中会之人!
  这——!马成宇犹豫不决,看着很诚恳而庄重的徐品藻和吴品玉。
  不过,也不勉强兄弟!徐品藻突然转口道:反正俺的命是兄弟你的,随时你可以拿去。
  是啊,欠你的,就怕这辈子都无法还清了。吴品玉叹息道。
  既然两位兄弟看得起俺马某,拜个把子也未为不可。马成宇嘻嘻一笑,高兴的答应道。
  爽快!徐品藻兴奋的道:兄弟不愧为性情中人,豪爽!
  惭愧,不敢当!马成宇抱拳抬手感谢道:多谢二位抬举。
  兄弟谦虚了。吴品玉略有所思道:只是没有香烛案头。
  无妨!马成宇笑意盈盈的道:稍等。
  不一会儿,马成宇在岸边寻了几只河蚌之壳堆成一堆,折了三根芦苇斩为等长插于蚌壳之前,拉住二人道:权且香火,拜吧!
  徐品藻和吴品玉相视一笑,表示赞同。于是,三人长跪于蚌壳、芦苇棒前,倒头就拜,起誓道:不为同年同月同日生,但为同年同月同日死!今日为兄弟,一生共患难!
  拜罢,各报生辰八字依次排名:马成宇最小排名老三,徐品藻长吴品玉两岁排名老大,老二吴品玉。三双大手依次一只一只的叠起握紧,三人自此结为拜把子兄弟。大运河记住了三人的音容笑貌,芦苇丛录制了他们的海誓山盟的呼声,河滩刻录着三人的足迹,沙地烙印着他们的脊梁与膝骨。
  走,兄弟,回家去!马成宇兴奋地大喊。
  好,三弟,俺们走!吴品玉拉着马成宇与徐品藻的手,马成宇提着笃篓,里面装着鱼,回到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