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杨家岭会商国事

  1946年11月21日,延安沐浴在冬天温暖的阳光里,杨家岭枣园一片阳光灿烂,给冬日的延安以无限的暖意与生气。一座窑洞的窗户透着金闪闪的阳光,宽大的窑洞里明亮着。一张普通的桌子边上围坐着参加会议的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们。刘少奇、******等分别坐在******前方的两边。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大会的议题主要是,商谈一年多来国共两党和谈的体会以及对国共和谈的结果作出恰当的平价,然后,再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中国的未来确定一个方向,并制定出中国今后的生存决策和战略方针。
  恩来,你刚从南京回来两天,还是你先说说吧。******以期待的目光转向了******说。
  在南京的这些日子,我一直住在梅园。和******一边谈判一边周旋,但是谈判还是达不成一致的意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虽然没有结果,但是我党代表的大多数各阶层的人们,包括希望和平民主的人士我党还是取得了民意和民心。
  ******紧锁着眉头说:自6月26日******撕毁了“双十协定”以来,他出动了150万大军向我解放区实行全面进攻。他******就说过“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其目的就是要消灭共产党,实现其********专政。
  刘少奇分析指出说:中国代表团的工作就是要揭露******。他自“四.一二”***以来,对共产党就不曾放下屠刀。
  ******愤怒的说:虽然和谈破裂了,和平与民主未能实现,但收获不能低估,主要收获是使我党的和平民主方针与******的独裁内战方针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认识。
  刘少奇接口说:现在已证明,和是不可能了。和虽不可能,但当时去和谈是必要的,谈判整个说来是很成功的,成绩就是证明了妥协的不可能。
  ******说:为了达到独裁的目的,******召开了所谓的“国大”,这也极大的影响和阻碍谈判。我****代表团之所以没有回来,是因为就要及时的有力的揭穿******的独裁真面目。
  ******猛然一挥手说:南京谈判有成绩,达到了教育人民的目的。代表团不能早回来,一定要在开“国大”以后回来。这样,战争和分裂的责任才清楚,才不至于失去人心。
  刘少奇说:尽管******扬言可以在三至六个月的时间内解决关内问题,然后再解决东北问题,可现在呢,他并没有。
  ******说:改变国共两党态势,还要民意。我们要继续改变我党在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解决农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极大的去激发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让他们参加到革命队伍来,支持支援革命。
  刘少奇说:各地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涌现出了参军的热潮,参战、支前,这就是******独裁统治的结果。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共产党和支持人民解放区进行斗争,这就是克敌制胜的保证。
  ******大手一挥说:以******的独裁统治为代表积极发动内战,其民心会逐渐减弱直至失去。对共产党,******的政策是从削弱到消灭。但现在,他们对长期作战没有任何把握,连白崇禧等都感觉前途茫茫,一切计划都以半年为期,半年后毫无打算。海陆空军的中下级人员,悲观厌战更甚。
  ******舒展了一下眉头,猛吸了一口烟,熄灭了烟蒂说: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为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国民党是他******的党,一意孤行,发动内战,是必将不得民心的。我们的条件比之抗战时期是更好了,统一战线比那时更广。很多人以前不理解我们,现在理解了。我们在国际国内都有广大的统一战线,这是基本问题。
  ******说:统一战线我们做得好。国际国内的威望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我们目前也不乐观。******说:******调兵遣将,华东局势很严重。改变军事战略方针,战略战术很重要。过去的打法今天就改变了。今天就是要打大的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军事上,歼灭战的成功已为事实所证明,过去至今,我们已经歼灭了国民党军38个旅,很难想像以后就不能歼灭。因此,******的攻势是不可能得胜的。
  刘少奇说:华东自我华中解放区首府淮阴遭到国民党军侵占,******很嚣张。他召开所谓的“国民代表大会”,目的就是笼络人心,企图迅速结束苏北战事。
  ******坚定而坚决的说:******太低估了人民的力量,过高的估计了其反动反人民的势力。华东战场的局势虽然严酷,但也不是不可以战胜。其在军事上虽然占优势,但他倒行逆施,战线拉长,兵力分散,利于我们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是啊,主席,******接口说:******分兵踞守,以占地为战略目标,全面进攻能力就会大为减弱,我们有信心战胜他。
  ******说:不仅要改变华东局面,改变全国敌我力量的平衡,达到了平衡,就很容易超过。那时,我们就可以打出击,然后可以再向长江以南发展。这大约需要三年到五年的时间。我们还不能说那时就消灭******,宁可把事情估计得艰难一点,最坏就是打十五年,打得一个县城都没有,这我们也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