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密探

  黑云和苏娅将案卷翻开,饶有兴致的坐在书案前,一起看了起来。鲍宁则悠闲的坐在她们身旁喝起了茶水。
  片刻后,黑云和苏娅看完了案卷。黑云将案卷合上,递还给了鲍宁。
  “怎么样?你们对这个案子怎么看?这个孙大顺的案子,是否有疑点?”鲍宁询问道。
  “案子是有疑点。无论是什么案子,都得有动机,杀人案,或者是谋财、或者是某色、或者与死者有仇、或者是因为对方掌握了自己的秘密,而要灭口,原因很多。
  但是从案卷上看不出孙大顺为何要杀害自己的表妹薛娇。孙大顺也是秀才出身,不疯不傻,怎么会无缘无故杀人呢,即使真杀人了,孙大顺也应该事后立刻逃离薛府,远走高飞,他没有选择逃跑,就很不合理。”黑云分析道。
  “夫人说的对,另外夜间与死者相会的神秘男子又是何许人也?难道他在这个案子里,就没有一点可疑之处?别忘了,死者怀有他的骨肉,而从死者与这个神秘男子的纠纷上看,神秘男子很可能是不想让死者生下这个孩子。要不然,他们为什么会产生纠纷。
  至于孙大顺衣服和鞋子上的血迹,完全可以人为的作假,趁孙大顺睡觉时给其涂抹上去。”苏娅接着分析道。
  “你们分析的都很对,这个神秘男子确实也是疑犯之一,所以不应该把他忽略掉。但是,这个神秘男子,除了死者薛娇知道他是谁之外,只有孙大顺见过这个神秘男子,但因为是在深夜,所以现在即使神秘男子就在眼前,孙大顺也不一定能够将其指认出来。现在的关键是怎么把他从暗中揪出来。”鲍宁赞同的说道。
  “夫君手里有现成的锦衣卫,这个庞大的密探机构,上至官府,下至三教九流,不都有锦衣卫的存在吗?就算神秘男子隐藏的再深,只要有一点蛛丝马迹的线索,都会被庞大的锦衣卫发现的。”黑云笑着说道。
  “夫人说的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我一会就安排下去。”鲍宁拍着脑袋说道。
  “老爷是当局者迷、夫人是旁观者清。老爷还是应该让手下暗中查访为妙,以免打草惊蛇,再让神秘男子跑了”苏娅在旁提醒道……
  延安府内的黄陵县,一个小酒馆内,此时已经快打烊了,店主正在柜台内,拨打着算盘。小二哥则在用竹竿栽取酒馆的酒幌。
  酒馆内只剩下,靠西南角落里,还有两个客人还在喝着酒。
  之前,店主让小二哥请过两位客人离开,都是其中一位客人,掏出了二两银子,说是要再喝一会,这银子就算耽搁店主休息的小费。
  店主见了银子,笑盈盈的答应了下来。毕竟延安府,地处大宋边陲,所以这里的老百姓,生活上并没有其它地方的百姓富足。二两纹银,可是酒馆一天营业额的十分之一啊。所以二位客人得以不被打扰的继续坐在角落里喝酒。
  “房兄,你最近几日好像有什么心事啊?听说,房兄和城内某家的小姐相互爱慕。等房兄大喜之日,兄弟一定要登门,讨上杯喜酒喝喝。”一个身着官服的小吏满面堆笑的,对着另外一名男子说道。
  “哎,马兄说笑了。喜酒!哪里来的什么喜酒!哎,都过去了,娇儿,我的娇儿啊,想我堂堂七尺男儿,空有一腔抱负,但是去失去了娇儿,再也看不到我的娇儿了。”男子明显是喝多了,此时已经掩面而泣起来。
  “房兄口中的娇儿,可是家里开豆腐坊的薛家的姑娘?我听说这个姑娘已经死了。难怪房兄这么伤心。来小弟陪房兄再饮上几杯,以解房兄的忧伤。”小吏听到姓房男子口中,说道‘娇儿’心头先是一震,然后试探着将话题引到薛家,以证实心中的想法。
  “我的娇儿啊,都是那可恨的薛老头,他不同意把女儿许配与我,说什么,说我的秀才身份是花了银子买来的,说我绣花枕头,空有其表,没有真才实学,还说我经常混迹在胭花巷柳之中。”房姓男子愤愤的说道。
  马姓男子见对面青年默认了自己的猜测,而且从对方口中也提到了女子姓薛,便进一步的试探道:“可惜了,如果房兄心爱的女子不死,薛老丈成为你的岳父,你还可以得到不菲的嫁妆。另外据小弟得知姓薛的丫头,其实不是她表哥所杀,真凶另有其人。听说是她相好的杀的。”
  马姓男子故意将‘相好的杀的’几个字上面加重了语气。
  “是我一时失手,不、不是我、不是我。房兄,可不要当真”房姓男子一时疏忽,当发现自己说漏了嘴,酒立刻醒了一半,连忙加以否认。
  马姓男子站起身来,也不说话,只见他走到酒馆门口,从袖中掏出一物,冲向天空。
  ‘嗖、嗖、嗖’三发照明弹射向天空,夜空之中,立刻划出三道绚丽的光芒。三发照明弹滑落不久,便听得四下哨子声响起,很快,酒馆被夜巡的身着斗牛服的锦衣卫所包围……
  马姓男子,名字唤做马葵,原本就是如《水浒》中宋江一样的一个小小的押司。
  宋朝的官职分为官和吏两大类,押司属于吏(由于官数量有限,在行使行政权力时需要增加人手,故增加吏一职,如衙役)。在州和县衙内都有押司一职,主要是招募而来,也有经受差遣的。
  宋朝的吏主要是经手税赋征收或者处理狱讼,押司应该是负责案卷整理工作或文秘工作的小吏,但级别不好说,因为州政府也有押司一职,宋朝和明朝的刑部也有押司一职。一般一个县有八个押司。
  押司是衙门里的书吏,也就是书写文书的人员。他们虽然被士大夫阶层看不起,但毕竟属于官吏阶层,而且衙门中的书吏要比官多,他们代表官府同百姓打交道,因此与百姓接触的多,影响不容小视。他们也享有免役的特权。在穿戴上,他们可以穿长衫(虽然只能是黑色),和秀才一样可以结一根长长的儒绦衣带,脚蹬靴子;而普通百姓只能穿短衫,蹬高帮鞋。更重要的是,书吏同时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可以满足部分人的权势欲望。再者是历代法制都允许书吏在供职一定年限后,经过考核,证实在职内没有过错,就可以得到升级为官的提拔。
  马奎是土生土长的黄陵县人,因为是坐地户,所以寻了个机会,花了点银子,当上了黄陵县的押司。平时马奎倒也兢兢业业,与县衙上下关系不错,对百姓也没有什么架子。
  唯一让马奎遗憾的是,自己虽然到了升官的年限,但是毕竟僧多粥少,光一个县的押司就有八个。自己又没有什么过硬的靠山,所以即使花了银子,自己也未必有升官的机会。
  正巧这时机会还真来了,朝廷组建了东厂、锦衣卫。而锦衣卫因为有负责,监视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的职责,所以暗中在四下,各行各业里招募密探。
  马奎的一个旧相识,发展马奎做密探。虽然身份不能暴露,而且是锦衣卫里面的最底层,但毕竟也好过自己现在干的这个押司的职务啊,所以马奎便加入了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