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八章 臧家寨的适龄儿童

  吃饭,或许只是一个交流的场合,重点在于谈什么,而不是吃什么。
  满足,或许很容易,如愿便是满足,满足即是幸福,而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吃饱、穿暖、不必担惊受怕。
  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待众人吃过饭,重新回到会客厅后,刘良这才放下笑容。“我命令?”
  “是!是……”刘开最先应诺,其他人也随之效仿。
  “从即日起,刘家所有的军官,不分等级,包括我在内,必须跟士兵们同吃一锅饭。有私自开小灶者,军法,论处!”
  “是!”
  刘良环视一圈,继续言道:“你们或许会觉得,我太过于苛刻!军官吃点好的、享受点好的,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我要告诉你们,不搞特殊化,将会成为我军的优良传统。”
  “要想打胜仗,我们就得与其他军队不同。同吃一锅饭,不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后勤负担,更能密切官兵之间的关系。要知道,战场上什么最重要?莫不过是,你能放心大胆的把后背交给你的战友!”
  “将士用命,士子用心,文不贪财,武不怕死!要想完成上天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让全天下老百姓都有好日子可过,就必须打造上下一心的队伍。没有铁的纪律,没有艰苦奋斗的作风,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刘良把后世华夏国不同于其他国家军队的优良传统,统统讲了一个遍。
  “吾等谨记,主公教诲!自此后,军官不分等级,将士一视同仁,同吃一锅饭,打造上下一心,将士用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全新劲旅。”
  “嗯,好!刘艺?”
  “属下在!”
  “通知总部,让总部加快行政部门相关人员的进程,各方面物资也要尽快送至。我希望下次来到这里,士兵们能有与东莱郡士兵一样的福利待遇,有着各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
  “诺!”
  “嗯,宣高,咱们回臧家寨。”
  “是!”
  留下两百近卫军,在臧霸等人的陪同下,刘良以及刘开率领的一连近卫再次启程,前往百里外的臧家寨。
  由于这段山路,处在孙家寨与臧家寨之间,有着地势和两座山寨的护佑,外人不得进入,属于绝对安全的地带。
  一路前行,可能是资源丰富的原因,或许是处于核心地带,这里要比孙家寨更受刘家行政总部的重视和照顾。
  到处可见,臧家寨的老百姓在刘家行政人员的指挥下,修路的修路,建房的建房,整理田地的整理田地,修缮水利的修缮水利,整体上看去,宛如一个大型的工地似的。
  走走停停,刘良不断的与刘家这些行政人员进行沟通,这才知道这里大部分的行政人员,都是推广小麦种植方面的技术人才,只有少数是勘探采矿及其他人员。
  令刘良惊喜的是,行政总部按照自己给出的地图,不但在这里发现了三处铁矿脉和一处大型的铜矿,更是发现了一处大型的伴生银金矿床,而且都是极易开采的那种,这可是大出他的意外。
  不过转念一想,刘良觉得,毕竟自己了解的都是差不多两千年后的矿藏分布,像这种有价值的大型金矿,很可能早就被历代朝廷提前发现,岂会等到后世发现,早就被提取一空了。
  再联想到那些还未被人发现的金属矿脉,刘良两眼金灿灿的,口水呼啦啦的流个不停。
  有些激动的他,立马写信给近卫军和行政总部,让他们第一时间派人前往济南国附近,直接截留涿郡方面的流民,秘密的转移至泰山郡,至少也要分流臧家寨三四万青壮劳力。
  而且管亥和左髭丈八二人,以及近卫军调动的两营兵力,也要提前秘密上路,先行赶到臧家寨集训。
  最后,刘良还让臧霸先拿出臧家寨所有的钱财,秘密派人大量的收购泰山郡、济北国周边村落的余粮,并且增派人手,多方面收集流民,更是要求臧霸,劫掠其他山贼势力和地方的地痞恶绅,尽量控制更多的俘虏,用于采矿做劳工。
  刘良的一时兴起,造就了泰山周边各郡县的异动和骚乱,虽然这些动作无关于普通老百姓,但是却让大户人心惶惶,官员人人自危,甚至为此而惊动了朝廷,以及各方面隐藏的暗势力。
  这真是,一石惊起千层浪,惊动五洲四大洋啊!
  当然了,这些都是刘良没有意料到的,他现在正满脑子想着,要如何把昌豨的山贼,在不被人觉察的情况下,挪用借调一些过来使用。
  毕竟泰山郡南北两面的流民,已经被他划拉的差不多了。眼下只有身处鲁国境内,自家势力最前沿的昌豨部,才有能力全方面的收集流民。
  鲁国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昌豨那些山贼的重要性,真正意义上被刘良所重视。
  太阳刚落,刘良等人进入臧家寨。
  连续差不多二十四小时的行军,即便是骑马前行,中途也休息了几个小时,人马整体的疲劳度,也算是到了极限。
  特别是朱治和马延、张凯三人,昨天中午可没有事先知道提前休息,被临时抓了壮丁的他们,能坚持到现在,全靠自身强悍的体力和意志力硬撑。
  刘良可心的让臧霸安排三人和大队人马休息,至于晚饭吗,大可睡一觉再吃,这都不算个事儿。
  而他却精神饱满的到处乱逛,美其名是考察民情,实际上是想好好的浏览一番,没有被破坏的纯自然的蒙山风景区。
  “主公!卑职有一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宣高,尽管直言?就凭咱俩的关系,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
  刘良无意识的话,惹得臧霸血脉贲张。安奈住激奋心情,臧霸这才说道:“吾听闻主公,要建学校,行义务教育,不知是否属实?”
  “哦?宣高的消息,倒是蛮灵通的嘛……”
  刘良猛地记起,臧霸的老爹臧戒,好像还赖在开发区不肯迁徙刘家村。
  想到这里,他这才恍然大悟,“呵呵,是不是你老爹告诉你的?”
  臧霸老脸一红,抱拳道:“不瞒主公,正是父亲大人,书信提醒,卑职这才知晓,主公筹办启蒙教学一事。”
  “宣高想说什么,尽管直说?别整那些文臣的里格楞,痛快点!”
  “卑职是想……主公也知道,此处共有三千多户,一万两千余人,若是再加上周边投靠臧家寨的散户,一共五千余户……”
  “废话真多!宣高这般婆婆妈妈,可是让我有点失望哈……”刘良早就明白臧霸话中的意思,故意的调侃他几句。
  “卑职跟主公,实话实说!父亲大人,想让我问一问主公,能不能让臧家寨这些适龄的儿童,送入开发区学堂,让他们能够学习文化,将来好报效主公?”
  “这里有多少孩子?”
  “这个……若是按照主公的标准,数量实在是有点多。如若,如若再算上依附臧家寨的那些散户,怎么都有,都有……”
  臧霸有点不好意思说下去了,毕竟自己什么功劳都没有,反而一见面便恬不知耻的给主公添乱。作为臣下,不替主公分忧,反倒增添麻烦,这到哪都说不过去。
  “痛快点,到底多少人?”
  “大概有,四五千名儿童。主公,若是为难,两千名额就好……不行,一千也行……”
  臧霸的心情极为忐忑,老父亲信中的指示,可是让他想办法争取最少两千名额,哪怕是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