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开心见诚 推食解衣

    张飞因结拜的事情高兴的不得了,连忙吩咐家丁准备大摆筵席宴请所有的乡亲,张颌及时的阻止了张飞,并告知没有主公的存在,如此大张旗鼓的操办,实属僭越。
    即便是主公不在乎,但作为属下的必须做到恪守本分,真心实意为主公着想,毕竟从此一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认主的那一天开始,就必须用尽气力、竭尽忠诚、无怨无悔。
    谈到主公,张飞满是好奇,随后拉着四人一边喝酒一边聊起了刘良。
    正跟公孙瓒和刘德然胡侃的刘良耳根子一热,虽然近卫已经告知四人和张飞相约互殴去了,但是有理智的左髭丈八和张颌的存在,他倒是一点也不担心,反倒是心中有了几许期望,对于拿下张飞多了一份自信。
    “闻贤弟的《满江红》,可是意在辽东失地?”
    此时的刘良,已经跟公孙瓒混到称兄道弟的地步。
    “不错,瓒兄!无,的确想夺回祖宗失去的土地,而且让那些侵占土地、杀我汉人的胡蛮以血还血!我个人认为,跟这些处于部落状态的野蛮人,只能用他们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对话,恩威并施,以威为主!不必在意暴力会留下仇恨,因为他们所奉行的就是弱幼强食!”
    “对他们来说,‘大单于’意味着杀戮与威信,而非什么恩德如山。在他们心目中,只有胜利者和失败者这两种人。胜利者有权拿走一切,包括生命、女人、财富。”
   “冷血威慑对内来说或许是残暴不仁,但对于蛮族来说确实是无上法宝、天经地义的事情!胡蛮的大屠杀政策对他们来说已是习以为常,决不能用文明世界的心理去揣摩他们,我们只能去征服他们、统治他们,然后才谈得上改造、德牧……”
    刘良不但顺应着公孙瓒的理论,而且还强化一些内容,几乎等同于给还很单纯的公孙瓒洗脑。
    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刘良私下里已经准备攻略辽东。离黄巾起义差不多还有四年的时间,他岂会闲着没事可做。而公孙瓒很快就会因岳父刘太守发配期间的陪护义举,被他师傅卢植赞誉德行举孝廉出任辽东属国长史(管理辽西郡兵马)。
    有个这么好的合作伙伴作为依靠,他刘良怎会错过,至少有公孙瓒的存在就不用担心背后乌桓和东鲜卑的袭扰,可以直接攻略高句丽与扶余,甚至搂草打兔子当稍的收拾一下南面的百济(当时的百济属马韩军事独立的城邦)、三韩,省得这些棒子们后世叫嚣什么大中华都是他们的让人恶心。
    不得不说,用四年的时间征战五国打出一个大后方,刘良的心真大!
    刘良和公孙瓒谈了许久,而刘德然却早早退席,只因他不赞同两人的观点,再加上遵守礼法、墨守成规的刘德然还不适应和长辈(刘无比刘德然、刘备高一辈)称兄道弟。
    被公孙瓒“纠缠”的刘良很是苦恼,从中午一直唠到晚上,看情形公孙瓒大有秉烛夜谈的架势,着急见张飞的刘良不得不提出“分手”。
    “无与瓒兄相见如故,然,时间紧迫,京师伯父恐放心不下,由不得无造次,故不得不早日前往雒阳,还请瓒兄多多包涵!”
    “哦,这样啊,可惜,唉……”公孙瓒长叹一声,知道强求不得。“也罢,来日方长,兄随时静候贤弟的大驾光临,日后……但凡兄能办到的事情,为兄绝不推辞!”
    此刻的公孙瓒恨不得与刘良拜把子,只是汉室宗亲的特殊身份由不得胡来,只能压抑自己的情感,转而想办法替这个好兄弟做些实事。
    “谢谢瓒兄!”
    刘良自然明白公孙瓒的心思,感动之余也立下承诺,“弟,亦如此!”
    离开公孙瓒的家后,刘良抹了一把汗,他终于知道“开心见诚”与“推食解衣”这两个汉代成语的含义。
    “开心见诚”,还算是能让人接受,毕竟聊得投机、无所顾忌,光膀子喝酒啥的对于现代人还不算什么,可“推食解衣”就实在是让刘良难以接受了。
    不信?
    你特么让个大男人担心你热帮你脱光衣服试试?你特么尝尝大男人手抓肉吃到嘴里剩一半塞在你的嘴里试试?
    秉烛夜谈、同塌而眠?妹的,想想都害怕!
    虽然公孙瓒长得“貌美如花”,可哥们不好这口好不好!就算是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女,这么粘人也特么的受不了好不好!
    都这样了不分手行吗?容易嘛我!
    宴席的时候刘良接到近卫传递来不少关于张飞的事情,自然晓得他们哥五个已经偷偷地拜了把子,没有见证这段“举酒结义、对天盟誓”堪入史册的大事件,说不遗憾那是假的。
    出了公孙瓒的家,着急的刘良与众近卫驱马来到张飞的店铺,一路上遇上不少的兵士却未曾受到阻拦(晚上宵禁),显而易见,早就有人吩咐好了,足见公孙瓒的心思细腻,一方霸主真的不容小觑!
    “主公,可算是回来了。翼德,翼德……”文丑最先看到刘良进入店铺的后室,大声朝后院嚷嚷。
    “我靠!你们这是闹哪出呀,大晚上放火玩呀?”
    刘良看见店铺的后院火光烛天,而且还伴随着“叮叮当当”好似打铁一般的声音,而内室里只有文丑和左髭丈八在喝酒聊天,颜良和张颌却不知去向。
    不一会工夫,失踪的二人走进内室,大汗淋漓的不用问这肯定是在后院比试,不过,刘良却没有见到张飞的到来。
    “见过主公!翼德不好意思就这么见你,呵呵,换衣服去了。”
    妹的,还害臊?我真的是穿越三国了吗?怎么张三爷会变成这副德行?
    没用多久,张飞扭扭捏捏的走进内室,还没等他说话,刘良便抢先调侃起来,“呦呵,我说三爷,你这是闹哪出呀?”
    “不,不!我是四爷不是三爷,主公弄错了!”
    张飞原先还觉得认一个小孩做主公有些不好意思,虽然这小孩子抱定天大的志向,胸怀天大的气魄。
    可当刘良一开口讲话,张飞就觉得特别的亲切,就觉得无比的舒坦,就觉得我不认他为主认谁的感觉,于是自然而然的脱口认了主公。
    刘良没有假惺惺的去确认认主的事情,也不愿意浪费感情追求那些俗套客气话,“哦,也是,哥五个恐怕只有颌爷比你小,只是你们怎么好意思不带我玩呢?”
    张飞一听刘良这么说,就想起张颌“僭越”的话,立马就急了,“怎会不带主公!今天不算,明天才是正式的日子,我等还需主公主持对天盟誓呢!”
    “哦,让我来主持?”
    “是!我等举酒结义必须主公见证!”其余的四人皆行跪礼,一丝不苟的再也没有刚才的嘻哈神色。
    【这里强调一句:单腿跪地抱拳在古代从来都不是礼节,即便是身着重甲不能见礼,也不过是站立抱拳而已,影视剧里的那些都是胡编乱造。相反,单腿跪地是提防的意思,是敌对态度的一种表示,跟“右侧通行”是一个性质。】
    “好!感谢五位兄长给我机会。就让我们见证这段千古‘义’之佳话!就让我们自此合胆同心、无分彼此,胜如同胞骨肉之亲!就让我们的后代崇拜之、仿效之、楷模之,传承‘结义’之真谛!遵守诺言,就是人生最大的荣誉!”
    刘良剽窃来的话太具有古惑性了,底下哥五个憋的嗷嗷直叫,巴不得现在就去的结拜,同时哥四个也对老么张颌的细心有了充分的认识。
    要是没有张颌的阻挡,木已成舟、覆水难收,再也不可能有主公所说的为后世“崇拜、仿效、楷模”这轰轰烈烈扬名立万的机会!
    煽情煽的差不多了,刘良详细的讲解后世有关结义的规矩,什么跪天跪地啊,什么歃血为盟啊,什么誓言誓词啊,等等等等,反正影视剧里能看到的那些他都说了一遍,反正又不用他操心办置,自然安安心心的准备看热闹。
    夜至子时,众人皆回屋休息,只待天明后整理一番,举行正式的结义之礼。
    【结义之礼,汉代并没有这个礼法,也没人重视,都是约定成俗、口口相传的事情。】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起床后就看见张飞在前院忙活着,语调高亢的像打了鸡血一般,只不过他的红眼珠子已经表明一切,恐怕是一宿都没睡。
    六月十六,天气晴好。
    枣园里的枣还很青涩,就如同这结拜五兄弟一般。
    刘良也算是煞费苦心,一大早便前往公孙瓒的府邸,请他来陪同自己见证这段历史。
    仪式并不算复杂,但前去见证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人山人海不足以形容。究其缘由,张飞一早就派人放出风声,只要前去见礼的除了大吃一顿外,都将获赠一斤猪肉。
    现今夏粮还未到收获的时候,自然闲人很多,再加上一年难得吃上几回宴席,最主要的是还能领一斤猪肉回来?
    这种白吃白喝白拿的机会,傻子才不去呢!
    于是乎,涿县接近两千户的人口,能去的几乎都去了,再加上张飞半夜派人前去接来老家的乡亲,好家伙,足足一万多人,以至于因为人太多,公孙瓒不得不下令市集暂停一天,专门为五人结义之礼后摆宴席请客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