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交大的教授职称
  评选正式职称这种大事自然不是秦书合一个人说了算,而且他也不是主管这方面的副校长。
  可是,他相信,交大的领导层绝对会赞成自己答应给王钧的教授职称。
  王钧这样的人才,只要是一个脑袋正常的人,都不会放过,白白让别的竞争院校抢走。
  这几年国内高校发展很快,因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了,尤其是高端的教育机构,更能得到发展机会,对新技术的研发越来越有底气!
  可是,不论国内几所高校怎么发展,和国际名校都还有不小的差距。
  文科艺术领域方面的发展可以不着急,迟早会慢慢追上,差的就是时间积累的底蕴而已!
  可是理科科研领域的发展,却是不能不着急了。
  因为,如果现在不能追赶上世界名校的发展步伐的话,那么以后就越来越难以追赶了。
  文科艺术领域的发展是有机会实现跨越性的,而且这种精神领域的东西,对国家实力的提升不是很大,只有当国家硬实力达到一定层次之后才会对这些有更大的需求。
  而理科科研领域就不一样了,这个领域是做不了假的,也是不可能出现一两个天才就能实现跨越发展的,这需要真正的一步一个脚印,一点点的积累,最终实现质变,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人才的累积是最重要的。
  就如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发展一样,这不只是一个产品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材料,光学,电子等等多领域的一起发展到一定水准才能实现进步,所以经过十几年的追赶,和欧美日本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每前进一步都是巨大的艰难!
  这也让华为这样的能自己设计手机芯片的企业,却需要去宝岛找台积电来生产芯片的原因,因为大陆没有生产的能力。
  世界上的三大芯片制造商,台积电,三星,因特尔,没有一个是在大陆,因为欧美针对大陆的技术封锁!
  空有电子和通讯理论上的设计能力,却没有生产的硬件设备!
  所以!
  任何一个理科领域的高端人才,都是国内各大高校以及高科技公司争相抢夺的珍惜资源,为此他们可以不惜代价!
  而王钧这种在物理和数学领域都跻身于世界一流行列的大拿,那更是不惜代价都要留下来的。
  所以,秦书合丝毫不担心事后校长等领导会找自己麻烦,反而会因此得到称赞!
  如果一个教授职称就能够留下王钧,对国内任何一个高校,都可以说是赚到了。
  王钧唯一的年纪劣势,在他们看来也不算什么,这反而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因为,王钧现在就有如此成就,以后就更加值得期待,成为如爱因斯坦那样划时代的科学家都是有可能的!
  这样的话,一两个人也是可以实现跨越发展的!
  一双双眼睛都看向王钧!
  周围如杨教授,江教授这样国内理科学术领域的大拿早年间都是经过了一番奋斗才拿到教授职称的,所以看到王钧如此轻易的就成为了国内名校的正式教授,也是有一丝羡慕的!
  而江教授和苏教授等其他高校的教授更是心中暗暗着急,因为他们对王钧也是有想法的,不止一次地想要将王钧拉拢到自己的院校去,那样的话,在数学和机械物理领域可以一跃成为国内的实力派,假以时日成为数一数二也不难!
  可是,他们谁都没有秦书合这样可以直接许诺正式教授职称的权力,所以即便是空有想法,现在也说不出来!
  周围变得安静下来,大家都神色各异地看着王钧。
  王钧心中一开始有一丝激动,可随后就变得冷静下来。
  因为,他知道这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秦校长,你知道,我在创业,所以不可能来学校当全职教授上课的。”
  王钧看向秦书合,很直接地说道。
  秦书合急忙说道:“王先生,这一点我自然是考虑在内了。所以,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校方不会强迫你来讲课,每学期能上两三堂大课就足够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写进合同里,具体什么时候讲课,也完全由你的时间来定。请你放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给你方便,不会耽误你的创业!”
  甚至,秦书合还想在学生就业方面和王钧的公司合作,他知道王钧是在汽车领域有所研究,而交大的机械系内就有汽车领域的专业。
  不过,这种战略方面的事情,他还真的不敢在这里随便就给王钧许诺了!
  王钧稍微思考了瞬间,就笑道:“如果交大能答应这个条件,那我来做这个教授也是可以的。”
  秦书合哈哈一笑,热情地伸出手和王钧握手,笑道:“王先生放心,我会尽快和我没校领导商量好,给你拟定一份单独的教授合同!”
  “好,麻烦你了,秦校长!”
  王钧很客气地说道。
  秦书合再次爽朗的一笑,道:“不麻烦,以后就是同事了。”
  作为交大的杨教授,见此情景最是兴奋,有了王钧加入机械系,他知道交大的机械系实力在国内绝对的是第一,就算是北大也不能撼动丝毫。
  甚至,如果王钧能兼职数学系的教授的话,说不得交大的数学系排名也会上升!
  “恭喜王教授了!”
  杨教授第一个上来和王钧握手恭喜:“以后大家就是同事了,有时间好好交流一下学术!”
  “一定一定!”
  王钧随口答应。
  随后,江教授等其他院校的教授也都纷纷上来恭喜王钧。
  “王教授年轻有为呀!”
  “王教授恭喜恭喜,这么年轻的正牌教授,国内绝对是独一份!”
  “最重要的是,王教授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这样算来,全世界也无人可比。”
  …………
  王钧在一片恭维当中,晕晕乎乎的应付了好一会才挣脱,和宋菲菲离开了交大。校园一路上几乎所有学生都认识两人,纷纷给王钧打招呼,都是以老师相称,让王钧感觉有些飘飘然!
  不过,离开交大之后,王钧就慢慢的恢复了平静,他知道,自己当下最重要的是要带领飞扬车队参加迪拜的二十四小时耐力赛!
  他的创业计划能不能成功,这是极其关键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