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饱和

  联络书商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曾毅亲自出面,下面的人,自然会有人去办的,而且,事关朝廷,事关天下,也没哪个书商敢胡‘乱’报价的。-
  只不过,要印制这么距离的书刊,一时间,纸张的价格,却是有些飞涨了。
  对此,曾毅有意控制,不过,最终,却是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事情,时机不到,就算是强行控制,也是没什么用的。
  而且,户部,已经把银子尽数的给拨了下去。
  曾毅倒是知道一个具体的数额,千万白银用的差不多了,至于详细到省府州县的数额,曾毅却是没有过问的。
  他不是干这行的,就算是知道了,也是没用的。
  曾毅回京来,所要做的事情,可以说,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是等了。
  曾毅就算是现在离京,户部拨往各地的银钱还没到,他去了也是白去。
  只不过,原本,对于学堂的名字,曾毅还请了正德命名,不过,后来,曾毅一想,若是全天下的学堂都是这个名字,却也是不好了。
  而且,这个年头,既然正德起了学堂的名字,那,旁人,是绝对不敢在正德起的名字前后加字的。
  是以,这样,若是到时候哪个学堂出了问题,称呼起来,等,倒是也麻烦。
  是以,最后,干脆是哪个地方的学堂,就是叫什么学堂了。
  例如**县学堂、邓州学堂、南阳府学堂、河南承宣布政司学堂。
  等等,那一级的,就用哪一级的地方官名为首命名,也就是了。
  只不过,有一点,一般而言,平常的‘私’塾呢,一般都是要有孔圣人的画像的。
  而曾毅已经上报了皇帝,在这些朝廷兴建的学堂呢,不仅要有孔圣人的画像,更是要有皇帝的画像的。
  这点,正德已然是同意了,这种事情,没有哪个皇帝不同意的。
  只不过,这个事情,就不是曾毅负责了,而是皇帝‘交’予刘瑾,召集画师负责了,至于什么时候完工,反正是肯定要等到学堂全部兴建完工以后,方才可以的。
  而,经过这么长时间,前来曾毅府上拜访的官员,也已经没多少了。
  “也该是都察院了。”
  曾毅微微叹了口气,从府内出去,外面,早有轿子在等着了,曾毅回京,可是没有带轿夫的,可,正德那有啊,专‘门’让皇宫内负责抬御撵的‘侍’卫,给了曾毅四个。
  原本,是给曾毅八个的,只不过,曾毅嫌太过猖狂了,而且,在京城行走,四个也就足够了。
  正好,让他们可以轮班。
  等什么时候准备离京了,以钦差的身份离京,到时候,在八抬大轿也就没什么了。
  都察院的事情,自然就是现如今,都察院的官职空缺,曾毅刚回京没几天的时候,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亲自拜访曾毅,特意提了这事。
  而后,曾毅也进宫向正德提起此事。
  正德给的答复很简单,你自己看着办吧。
  在正德看来,原本,都察院,就是他留给曾毅的地方,现如今,曾毅想要往里面安置官员,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只不过,曾毅是想往都察院里安置官员不假,可是,曾毅这个左佥都御史的职位,曾毅,却是不想继续担任下去了。
  或者说,曾毅,不想在都察院担任官职了,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机,是以,才没对正德提起此事。
  现如今,是刘瑾‘乱’朝的时候,而且,现在的这个时候,刘瑾‘乱’朝的程度,还不算是最严重的巅峰时机。
  这个时候的都察院,是干嘛用的?有用么?
  都察院的折子,根本就到不了皇帝的跟前。
  而且,曾毅,更是有意让刘瑾搅局的,这个时候,曾毅是不可能去管刘瑾的,就算是管,也是小范围的,更多的,则是找机会躲开。
  这个时候,曾毅若是在都察院的话,那,就不可避免的,要和刘瑾杠上了。
  都察院,所负责的,就是风闻言奏,若是旁的官职,倒也没什么,可是,碰到了都察院的这个职位。
  曾毅能怎么办?
  若是曾毅和刘瑾对抗,那,结果,就是曾毅的计划,必须要推翻,可,若是曾毅不和刘瑾对抗,那,结果,则是曾毅的名声定然要受损的,最起码,也要背上一个懦弱无能,不敢争锋。
  这些,都不是曾毅想要看到的结果。
  是以,这个时候,离开都察院,对曾毅而言,是最好的结果。
  也正因为此,曾毅才会让戴珊这个左都御史也推荐几个官员,这样一来,日后,戴珊,可是要欠着曾毅一个人情的。
  而且,曾毅也会留在都察院几个人,但是,上面,却是有屠庸压着的。
  这,看似是曾毅留下的人,不能主导都察院的局面,可是,若是换个方向去看,曾毅留在都察院的人,是在‘混’资历,若是这样的话,那,就完全行的通了。
  “这是陛下同意了的?”
  内阁当中,首辅刘健拿着曾毅手中的名单,不由得有些皱眉,这是开玩笑不是?竟然要填补六七个左右佥都御使。
  这是把都察院当成是什么地方了?
  要知道,都察院的左右佥都御使虽然没有定制,可是,却也不是随意就能多出一个人的啊。
  虽然这几个名单,都是都察院的老人,可是,也不能如此胡闹啊。
  而且,更甚至,这上面七个人名,其中四个,竟然是早先参奏曾毅,后来,又反水了的南京都察院的四个御史。
  有这四个人,却是让刘健有些诧异的,虽然对方已经幡然悔悟了,可,那其实也是被局面所‘逼’。
  当然,那四个御史,既然已经选择站队,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机会了。
  日后,他们若是胆敢反水曾毅,那,他们的名声,比起那投靠了刘瑾的王贵也好不到哪去。
  只是,曾毅如此,却也太过抬举他们了吧?
  这七个名单,若是都过了,在加上曾毅和王贵,都察院的左右佥都御使,一口气竟然有了九个之多,这不是胡闹吗?
  就连刘健这个内阁首辅,也有些看不明白曾毅的意思了。
  “本官现如今,负责学堂之事,不久,怕就要离京巡视了,这一走,可不知道要多久了,而且,本官‘精’力有限,这左佥都御史的位置,实在是无法兼任了。”
  曾毅已经想好了说辞,正好,可以趁着提拔都察院左右佥都御使,且他离京的时候,辞了左佥都御史的职位。
  “现如今,都察院左都副御史位置一直悬空不下,本官已经奏明陛下,这左都副御史的人选,日后,就从左右佥都御使当中挑选出一个能干之人。”
  刘健双眼眯着,眉头微皱,沉思了一会,却是有些明白曾毅的意思了,不由得,有些好笑。
  曾毅这么做,还真是有点意思,既然刘瑾让王贵任了右佥都御使,那行,曾毅就把都察院的左右佥都御使来个免费大放送。
  至于到最后,谁能得权,那可就不一定了。
  “行,既然陛下都点头了,内阁,没有不准的道理。”
  刘健点了点头,把曾毅的名单传了下去,给其他的几位阁老,道:“诸位也都看看,若是没有什么异议的话,这票,老夫可就拟了啊。”
  次辅谢迁、阁员杨廷和李东阳却是点头,对于曾毅,他们自然是支持的。
  而且,既然刘健能看出来曾毅的用意,他们也是能瞧出来的,就算是瞧不出来,也相信,刘健既然点头了,那就绝对不会错的在这件事上。
  是以,曾毅从内阁拿了拟票,就直奔吏部而去。
  皇帝点头,内阁拟票,吏部那边在一盖印,这七个左右佥都御使,可就上任了。
  这七人中,曾毅占据四个,分明是左右佥都御使各两人,而左都御史戴珊,则是占据三个,则是左佥都御史一人,右佥都御使两人。
  这,是曾毅特意为之的。
  右佥都御使多些好啊,才能限制王贵,同时,刘瑾要是不乐意的话,可以在正德那边使劲,把王贵给提成是左佥都御史啊。
  说是从左右佥都御使当中选出一个,任左都副御史,可,最大的可能,不还是从左佥都御使当中选出的。
  而戴珊已经占据了左都御史的位置,这左佥都御史的人选,少占一个,多一个给曾毅,也是应该的,反正,曾毅已经是准备退出了。
  从吏部出来,一切,已经大功告成。
  当初反水的裴、越、怀、罗四个南京都察院的御史,两个为左佥都御使,两个,为右佥都御使。
  说实话,这些,都是曾毅随意点的。
  而戴珊的名单,一个是左佥都御史,两个是右佥都御使。
  一下子,都察院的上曾官员,可以说是处于绝对满员的状态了。
  “曾大人此番,可真是……让老夫得以有些空闲了。”
  戴珊原本只想着他给的三个名单,有一个人能中也就是了,可没想到,曾毅给他带来的,却是三个全中,在加上曾毅的四人,这都察院左右佥都御使,一下子可就成了几个啊。
  这,让戴珊有些哭笑不得。
  “本官该要离京巡视……。”
  曾毅把在内阁时候的话给戴珊说了一遍。
  “这几个人不日即将来都察院走马上任,包括南京的那四位御史。”
  曾毅呵呵笑着,道:“三个月后,由戴老大人您决定,哪位右佥都御使前往南直隶坐镇都察院。”
  “半年之后,由您决定,哪位左或者是右佥都御使该坐镇左都副御史。”
  戴珊微微皱了下眉头,自然知道,曾毅这话,不是没有目的的,不由得小心的道:“不知曾大人可有看好的人选?”
  曾毅摇了摇头,道:“看好的人选,倒是没有,不过,却有一个看法,不知道中不中用。”
  “曾大人但说无妨。”
  戴珊明白,曾毅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把他戴珊的人全都给‘弄’进都察院,这下,是该讲条件了。
  “南京都察院的情况,有些复杂,又出了前任右佥都御使的那档子事,人心不稳,最好,还是派个熟悉南京局面的右佥都御使坐镇比较好。”
  “至于左都副御史,倒是要挑选熟悉京城局势,刚正不阿的人选来。”
  曾毅这两句话,看似说的仍旧有些模糊,可,其实,已经是明确无疑了。
  熟悉南京局面的,那只能是曾毅的那四个人了,也就是说,曾毅的意思,是从他那一方的两个右佥都御使当中,挑选出来一个,坐镇南京都察院。
  而这样一来,留在京城的右佥都御使,还剩下四个。
  同时,要刚正不阿的左或右佥都御使升为左都副御史,让满朝文武大臣廷议,即可。
  这其中,王贵,是绝对不可能的,其绝对不符合曾毅所谓的刚正不阿,而且,刘瑾现在虽然猖狂,可,目前情况而言,就算是有他暗中‘操’纵,王贵也绝对不可能通过廷议的。
  而退一步,曾毅的四个人,更是曾经有过过失的,自然,也是称不上刚正不阿。
  而最后,也就剩下了戴珊他的三个人了。
  这么排除下来,曾毅的意思,是让他自己的人坐镇南京都察院,而戴珊的人升任左都副御史。
  戴珊也是有不少人脉的,而且,他推荐的三个人,也的确不差,只要廷议,肯定是能够通过的。
  而这其中,戴珊要选,肯定是要选左佥都御史为左都副御史了。
  这样一来,戴珊,占据了都察院的上层结构,左都御史和左都副御史。
  而曾毅,占据了都察院的中层结构,剩下的两个左佥都御史全都是曾毅的人了,而且,曾毅的人还坐镇南京都察院。
  至于另外几个右佥都御使,那就是备用了,然后,负责和王贵扯皮。
  戴珊不愧是人老成‘精’,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猜出了曾毅的意思来了。
  只是,在戴珊看来,曾毅没有霸占左都副御史的官职,是他手底下的人不够用,所以,其倒也不贪,这点,倒是难得。
  毕竟,在戴珊看来,若是曾毅手底下有人可用,岂会用裴、越、怀、罗这四个人?
  岂不知,曾毅用这四个人,一来,是断定了,这四个人,不是那种浑然不要名声的人,断定了他们不可能对自己不利。
  尤其是现在,曾毅既往不咎,还给予了他们高官,哪怕是留在京城的那个右佥都御使,其官职,也上去了,而且,对其,曾毅其实还是有安排的,并非是一个闲职,只不过,现如今,时机不到罢了。
  且,曾毅如此既往不咎厚待他们,已经是彻底断了他们的后路,除非他们真的想要众叛亲离,若不然,就不可能背叛曾毅。
  一旦他们背叛曾毅,怕是连他们的家人,都会唾弃他们了。
  是以,别人看不明白,可是,曾毅却看的明白,只这一招,这四个人,已经到了他的翁中了。
  这四个人,虽然看似是有污点,可,在曾毅看来,这满朝文武,有几个,在最开始的时候,能够一直刚正不阿的?
  有几个,没有过什么密谋的。
  只要能改,就成了,而且,那四个人的能力,也的确不差的,若不然,牛景德岂会拉拢他们四个联名上奏?
  只是,戴珊也知道,只要他真的这么做了,那就是彻底的把刘瑾给得罪了。
  曾毅如此,其实,也是有这么一层意思的。
  可是,就算是知道,又能如何?曾毅这玩的是阳谋,你就算是清楚,一个都察院左都副御史的位置,新引力够不够?
  而且,在戴珊看来,他还以为,曾毅这是故意‘逼’他站队,以免都察院沦入刘瑾之手,这种情况下,戴珊,自然不能后退了,免得被人瞧歪了,以为他戴珊屈于刘瑾。
  戴珊这辈子,自问没做过什么对不起良心的事情,自然不能老了老了,落下个畏惧宦官的名声。
  “曾大人所言不差。”
  戴珊点了点头,道:“曾大人的话,老夫记下了。”
  “曾大人为都察院尽心,老夫,定然不会让曾大人失望的。”
  戴珊这话的意思,已经是很明显了,这是答应了曾毅的要求了。
  这在戴珊看来,他不吃亏,一个左都副御史,足够了。
  曾毅囊括了都察院的中层官员,而他则是占据了都察院顶端官员。
  至于得罪刘瑾,在戴珊看来,这,只能是附加的了,而且,他本来,也不可能靠拢刘瑾的,得罪刘瑾,那是迟早的事情。
  只不过,戴珊这么一下决心,却是注定了一件事,日后,王贵在都察院内的日子,可是更加的不好过了。
  其也只能留在京城了,而且,这次,可不是他自己主动了,而是他想去南京,都没那机会了。而且,都察院的官职一旦全部补上,王贵这个留在京城的右佥都御使,那就什么都是不是了,虽然有个官职,可是,手中,却不可能在有什么权力了。尤其是戴珊,既然得罪了刘瑾,那,就肯定不会在向之前那样,对王贵不闻不问了,到时候,怕是戴珊对王贵的排挤打压,也该风雨突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 返回书目 | 加入书签 | 打开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注册为本站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