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抽他一把

  内阁首辅刘健府上。
  李东阳、谢迁、两人都在,内阁当中的四个人,也只有杨廷和不在了。
  满朝文武都知道,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的关系极好,是以,杨廷和没出现在这里,倒也算是正常。
  “如今,满城风雨啊。”
  谢迁叹了口气,满脸苦笑的看着刘健和李东阳两人,道:“你们两个,瞒的我好苦啊。”
  李东阳赶紧在一旁赔笑,道:“这不是当时忘了吗?再者,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希贤的意思是,能少牵扯人进来,就少牵扯,不然,真出了什么‘乱’子,总是要有人收场的吧?”
  李东阳这一句话,就等于是把之前瞒着谢迁的原因给解释清楚了。
  而且,还很是大义凌然,理由充分,不告诉你,是要留一个人不掺合进这件事,不招惹麻烦,日后,出了事情,好有人收场。
  这个理由,让谢迁没法说别的。
  “你们认为现在时机成熟了?”
  谢迁看着刘健和李东阳两人,既然今天被邀请来了,且,给他说了这件事,那就意味着,这两个老家伙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
  “差不多了。”
  刘健点了点头,道:“想来,丁乔这些日子,也该听到了坊间的那些个传闻吧?”
  “现如今,整个京城内,谁不知道太监祸国?谁不知道,皇帝被身边的太监给带坏了。”
  “这已经是民心所向了。”
  若是刘瑾在这里,怕是已经气的破口大骂了,什么狗屁的民心所向,还不是你们内阁散步出去的消息?
  “最好还是在等等。”
  经过最初的错愕之后,谢迁已经冷静了下来,其实,这些天,坊间的传闻,已经让他有些奇怪了。
  皇宫内的事情,竟然在坊间大肆流传,这本身就是不对劲的。
  谢迁知道这肯定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只不过,没想到,这件事,竟然会是内阁的两位大学士,其中还有一位首辅,亲自推‘波’助澜的。
  也难怪,会有如此的动静。
  若是内阁的两个大学士亲自推‘波’助澜,幕后‘操’作还没这种效果,那才是奇怪了。
  “丁乔认为咱们还能等下去吗?”
  刘健的脾气,注定了他哪怕是年纪大了,也仍旧免不了雷厉风行的习惯。
  “现如今,皇宫内被这群太监们给‘弄’的是乌烟瘴气,皇帝不思朝政,若是再等下去,只怕是会出更大的‘乱’子。”
  “宦官干政这等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出现的,一旦如此,到时候,更难收场啊。”
  这些话,刘健说的痛心疾首,也的确是没有丝毫的‘私’心,在刘健看来,这些个太监们罪大恶极,若是不除,必定是一大祸害。
  比之当初对曾毅的态度,还要坚决。
  那时候,对曾毅,毕竟,曾毅还是朝廷臣子,而且,也没真的做过什么事情,只是预防他罢了。
  可是,刘瑾他们和曾毅却是完全不同的,刘瑾是太监。
  文臣们,原本就是很看不上眼太监的,对太监很是瞧不起。
  现如今,又出了这档子事,自然是不能或者说,根本就无法容忍。
  “正因为此事干系重大,咱们才要小心行事,万万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
  谢迁摇头,盯着刘健,道:“希贤以为,此事,是咱们内阁一人或两人,就能做成的?”
  “当今圣上的脾气,咱们都清楚的很,玩略无比,那刘瑾等太监,所行之事,在皇帝看来,那都是好事,都是讨他欢心的。”
  “甚至,相比之下,咱们说的话,还不如那几个太监说的话在皇帝跟前有分量。”
  “如此情况,就算是咱们如实禀告了京城内万民对刘瑾等太监的怒骂,怕是皇帝也未必会信的。”
  “此事,事关朝廷,事关社稷,非是一人之事。”
  “内阁虽能代表满朝文武,希贤又是内阁首辅,百官之师,可在这世上,分量,却还是不够的。”
  “咱们必须要记住,当今的陛下,可不是先帝了。”
  谢迁的一番话,虽然很直白,甚至,有些打击人,可是,说的,却都是实话,分析的条条在理。
  “依丁乔看,咱们该如何行事?”
  刘健急声询问。
  “召集百官。”
  谢迁沉声,道:“此事,事关朝廷,事关社稷,不能由咱们内阁的大学士们冲在前面,必须要百官和咱们共同进退。”
  “召集百官。”
  刘健沉‘吟’,谢迁的话,已经够明显了,这是要让刘健,召集满朝文武,共商此事,然后一同上奏皇帝。
  人多势大。
  若是百官能够一同上书,自然要比内阁几个大学士孤零零的上奏要强的多。
  内阁大学士的地位虽然特殊,可是,却还是抵不过百官一同上奏的。
  虽说百官现如今,等同于是被内阁领导,可是,却还有声势浩大一说。
  “这怕是不妥啊。”
  李东阳在一旁沉‘吟’着,开口,道:“召集百官,共议此事,自然是好,若是百官能齐心上书,的确比咱们内阁的大学士们上奏要强。”
  “可问题是,百官当中,总有那么几个龌龊小人。”
  “这个,想来,都是知道的。”
  “若是此事,被传了出去,传进了宫中,怕是不好的。”
  “让皇帝知道了,定然会心中不满的。”
  “此事,本来就是要讲究个突发的,不能让陛下心里有了准备,难以割舍,只能是突然发动,让陛下同意。”
  “若是真被人传了出去,那,咱们怕是要前功尽弃了。”
  李东阳十分担心,也的确如他所说,百官若是一同上奏,那讲究的,就是个突然,出其不意,讲究的是个齐心,气势。
  可是,若是这一切,让皇帝提前知道了,那就等于是百官在演戏给皇帝看了。
  到时候,这事,肯定不能成了。
  “这事也不难。”
  李东阳嘿嘿笑着,捋着下巴的胡须,脸上带着一丝的笑意。
  “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
  谢迁不满的瞪了李东阳一眼:“都什么时候了,你这老东西,还有这闲情逸致。”
  “只要让人看着,不让百官进宫,想来,也就不会出什么意外了吧?“
  李东阳呵呵笑着,道:“这种事情,讲究的就是个快,咱们总不会是和百官商量一天又一天吧?是以,只要是能看着一个晚上,就成了。”
  “不错,不错。”
  刘健点头,很是同意李东阳的话:“此事,自然是不能拖的,若不然,用不了一两天,就会传遍满大街的。“
  “这事,先和各部员的首官商量一番也就是了。”
  刘健笑着,道:“只要通知了各部院的首官,让其有了准备,这事,也就成了,等到咱们准备行事的前一天晚上,在通知朝廷百官。”
  “同时,老夫豁出去这张老脸,让人盯着点宫‘门’,想来,也就不会出什么事了。”
  “或者,等宫禁后,更为牢靠。”
  受到了李东阳的启发,刘健想的更为全面。
  若说是内阁让人盯着,终究不妥,而且,内阁盯着,不让臣子见驾,这传了出去,可是大忌的。
  莫不成,内阁想要软禁皇帝不成?
  莫不成,皇帝要见谁,还要经过内阁同意不成?
  这若是传了出去,内阁的名声,可是彻底臭了的。
  是以,这种有可能损及内阁名誉的事情,刘健身为内阁首辅,自然是要极力避免发生的了。
  而且,比起内阁让人看着来,宫禁以后,可是更为牢靠的。
  宫禁以后,不论宫外闹出什么天大的‘乱’子,哪怕是有紧急军情或者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宫‘门’,都是不能开的。
  必须等到第二天早上方可打开宫‘门’。
  这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了。
  且,宫‘门’落锁后,钥匙,都被收走了的,等第二天到了开宫‘门’的时间,才会重新把钥匙发下来的。
  “这也成。”
  谢迁点头,也是赞同刘健的这个提议的,虽说这么一来,大晚上的,会让百官彻夜难眠,可是,却能保证消息不会外泄。
  都是为了还朝廷一个朗朗晴空,这,并没什么不可的。
  “那就这么定下吧。”
  刘健就要拍板了。
  “不可。“
  谢迁赶紧摇头,虽然同意了这个方法,但是,再谢迁看来,时机,还是未到的。
  刘健没有吭声,只是看着谢迁,眼里带着一丝的询问。
  要知道,刘健的脾气,可不是一般的倔,想要说动他,可是不容易的,除非谢迁能有非常好的理由才行,一般的理由,是不行的。
  “还是那句话,方法是可行的,只不过,时机未到,咱们还要等。”
  谢迁仍旧坚持之前听说过的话。
  “什么时机?“
  刘健皱眉,对谢迁再这件事上的态度,已经有所不满了。
  再刘健看来,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他已经够小心谨慎了,已经吸取了上次的教训。
  皇帝身边的那几个太监,就算是在皇帝心里的地位在重要,可是,比起满朝文武来说,皇帝就算是年幼,也该知道该如何选择的。
  “陛下可也是倔脾气的。”
  谢迁呵呵笑着,显然,是不好直说刘健是倔脾气,但是,这么一说,刘健,也是能明白谢迁的意思的。
  皇帝是倔脾气,你刘健也是倔脾气,可是,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内阁首辅。
  就算是你内阁首辅拉着百官和皇帝对抗,最后,又能如何?难不成你想夺了皇位不成?
  只要不能夺了皇位。
  那,皇帝身边,自然少不了忠心耿耿的人,而你内阁首辅,终究是倔不过皇帝的。
  “现如今,以刘瑾为首的几个太监,祸‘乱’皇宫。”
  “可是,说到底,他们也是为了皇帝。”
  “不管他们的行为是好是坏,可是,毋庸置疑,讨了皇帝的欢心,再皇帝看来,他们就是忠心耿耿。”
  “这个,想来,没错吧?”
  刘健和李东阳两人默然,没有吭声,谢迁说的丝毫不差,凡事,都是要两面看的。
  臣子们认为,以刘瑾为首的太监,是祸‘乱’皇宫,把皇宫搞的乌烟瘴气,把陛下带坏的元凶。
  可是,在皇帝看来,以刘瑾为首的太监们,却是真的为他好的,而满朝文武等,只要是阻碍他的人,最简单的说,都不是什么好人,都是想把他规规矩矩锁在皇宫的。
  是以,就算是内阁率领文武百官,‘逼’迫皇帝,成功的除了以刘瑾为首的一帮太监,可是,结果呢?
  怕是皇帝的心里,会留下一道永远都无法忘记的芥蒂。
  现如今参与此事的大臣们,都是会被皇帝惦记上的。
  或许,现在,皇帝年幼,不能动他们,可是以后呢?
  臣子,终究是臣子,皇帝,终究是皇帝。
  就算是权臣,盛极一时,可是,除非是夺了皇位,取而代之,若不然,终究,是要落幕的。
  是以,再谢迁看来,现如今,还不是最好的时机,这个时候若是文武百官进言,那后果,可是君臣决裂。
  这可是天大的后果。
  因为他们将要做的行为,说好听点,是百官进言,可是,说的难听点,那就是‘逼’宫。
  如此的事情,自然容不得一点的差错,自然是要把所有的细节及可能发生的后果全部考虑进去。
  虽说如刘健所说,此事,不能耽搁。
  可是,此事,却也没道千钧一发的时候。
  越是大事,越不能慌张,越是要小心谨慎,绝对不能冲动。
  “咱们必须要等一个很好的契机。”
  “让刘瑾等太监出些天大的‘乱’子,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乱’子,不能和皇帝牵扯上。”
  “懂了,懂了。”
  李东阳连连点头。
  皇帝护着刘瑾等人,信任他们,那是因为刘瑾等人所做的事情,是为了皇帝,是以,无论刘瑾等人做的是什么事情,皇帝都会护着他们的。
  甚至,皇帝还会觉得有愧于刘瑾他们,因为他们做的这些百官口中的恶事,都是为了他这个皇帝。
  如此一来,再皇帝心里,百官和以刘瑾为首的太监们的地位,如何的变动,可就清楚了。
  可若是刘瑾等人借助皇帝的名义,做了什么利己的事情,而最后,却是由皇帝背负了这个恶名。
  到时候,百官再以这个为由,进行‘逼’宫,等皇帝知道真相的时候,怕是会气的要死,甚至,比百官,还要想砍了刘瑾等人。
  借助自己的信任,去做些胡作非为的事情,然后,这个黑锅,还要由皇帝去背,而且,还是背的不明不白。
  这事,别说是出现在九五之尊的皇帝身上了,换再是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身上,怕也是受不了的。
  文人杀人不见血,却比战场还要惨烈。
  这话,再谢迁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士兵战死,那是牺牲了。
  可是,文官杀人,却是先要污其名声,然后,再用大明律杀人,死后,还要受人吐骂。
  “只不过,若是这样的话,咱们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了。”
  刘健虽然明白谢迁的意思,也认同谢迁的话,可是,却不想等的太久,时间长了,会发生各种意外的,这些个意外,谁也无法料到。
  “不用太久。”
  谢迁嘿嘿笑着摇头,在这件事上,虽然之前谢迁并不知情,可是,却并不妨碍他曾自己再‘私’下里想过。
  “刘瑾他们只不过是仗着陛下的宠信,才会把皇宫搅得乌烟瘴气的。”
  “可是,归根到底,这些个宦官,却都是浅薄的很。”
  “这些个宦官一旦得权,定然会无比的猖狂,毫无顾忌,纵观历朝历代,都是可以看出来的。“
  “是以,这个时候,咱们内阁,不妨帮他们一把。”
  谢迁的嘴角带着一丝的冷笑,他的这个帮刘瑾他们一把,可绝非善意。
  “如此,甚好。“
  “甚妙。“
  刘健和李东阳两人抚掌大笑。
  帮刘瑾他们这些个官宦一把,这对内阁来说,并不是件难事,只要微微‘抽’他们一把,让他们继续膨胀下去。
  让他们做些出格的,不牵扯皇帝的事情来,到时候,一切水到渠成,就是皇帝,怕也会恨上他们的。
  而且,在刘健看来,这个方法,所需的时间并不长。
  现如今,皇帝才登基多久?还不足一年。
  这么短的时间,还有内阁及太后之前给刘瑾等人的教训,都没能阻止刘瑾的膨胀,反倒是因为皇帝的宠信,让其越发的嚣张、大胆了起来。
  若是内阁在暗中‘抽’他们一把,不怕他们不疯狂起来。
  “等明日,老夫就让人安排下去。“
  刘健哈哈大笑:“这帮宦官,就该好生伺候陛下,无端的带坏主上,却是丧命将至啊。”
  对于以刘瑾为首的这些个太监,刘健可是不会有丝毫的心软的。
  只要‘逼’宫成功,是定然要让他们丧命的,绝对不会留下。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个道理,刘健为官这么多年,早就清楚的很。是以,只要机会成熟,刘健是绝对不会给刘瑾等人留下一丝一毫翻的身机会的。官场上,因为一时心软,为自己埋下祸端的事情,并不少见,这种错误,刘健是绝对不会允许出现在他自己身上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 返回书目 | 加入书签 | 打开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注册为本站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