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归京
  第507章归京转眼又是几天过去,时间来到了十月十四。相比于以往,今日城南的人明显要多,这是因为百姓都收到了消息,知道大明战神朱景洪要到京,所有人都想一睹其风采。消息并非是某人刻意散出来,而是京城上下都关心议论此事,所以朱景洪行踪很难藏住。这一情况,给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带来了极大压力,以至于千户指挥一级的武官,都到了街头现场指挥以防不测。“常听说书先生讲隋唐演义,里面的秦王殿下也不过如此了……”“当年有秦王安定天下,神州百姓免遭兵祸,那才是真正的在世圣人……”“如今我大明也有襄王殿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到半年便将准噶尔打得丢盔弃甲,比起唐太宗也差不了多少……”“襄王殿下是够勇武睿智,可比起人家唐太宗天可汗,那还是差得远……”“哪里差了?襄王如今不过十七岁,便已统率国战领兵十数万,秦王十七时还只是隋朝之臣,在其父手下任个小将!”“可人家是天可汗,开创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天可汗!”即使远隔千年,唐太宗也有大批的粉丝,此刻与旁人分辨维护偶像。这样的场景几乎到处都有,无论朱景洪和李世民相比结果如何,于他而言都已经是胜利。毕竟人家是堂堂天可汗,世人赞颂的圣君贤主,而他不过是小小的朝廷藩王。朱景洪是大明的功臣,功臣就该有功臣的待遇,所以皇帝派了太子出城迎接。此刻病体稍愈的朱景源,就坐在城外搭建的黄棚内,左右是礼部和东宫等官员,以及一些宗室和武勋。因如今朱景洪声势过隆,皇帝给他的迎接仪式降了档,所以内阁大臣和六部九卿们,还有五军都督府的高官都没来。“太子殿下,襄王殿下的仪仗来了!”听到这话,众人便往远处望去,果然看到了招展的旌旗。这一路上,朱景洪都是快马加鞭赶路,当然不可能整什么仪仗,这是皇帝专门派过来的人。而本来骑马的朱景洪,此时也只能坐回马车内,在他左右分别是秦可卿和诺敏琪琪格。可卿虽然先走了一步,但还是被朱景洪给追上,然后他们又走到了一起。性格迥然不同的三个女人,此时竟有说有笑起来,吵得朱景洪感到脑袋疼。京城里最新的流言,他也从宝钗的信里知道,这就让他感到十分忐忑。他与皇帝虽是父子但也是君臣,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一样适用,朱景洪又岂会完全不在乎。“应该不会有事!”朱景洪如此安慰自己。在他思索之时,外面邓安提醒道:“王爷,前面就到了,太子殿下也到了!”没错就是邓安,这厮提前赶到了西安,在那里便接到了朱景洪,把余海的活儿给抢了。“嗯!”应了一声,朱景洪方看向车里几个丫头,说道:“我一会儿要入宫,你们就先回王府去!”“是!”可卿应道。听到要去王府,琪琪格二人便也忐忑起来,有一股丑媳妇见公婆的感觉。目光扫向可卿,朱景洪微笑道:“你是府里老人,等会儿妥善安顿她们!”“王爷……此事臣妾怕是做不得主!”可卿应道。她在王府只是小小侍妾,上面有选侍侧妃还有王妃,无论如何这种事都不该由她做主。在王府位卑言轻,可卿非常小心谨慎。朱景洪愣了一下,随即笑道:“那就照我的吩咐,先跟你住一个院儿吧!”可卿现在单住一个院,里面房间还多得很,安顿琪琪格二人是绰绰有余。“是!”如果是奉朱景洪的王命,可卿就没那么多顾虑了。也就这此时,马车已经停下,意味着朱景洪该下车了。当他正要起身,可卿连忙提醒:“王爷,戴冠!”只见可卿打开身旁的匣子,取出了朱景洪的乌纱翼善冠。“我倒忘了……”接过冠帽,朱景洪将其戴到头上,此时外面拉开了帘子,于是他便走出了马车。站在车辕上提了提革带,朱景洪没理会一旁搀扶的邓安,直接跳下了马车去。看着对面站着的太子,朱景洪毫无仪态的撸了撸大袖,而后便飞奔着朝太子跑了去。“四哥,我的好四哥,咱们兄弟总算又见面了!”这等粗鲁行径,在场官员早已见怪不怪,一个个都没有做任何评价,皆细心观察着这位传奇人物。无论此前朱景洪多么粗鲁顽劣,如今所有人都得承认他的军事天赋,自然不能再以从前眼光看他。“十三弟,千里迢迢赶回,一路上辛苦了!”看着眼前黑瘦许多的兄弟,太子出于真切道出了这句。朱景洪哈哈一笑,随即问道:“四哥,我皮糙肉厚无所谓,这半年多你可还好?”“我就那个样子,比不得吾弟纵横西北,大展神威……”太子与朱景洪相谈甚欢,在他身后站着的徐新安,此时目光冷淡看着后者。眼前之人为太子劲敌,确实要设法打压才对……徐新安如是想到。睿王府的人已找过他,表达了联合对付朱景洪的意思,徐新安当时就默认了这一条。看着这两兄弟言谈亲密,他便觉得不能将情况告诉太子,免得让这位爷难做。相比于高书言,徐新安要更果断一些,同时行事也更独断专行,他很少跟太子有深度交流。当然,他对太子的忠心无可置疑。且说这兄弟二人一番攀谈后,才正式开始了这次欢迎仪式。礼部将此过程安排得很复杂,一番折腾下来太子已累得不行,让一旁的徐新安看得忧心无比。反观朱景洪,此刻仍是神采奕奕,那股直冲霄汉的锐气,直把太子甩进了泥地里。“十三弟,你我同乘马车,一道入宫面圣吧!”“四哥请!”拉住朱景洪的手,太子笑着说道:“你此去西北,定有不少新奇见闻,如此正好听你讲讲!”“四哥,新奇是有……但都是些打打杀杀的事,讲起来也没多少意思!”朱景洪笑着说道。朱景源则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十三弟如此神威无敌,怎会没有意思!”如果是老六说这句话,朱景洪一定会怀疑他别有用心,但对太子他却没有多心。“说来也是惭愧,此番赴西北作战,未能全灭准噶尔……”于是这兄弟二人说着话,一道往前方马车走了去。沿途所遇官员,纷纷向他二人见礼。待他二人上了马车,大队人马便往城内赶去,这次热闹的欢迎仪式就算结束了。城内外的百姓,虽想一睹朱景洪的风采,最后却只远远看到了马车,而且是很多辆相同的马车,让人不知道这两兄弟在那一辆。这次朱景洪是正式回归,所以马车是从大明门入,然后一路过承天门端门,最终马车停在了午门前。到这里,即使以他兄弟二人之身份,也得要下车步行入宫觐见。搀扶着朱景源下车,朱景洪扮演着好弟弟的角色。而此刻在午门外,睿王朱景源肃然站着,身后是威严的宫墙和阙楼。昂首挺立的他,仿佛是这皇宫的主人。搀着太子走了几步,远远看着朱景渊在,朱景洪遂低声说道:“四哥……六哥看起来不太高兴啊!”“莫非是不欢迎我回来?”“老六他……”本来朱景源想说老六那些脏事,却又想着如此有挑拨之嫌,而且生出事端还会惹皇帝不快,就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老六他喜怒无常,谁知道他什么意思!”太子平静说道。看着朱景洪二人窃窃私语,朱景渊大步往前迎去,笑着说道:“十三弟,你可算是回来了,为兄一直都盼着你呢!”走上前去,拍了拍朱景渊的肩膀,朱景洪打趣道:“六哥平日那么忙,还有工夫想着小弟?”他拍这两下,力道掌握得非常合适,既不伤筋动骨又能让朱景渊吃痛。察觉到老六的异样,太子遂问道:“老六,你不舒服?”“我……很好……很好!”朱景渊咬着牙,若无其事的说道。“十三弟,爹和朝臣们都在崇政殿,已经等了你许久了!”西北发生的大战非常重要,朱景洪作为统兵大将,他回京来皇帝当然要正式召见。“这么久没收拾我,如今见我得意了,他还不想方设法拿我的短?可不能让他等久了……”虽说要逐渐转变人设,但也不能一下子转太快,故而此时他还是说了这犯忌的话。“十三弟,你就少说两句吧!”朱景源面带担忧。于是这兄弟三人,便携手一起往宫门内走去,至少表面上看非常融洽和谐。越过好几道宫门后,他兄弟三人来到了崇政殿外。崇政殿位于奉天殿正后方,乃常朝议事之处,平日里极少使用,所以朱景洪很少来此处。他兄弟三人没等多久,便有宦官出来传召。“宣襄王觐见!”“十三弟,请吧!”朱景源让到了一边。“四哥您先请!”朱景洪谦让道。这时朱景渊插话道:“父皇召见的是你,当然是你该走前面!”“老六说得没错,该你走前面!”朱景源跟着附和。“这……”朱景洪有些迟疑。朱景渊推了朱景洪一把,同时说道:“别磨磨蹭蹭了,拿出你纵横塞外的气度!”“这……那小弟就不客气了!”于是朱景洪就去在了前面,朱景源二人则跟在他身后。皇帝是召见的朱景洪,所以他走前面很合理,但是走在太子前面,貌似又挺合适……所以这个事情,也没个绝对的对错。且说朱景洪进入殿内,此刻里面等候的官员,级别一下就上去了。内阁大臣,六部九卿,五军都督府的将领,这些人是文武官员的顶端。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朱景洪,能亲眼见到这位传奇人物,对这些人来说也很不容易。“臣……总督西北平叛事,襄王朱景洪,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御座之上,看着眼前神采奕奕的少年,朱咸铭的思绪飘到了很远。此时的他想起了自己少年时,也是这般的意气风发,纵横捭阖傲视天下。此子类我……这四个字,不自觉从朱咸铭心中蹦出。“平身!”“谢陛下!”再然后,朱景洪方才站起身来,抬头看向了御座上的皇帝。正常来说,目光直视皇帝乃是不敬之罪,但他们父子间却没这些忌讳,至少朱景洪没有当回事。“老十三,此番你在西北立了功,想要些什么赏赐?”“爹……不,陛下……”能这样在议事时改称呼,也只有朱景洪干得出来。“臣那有什么功劳,都是您如天之德,外加将士用命,方才有此大胜,臣岂敢居功!”听了这话,朱咸铭淡定道:“话虽如此,可你终究有些功劳,不赏赐如何能让天下人心服!”“爹,做儿子的替父亲做事是本分,那还敢讨什么赏赐!”朱咸铭笑了笑,而后目光扫向程英,徐徐说道:“宣诏吧!”“遵旨!”对朱景洪的赏赐,显然早就准备好了。只见程英拿出圣旨,展开之后宣读道:“襄王接旨……”才站起来的朱景洪,于是再度跪到了地上,而后老老实实向皇帝叩头。“臣接旨……”“制曰……西北准噶尔不服朝廷管束,恣意妄为祸乱西疆,黎庶蒙难……”“皇十三子洪,奉旨总督西北平叛,连战连捷屡败叛军,朕心甚慰……”诏书内容冗长,朱景洪听着很难受,其实他只想知道结果,皇帝到底赏他些什么。几分钟后,方听程英朗声念道:“加俸两万两,赐皇庄五处,赐绫一百匹、罗一百匹……”赏赐的东西很多,程英念了两分多钟,才把各式东西说尽,然后才道了一声“钦此”。“儿臣接旨,叩谢父皇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待其谢恩后,迎接朝会也就结束了,朱咸铭宣布退朝之后,便第一个离开了崇政殿。一众大臣纷纷上前打招呼,个个都显得非常友好,但朱景洪知道在这些人里,应该有很多人对他有敌意。在他一一招呼之时,有小宦官飞快来到他身边,告诉他皇帝召其乾清宫觐见。既是皇帝召见,朱景洪便与众人告辞,急匆匆往乾清宫赶了去。至于剩下的一众高官,自有朱景源二人招呼,简单聊了几句众人便各自散去。临近年关,外加又要到圣寿节,所以各部院都忙得很,在场官员们都有自己的事忙。且说朱景洪这边,在他进了乾清宫后,就自顾将冠帽取了下来,而后扔给了一旁的宦官。“爹……您找儿子何事?”暖阁内皇帝也正在更衣,要换下刚才坐朝穿的十二章衮服。张开双臂,任由管管们忙碌,朱咸铭慢悠悠说道:“老十三,此番前去西北,你玩够了吧!”“玩够了,自然是玩够了!”朱咸铭本是玩笑之言,那没有料到朱景洪会承认玩够了,这倒让他不知怎么说下去。“玩够了的意思是说,打仗已经不好玩了?”朱咸铭反问道。朱景洪答道:“以前觉得好玩儿,现在不这么觉得了!”“为何?”朱咸铭回过头。“爹,打仗要死人,要死很多人……”“那些战死疆场的人,对主帅来说只是个数字,对其亲人来说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是他们家里的顶梁柱……”朱景洪此时的语气,颇有些大彻大悟的意味,和其以往的风格差别很大。这是他有意在转变人设,答道逐渐鲁莽的标签,自然而然的变得成熟稳重。而这期间的变化,朱咸铭也是感受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这小子去西北走一遭,也有些醒悟了……朱咸铭暗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