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贾芸的手段
  第415章贾芸的手段
  十一月十六,这是帝后离开的第三天。
  风雪交加之日,程英亲自到上林苑来宣旨,让朱景洪可谓充满期待。
  然而旨意内容却是,朱景洪可于上林苑内走动,仅扩大了他的活动面积,却没有让他归府的意思。
  这让朱景洪很失望,但还是在宝钗催促下接了圣旨。
  “十三爷,您可有什么吩咐?”
  “劳烦公公给我爹带句话,就说只要他老人家高兴,儿子就是受再多委屈也值!”
  本来程英脸上带着笑容,听到这话立马满是尴尬,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十三爷,奴才告辞了……”
  刚才那些话,程英当然不会转达给皇帝,给皇帝添堵其实就是给他自己添堵。
  程英虽离开了,随他而来的二十名宫女宦官却留下了,这些人是专门派来伺候朱景洪几人。
  如今天寒地冻,儿子儿媳还在做苦活儿,朱咸铭也着实看不过眼,所以才派了这些人来。
  对此朱景淳二人自是高兴无比,接下来的日子至少轻松许多,可见他俩确实被磨得没了脾气。
  在朱景淳二人兴高采烈时,朱景洪对身侧宝钗道:“这些人你看着安排,我出去转转!”
  “嗯!”
  既然可以在上林苑走动,朱景洪自然要去北四卫看看。
  虽然时常有人过来议事,让朱景洪对训练情况有所掌握,但具体什么样他还得亲自去看看。
  可他走出劳作之地没多远,就调转了方向往造枪作坊去了。
  虽然老头子让他在上林苑活动,本就有让其看顾训练的意思,但朱景洪觉得自己不能对此太热切。
  先去作坊那边看看,缓个一两天再去北四卫,无疑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他所在种地之处,距离枪炮作坊并不太远,走了大概两刻也就到了。
  虽然他是身着布衣,但皇城内不认识他的人极少。
  “参见王爷!”
  作坊门口,卫兵行了叩拜大礼,目光中多有敬佩之色,毕竟这位是敢作敢为的大丈夫。
  “嗯,都起来吧!”
  背着手走进大门,里面的宦官也都认识他,更知道他如今该在亲耕,本不应该出现在此处。
  “叩见王爷!”
  “叩见王爷!”
  好在这些人脑子灵光,虽然心中有一万个不解,但还是纷纷行礼叩拜。
  “让贾芸来见我!”
  “是!”
  贾芸是他安排在此处的管事,虽然朱景洪最近落了难,但并未影响到贾芸的职务。
  吩咐完这件事,朱景洪便来到了作坊议事厅,才落座就有宦官给他端上茶来。
  只等了几分钟,贾芸就跑着进了厅内。
  “参见十三爷!”贾芸行了大礼,这一年多来的历练,也让他整个人气质发生了变化。
  “起来吧!”
  “谢王爷!”
  起身之后,贾芸勾着腰说道:“恭喜王爷重获自由,便可……”
  没等贾芸把话说完,朱景洪便出言打断:“行了,我不是来听你拍马屁的,说说到如今……你们捣鼓出了什么玩意儿!”
  “十三爷,要说这枪炮……近日还真有些进展,小人正打算设法跟您汇报呢!”贾芸陪笑道。
  本就是过来看看,朱景洪没想到真有突破,于是他立即就来了兴趣。
  “说说……”
  “禀十三爷,按照您此前的指引,我们的工匠都……”
  经过贾芸一番述说,朱景洪总算清楚了情况,此刻他已高兴的笑开了花。
  简单来说,经过将近一年的试错研究,火枪和火炮都有了突破。
  在火枪方面,枪管材料更为坚固,防炸膛和准头都提高了不少,而经过对火药配比的改良,其射程也远了不少。
  而在火炮方面,主要是就是炮身得到了加强,能够容纳更多的装药量,使射程和威力都得到些提高。
  “做出这些成果,圣上可有赏赐?”朱景洪随即问道。
  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只有保证工匠们的待遇,他们做事才更有干劲儿。
  看了看左右,贾芸并未着急说话,但意思已经极为明显。
  “们都出去!”朱景洪沉声道。
  有他这番话,厅内几名内侍都出去了,此处空旷简陋外加风雪声大,厅内谈话不可能被外人听见。
  迎着朱景洪询问的目光,贾芸硬着头皮答道:“回禀十三爷,此事小人给压下了!”
  虽然心有不满,但朱景洪知道贾芸做事历来周全,定不会无故行此蠢事。
  于是他问道:“为何?”
  “十三爷身陷亲耕之处,小人想着把差事办得更周全,让十三爷借助此事,在新年时向圣上献礼……”
  “如此圣上高兴了,说不定也就放十三爷出来了!”
  说到这里,贾芸跪伏于地,告罪道:“此皆小人妄念,请十三爷严惩!”
  严惩……这样忠心护主,一心为自己着想的人,朱景洪又怎么舍得惩罚呢。
  “算了……你也是一片好心,但往后切不可自作主张!”
  “此事可大可小,一个不小心……你就是万劫不复之境!”
  说到最后,朱景洪已是在为贾芸前程着想,收买人心于他已是张口就来。
  “十三爷教诲,小人谨记!”贾芸再度叩头。
  “起来吧!”
  “是!”
  起身之后,贾芸小心问道:“敢问十三爷,那此间情况,是否呈奏圣上!”
  “瞒都瞒了,就按原计划走吧,年前再一同上奏!”朱景洪答道。
  自己来一趟,这边就出了成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猫腻,又岂能瞒得过皇帝。
  所以只能假戏真做,表明是为了精益求精,才压到了过年前上报。
  “是!”
  站起身来,朱景洪往大厅外走去,贾芸立马就跟了上去。
  走了几步朱景洪突然停下,问道:“你出身荣国府,如今还没个官身……对吧?”
  听朱景洪提起这事,贾芸心中自是兴奋无比,但他还是强压住喜悦,答话道:“小人仅是荣国府远支族人,哪里敢奢望官身!”
  “能在十三爷手下安身,小人就已心满意足!”
  这些话朱景洪当然不信,只听他说道:“你既替我办事,我又岂会亏待你,年前上奏御前,若是圣上高兴了……我便给你求个官身,如此也不算亏待了你!”
  朱景洪没把话说太满,必须皇帝高兴了才能给贾芸求官。
  “多谢十三爷提携!”贾芸再度参拜,脸上笑容已是遮掩不住。
  如果他安分留在贾家,如今便仍是无业流民,能在贾家谋个差事都难。
  “走吧……陪我在这里转转,看看如今是何情况!”言罢,朱景洪再度往外走去。
  “十三爷请,此间又增设了几处熔炉,其中……”
  贾芸业务能力是真的强,介绍起情况来头头是道条理分明,让朱景洪很快了解了情况。
  …………
  襄王府,绛云斋。
  东侧厢房窗内,有一绝色女子手持书卷,正盯着西侧厢房的屋顶,那里有几只鸟雀正在鸣叫。
  此女正是可卿,宝钗让她从花园里搬出来,到现在她已在此住了两个月。
  但可卿格外的谨慎,自知如今连个名分都没有,所以便住进了绛云斋的厢房。
  “秦姐姐可起了?”
  外面传来英莲的声音,把可卿从深思中唤醒,然后她便看见了已进大门的英莲。
  “这都什么时辰了,我又岂会还睡着!”可卿笑着说道,而后便在窗边招呼英莲进屋。
  进入屋子里,自有侍女奉上茶来,英莲接过后才坐到了椅子上。
  她虽也是侍女的身份,但因她与朱景洪的特殊身份,所以英莲在王府地位很是超然。
  别说是普通侍女,便是王府第一大太监邓安,那也得给她几分面子。
  “看你这高兴的样子,莫非有什么好消息?”可卿笑着问道。
  “咱们王爷要回来了!”
  英莲这话出乎可卿预料,后者立马问道:“你是如何得知?是只王爷回来还是王妃一同回来?”
  相比于朱景洪独自返回,可卿更希望宝钗一起回来,那样她才能尽快解决名分问题。
  没错,只朱景洪回来还没用,因为王府最基础的侍妾,非得要王妃签章任命才合规矩。
  英莲并未正面回话,而是说道:“我听下面宦官在说,那位杨姑娘要回来了!”
  “杨姑娘?”
  “就是咱们王爷的侧妃,皇后娘娘的亲侄女啊!”
  听英莲这么一说,可卿总算明白了情况,于是她又问道:“这位杨姑娘回来,跟王爷行踪有何干系?”
  “杨姑娘是王府侧妃,得经皇后娘娘册封才能入府,若无王爷如何册封?”
  听到英莲这理由,可卿只觉得她天真可爱。
  如今连王妃都未正式册立,一个侧妃就能把王爷拉回来?可卿对此表示怀疑。
  在两个女子心思各异之时,一身布衣的朱景洪骑着马,在侯等人簇拥下往校场赶去。
  “十三爷,这两个月没见着你,我们可都念着你呢!”
  看了侯一眼,朱景洪方问道:“念着我?如何念着我在家里立块牌子,天天拜我?”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尽皆笑了起来,一下子众人又找到熟悉的感觉,暗道十三爷果真从未改变。
  “行了……”
  只他这一句话,众人尽皆敛去了笑容,等待着朱景洪的训示。
  “这些天我不在,你们可有认真做事?可有用心去琢磨事?”
  这时张临答道:“回禀十三爷,臣等都有尽心办差,您的吩咐我们哪敢忘!”
  “是吗,那我问你……长枪兵和火铳兵,如何摆兵布阵?其间有何要求?”朱景洪随口问道。
  在场这些侍卫,乃是他重点扶持对象,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有足够能力,否则便是烂泥扶不上墙的货色。
  “回禀十三爷,长枪和火铳……”
  张临一一回答起来,其所答内容非常标准,可见其平日里是用了心的。
  点了点头,朱景洪扫了一圈之后,目光落在了挤到后面的侯身上。
  “侯,怎么藏起来了?”
  “十三爷说笑了,臣怎会藏起来!”
  侯尴尬一笑,虽然他对自己的军事理论有把握,可还是不希望被抽到。
  “我问你……”
  虽然他不想被问,但朱景洪偏偏不放过他,好在这厮也答得条理分明。
  接下来朱景洪又问了几人,众人都回答得标准周全,才让他真正满意下来。
  而在众人问答之间,他们一行来到了羽林左卫校场外,远远就听见战鼓声和喊杀声,甚至还伴有火炮和火铳的声音。
  当朱景洪来到校场,指挥使江庆盛就带人迎了过来,而整个“军演”也被暂停下来。
  “参见十三爷!”
  跃下马背,朱景洪走到江庆盛身前,亲自将其扶起后说道:“我就是顺道过来看看,你们何必如此兴师动众!”
  “让他们继续吧!”
  “是!”
  应下之后,江庆盛冲几位副手使了眼色,这些人便各归其位指挥去了。
  “十三爷这边请,前面哨楼上看得更清楚!”
  “嗯!”
  “没什么事,你们就各归其位吧,告诉告诉其他几位……等会儿我都要去看!”
  被他要来的三十几名侍卫,被均匀分到了北四卫,羽林左卫仅侯等八人。
  “是!”
  众人离去之后,朱景洪才随江庆盛一同往哨楼去,随行者仅有侯等几人。
  上了哨楼,果然可以窥见军阵全貌,火铳火炮搭配组成了打击网,动辄便是雷霆万钧之势。
  拿着望远镜看着军阵变化,朱景洪嘴边笑容越发灿烂。
  几息之后他收起望远镜,回头对江庆盛说道:“江指挥使……这一年的训练果真成效上佳,羽林左卫已脱胎换骨了!”
  江庆盛笑着答道:“仰赖主上宏福,加之十三爷指点,我军方有今日……”
  “如此赫赫军威,我打算请圣上过来检阅,你们四卫一起合练……你觉得此议如何?”
  “臣以为可行!”江庆盛立即回话。
  此刻江庆盛心思和朱景洪一样,做出成绩不让皇帝看见,那就等于是白做了。
  “西北之战,明年定会爆发……若将北四卫拉上去,你觉得能不能打漂亮仗!”朱景洪神色郑重问道。
  面对这个问题,江庆盛没有立即回话,在他思索一阵后才答道:“臣……不敢妄言!”
  虽然新式战法更有杀伤力,可终究未经过实战检验,所以江庆盛不敢轻易表态。
  而他的这番退缩,着实让朱景洪有些失望,但他也很理解江庆盛的忧虑。
  没有继续纠结此事,朱景洪沉声说道:“让传旗语,东侧敌袭,变换阵型!”
  这是朱景洪临时设置“考题”,但本质上却是他在行使调兵权,通过这潜移默化的行为,就能让军队习惯于听他的命令。
  事实上,江庆盛此刻就没在意其中道理,立刻就冲身后传令兵使了眼色,后者便下了哨楼传令去了。
  命令一经下答,军阵东侧的队伍就动了起来,步兵横向形成了防御线,火炮也调整位置组成新的火力覆盖网。
  “好,甚好……”拿着望远镜的朱景洪不吝夸赞。
  而此刻在哨楼相隔不远处,还有两人观察着军阵变化,神色间有着相同的赞许。
  所谓内行看门道,作为统兵大将的吴昌辉,调兵遣将也是行家里手,此刻自然清楚羽林左卫有多厉害。
  十二月初四,也就是前天,卸任安西行都司都指挥使的吴昌辉返京。
  初六他便得了皇帝召见,在乾清宫被骂了个狗血淋头,然后就被罢免了一切职务,只留了他的爵位和散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