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该出活儿了
  “你先别说话,让我猜猜。”
  阮若霖拦住了顾北,稍加思索。
  “冯晓钢!”
  还真猜着了。
  “得嘞,主任,没您不圣明的!”
  冯裤子,顾北是一定要带走的,具体他是怎么想的,顾北不清楚,此前在上海的时候,顾北一提,他就答应了。
  “少跟我贫,他是你带进来了,又一直跟着你工作,最近虽说也开始独立做项目,但是,你要自己单干,肯定得把他带上。”
  “您说的对,还有……我想把张丽也带上!”
  阮若霖闻言,眉头再次皱起,这个她倒是没料到。
  当初《红楼梦》剧组杀青,一帮年轻演员都没有了着落,台里也不希望这帮年轻人被打回原形,毕竟辛辛苦苦的跟着剧组熬了那么多年。
  戏拍完了,难道真的不管他们了?
  可当时央视又解决不了那么多的编制问题,只能帮着联系地方台,还有影视学校,希望能给他们找一条出路。
  央视这边,最后只争取到了两个名额,东方文英是早就内定了的,还有一个,本来陈小旭最有希望,可她却对来央视工作没什么兴趣,于是就给了张丽。
  这些年,张丽在中心也算是勤勤恳恳,虽说没有太大的亮点,可是,同事们对她的评价都挺高。
  “你和她说过了?”
  “还没!”
  阮若霖听了,没好气的说:“你都没跟她商量过,就那么肯定,她一定会跟你走?”
  这话说的,太容易让人误会了。
  “主任,要不咱们这样,如果她愿意的话,您这边……”
  “我不拦着!”
  对于张丽,阮若霖也只是因为《红楼梦》的关系,才对她有些关照,如果张丽愿意走的话,她也不会设置障碍。
  “就这么说定了,那件事……”
  “我帮你问问!”
  还是这句话,不过,阮老太应下来,顾北的心里就已经有底了。
  “李哥,回头您跟主任对接!”
  “哦!没……没问题!”
  李成儒现在还纳闷呢,在他看来,阮若霖只是央视下属单位的领导,在台里挂着副台长的头衔儿,难道真的能把这件事给办了?
  从央视出来,李成儒刚把汽车发动,便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你跟阮主任接触的不多,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位老太太,能量大着呢,在央视,论资历的话,就算是以前的台长王峰都比不过她,广电那边,很多领导都是她的朋友,咱们办不成的事,人家也许一句话就能给办了。”
  “这么能耐呢?”
  李成儒还是有点儿怀疑,这件事就拭目以待好了。
  “接下来咱们去哪?”
  顾北报出了一个地址。
  “那是个老小区吧?咱们去那儿又是见哪位神仙啊?”
  “等见着你就知道了!”
  又玩儿神秘。
  得嘞!
  李成儒也不问了,按照顾北报出的地址,直接杀了过去。
  “我的天啊!”
  等他们到了地方,雨已经停了,这里是个老小区,当年仿照前苏的模式建起来的,地面上坑洼不平,有的地方还存着水。
  李成儒没留神,一脚踩了上去,差点儿跌倒。
  “小心着点儿!”
  顾北来了好几次,对这里早就熟悉了。
  “就是这栋楼!”
  李成儒抬头看看:“就这儿,这位神仙是大隐隐于市啊?”
  确实是飘了!
  想当年李成儒家住得地方,照比这里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就一间厢房,一间耳房,住了七八口子,现在居然还嫌弃上了。
  “走吧!”
  顾北当先走了进去,这场雨下得太久,楼里都已经漫上水了,潮乎乎的,还泛着股子霉味儿,让人很不舒服。
  一路往上爬。
  “到了!”
  顾北说着,轻轻的敲了两下。
  很快门就开了,郭保昌那张满是沟壑的脸出现在顾北面前。
  “哟!来啦!”
  说着,还朝后面的李成儒看了一眼。
  “这位是……”
  “郭导,这是李成儒,我朋友,也是……我的合伙人!”
  郭保昌也没追问“合伙人”是什么意思,只是点点头,将两个人请了进去。
  里面的陈设一如既往的简单,只是比上次过来更乱了,房间到处摆放着手稿,一看就是个舞文弄墨的主儿。
  “小顾,这位是……郭保昌导演?”
  顾北点点头。
  李成儒知道郭保昌并不稀奇,郭导的作品虽然不算多,但是在电影圈子里的影响力却不低,很多人都以他的门生自居。
  “小顾,你今个来,又是催稿的?”
  顾北闻言笑道:“郭导,我最近打算成立一个影视制作公司,上面刚出台的新政策,允许私人资本投资影视剧,您这个剧本,我打算作为公司的开山之作。”
  私人的?
  郭保昌下意识的有些怀疑。
  “我最近很少出门,你说的新规定是怎么回事儿?跟我唠唠。”
  “行啊!”
  顾北当即就把广电新出台的规定跟着郭保昌介绍了一下。
  “照你这么说,倒是件好事,现在国内的影视剧产量确实太不像话了,我听说有的制片厂全年不开工,就是因为没有钱,要是像你这样的大老板愿意投资,那是再好不过了,只是……”
  郭保昌点上了一根香烟。
  “你刚才也说了,做影视制作,你的公司不能单独完成,你……打算找谁合作?”
  “央视!我刚从阮若霖主任那边过来,已经跟阮主任提过这件事了,您放心,阮主任那边没问题,现在就看您的剧本了!”
  郭保昌听着,深深的吸了一口烟。
  “小顾,当初你可是答应过我的,这个故事让我慢慢写,慢慢雕琢,现在就催上了。”
  顾北点点头:“您说的没错,可……情况有变啊!您这边该出活儿了。”
  当年和郭保昌见面,说到《大宅门》这个剧本的时候,陈小旭还没怀上二胎呢,那个时候,顾北也没想到会这么快离开央视。
  “行吧!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怎么样,我想从头到尾,再捋一遍,就算是操持起来,也不能立刻开机,还得有各种准备,挑选演员,你这边……”
  “郭导,两个月,您拿两个月的时间来完善,至于后续的筹备工作,到时候我找人协助您!”
  “得嘞!”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郭保昌也不能再说什么了。
  “就按你说的,两个月,到时候,我肯定交稿!”
  得到了郭保昌的保证,顾北也没多待,又聊了一会儿,便带着李成儒离开了。
  “小顾,你刚才跟郭导说的故事……是什么啊?”
  “京城同仁堂知道吗?”
  李成儒点点头,中国人哪有不知道同仁堂的啊!
  “郭导就是同仁堂乐家的样子。”
  嚯……
  李成儒不算是圈里人,自然不清楚郭保昌的身世,万没想到,人家居然是同仁堂乐家的少爷。
  “他写的故事,也是关于乐家的。”
  啊?
  李成儒一惊:“小顾,这个事……万一乐家人找来怎么办?过去大宅门里的隐私事不少,郭导要是全都爆出来,乐家能答应?”
  过去大宅门里,谁家没有点儿脏的臭的啊!
  郭保昌要自曝家丑,乐家人还不得生吞了他啊!
  李成儒可不是个没见识的,之前在香江的时候,就曾有过,一个知名人物的后人,因为影视剧胡乱改编他们的先人,直接起诉到法院的事。
  最后以侵犯名誉权告终,原告得了一笔赔偿,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春秋笔法,用化名呗,只要没有直接证据,乐家人能怎么样?”
  乐家现在也就是顶着个名,早就不是当年名动京城的高门大族了,不过顾北早有准备,提前让郭保昌将剧本修改了一遍。
  里面根本没提过同仁堂和乐家,真要是找来了。
  巧合?
  行不行?
  李成儒听了,想想倒也是这个理,又没用真名字,凭什么不乐意。
  “小顾,我刚才听着……你跟郭导好像早就研究剧本的事了,你怎么知道广电要出台新规定了?”
  呃……
  口敞了。
  “我哪知道,当初就是看着郭导这个故事好,才动了心思,我当时想的是,剧本写好了,也算是央视的一个项目,谁知道……”
  “行吧,是送你回家,还是找个地方吃饭?”
  “吃饭不着急,咱们找个地方坐会儿,歇歇脚,累了!”
  一上午跑了好几个地方,又是上楼,又是下楼的,顾北也累得慌。
  顾北说着,指着街边的一座茶楼,李成儒将车直接停了过去。
  茶楼看外观就知道有年头了,不过修建的并不算精致,要不然顾北这老京城人怎么没听说过呢。
  像湖广、三庆园,可都是外地人到京城,过去旅游的景点儿。
  “哟!还立着水牌子呢!”
  李成儒看着门口挂着的演出布告,笑着说了一句。
  大多数茶楼都跟当年一样,除了供应茶水之外,还有演出,一般都是传统曲艺,像什么大鼓书,评书,相声之类的。
  今天还真是来着了。
  顾北也看了过去,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今天下午要演的节目,还有演员的名字。
  单口相声《西游记》,表演者……
  嘿,居然是他!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