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剑一琴一个人
  昭化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七。一场春雨之后。田间的麦苗已是绿油油的一片。从利州城通往崇庆府的官道两旁的杨柳也已青青。田埂上,山坡下,小溪旁的各种不知名的野花也开了不少。已有蝴蝶挥动着翅膀在花间起舞。空气中是一股淡淡的清新的味道。春意,这就变得更浓了。李辰安一行,也来了。队伍比之前壮大了许多。在途径剑门关的时候,李辰安与安自在所率领的猛虎营汇合了。他依旧和萧包子骑着那头小黑驴,就这么慢悠悠的走在这条官道上。他似乎一点也不着急。他似乎已忘情于这蜀州的山水之间。一旁的安自在有些着急。他寻思着已有许久没有见到袁肃袁大将军了。还有在蜀州的那些曾经的袍泽们。不知道这些年他们在这里过得可好。应该是很好的。毕竟这里是钟离府的根基,毕竟这里远离战场,不会有任何的危险。在剑门关与李辰安汇合之后,他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来到了蜀州,在这地方,几乎就不会有大的势力对李辰安构成威胁。他也想着能够早些将那位皇长子给找到,给迎接回京都……之后,李辰安会去吴国,而自己……那就来这里。如果猛虎营的这帮小子愿意,也就都留在这里。“为何走这么慢?”安自在转头瞅了瞅李辰安,问了一句。李辰安左看看又看看,笑道:“蜀州之美,在于奇、在于秀、在于险,也在于雄!”“你看那山……”李辰安伸手向前方一指:“虽不知其名,但其身姿之伟岸,远不是江南的那些山所能比拟的。”“再看那崖,”李辰安又向左边一指,“那崖壁之陡峭,有若神灵之利剑而削之……其险,山猿难行。”“但你又看这起伏的一大片原野!”“青青绿草,各色小花,有蝶舞,有蜂忙,有鸟雀跳跃其间,便是一副秀丽美妙的画卷!”“更巧夺天工之处,则在于那崖壁上的一帘飞瀑,还有蜿蜒于这原野间的那条潺潺小溪。”“走过了难行的蜀道,见此美景,便觉得值得了。”“人生一辈子,要走很多的路,但走的快了,便会错过许多美妙的风景……那路,也就是白走了。”“所以,急什么呢?”李辰安忽的文绉绉说了这么大一通,不仅仅是听得安自在一愣一愣的,就连萧包子那双细长的眼也睁得更大了一些——终究还是萧包子对李辰安的了解更多。李辰安放慢行程,根本就不是为了这所谓的风景!“说人话!”“额……不就是你肚子刚好不疼了么?走的太快太颠簸,万一又巅出血来了怎么办?”萧包子面色忽的一红,她抬头看了看天色,距离天黑还早了一些。那就这样慢悠悠走到天黑也是好的。得让宁楚楚找个有水的地方扎营。得好生洗个澡。安自在不知道李辰安何来这闲情雅致,心想终究是个少年,终究是个诗仙。骨子里和当兵的粗人确实不一样。这文人墨客,就喜欢这个调调。那就随他吧。也是,再走两天便到了利州。再走个七八天,也就到了崇庆府了。终究是会到的。阿木对此没有任何看法。快也好慢也罢,他的眼里既没有李辰安说的那些美妙的风景,也没有想要赶路的急迫。他的眼里有一抹畏惧。因为钟离若雨,就在崇庆府,就在钟离园!已经大半年没有再见到钟离若雨了。齐知山在京都,二人相距两千里,本是在情意最浓的时候……她可会思念成疾?到了钟离园,见到了钟离若雨,会是怎样的场景呢?大致是相顾无言吧。绝不会有泪千行。接到了那位皇长子,钟离若雨应该是会跟着队伍重返京都的。她会和齐知山在京都长相厮守,而自己……将再次随李辰安向南。陪伴自己的,只有背上的这把刀。至于其它……“师兄,想什么呢?”阿木耳畔忽的传来了王正浩轩的声音。这声音将他从惆怅中给拉了出来。他那张如刀一般冰冷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微笑,“你做的熊肉技术越来越好!”王正浩轩顿时一喜:“你没骗我?”“师兄只被你骗过,师兄从未曾骗过你!”“……师兄,你真没有喜欢的姑娘?”阿木脸上的笑意徐徐收敛,他沉吟三息,“我有刀,刀可常相伴,为何你老是会去想姑娘?”“师兄,抱着刀睡很冷。”阿木扭头瞅了王正浩轩一眼,“你就抱着姑娘睡过?”王正浩轩摇头,指了指前面那头小黑驴背上的两个人:“师兄你看看。”“他们就这么从广陵城抱着到了这里……我本来以为到半途也就腻了,可至今他们依旧没有分开的意思。”“于是我就在想,其中必有什么你我不知道的味道!”“狗肉吃多了也会腻,但他们非但没腻,反而还靠的越来越近……”“在江南的时候,二人之间视线尚可穿过。可现在你去瞧瞧,已没有丝毫缝隙!”“这说明了什么?”阿木沉吟三息,“下此结论为时尚早,你且等夏天到了再看看。”王正浩轩嘿嘿一笑:“若是在炎炎夏日中,他们还能抱得这么紧,那师兄就该去找个姑娘了。”小武在一旁看着二人的嘴。然后他的视线也落在了李辰安的背上,他嘴角一翘,心想阿木恐怕是该去找个姑娘了。就在这时。刚转过了一道弯。李辰安忽然命令队伍停了下来。所有人抬头向前方望了过去——天边有一道彩虹。队伍前方的不远处,有一条小溪。小溪的对面是一大片的草地。就在小溪边的草地上,坐着一个穿着一袭白衣的姑娘!她的身边插着一把剑。那姑娘是背对着他们的。放眼看去,那道彩虹就在那姑娘的头顶上。有风徐徐,吹动了那姑娘披肩的长发飘飘,也吹得她腰间的矜带飘飘。那姑娘的肩微微一动,于是,有一片悦耳的琴音如看不见的水波一般,就这么弥漫了开来,就这么飘到了所有人的耳朵里。而后,便有歌声起。歌声悠扬动听,与那琴音共鸣,仿若。唱的正是李辰安所做的那首《一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