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一鸣望着李青舟,一双眼睛内满是心痛和愧疚。
  他只是鸿胪寺卿,一个五品官,根本没有资格来参加这次殿试,是陈伯高告诉的他,告诉他殿试之上发生的事。
  而知道之后的李一鸣,心都碎了。
  本来事前的预想这只是一次寻常的殿试,李青舟放水之后,沈知白轻松夺魁,这事就算翻篇了,即使李青舟心里难受,但安抚几日总是能走出来的。
  谁能想到会发展成这样。
  沈伯琏现场改题,周元初更换考官,皇帝和丞相,硬生生将李青舟夹在中间,为了实现彼此的意图,将李青舟的尊严、人格和多年的寒窗苦读无情碾碎。
  李一鸣虽不在现场,但闭上眼睛也能想象得到,当李青舟提笔写下无能二字的时候,内心是有多么巨大的悲痛。
  那仿佛安慰的同进士出身是多么巨大的侮辱!
  一颗士子之心完全被毁了,李一鸣甚至担心李青舟会想不开自尽。
  “孩子,苦了你了。”
  李一鸣扶起李青舟,不自然的流下泪来,他抬起胳膊为后者擦去脸上与嘴角的鲜血,那是李青舟自己咬破的下唇、是元章殿门处摔倒的伤痕。
  “孩子,和叔父回家,咱们回家。”
  李青舟被李一鸣和马夫扶进马车,依旧痛哭不止。
  这个时候,谁会去嘲笑李青舟的懦弱呢。
  十几年的寒窗刻苦,被自己亲手毁掉,这种痛,撕心裂肺却又无人理解。
  李一鸣没有说安慰的话,因为他知道,苍白的文字不足以抚慰李青舟此刻的痛苦,他只能等,等李青舟哭到麻木。
  麻木了也就好了。
  麻木了也就不会再受伤了。
  这就是官场啊。
  什么尊严、廉耻通通都不重要,想要走这条路,就必须要有这个觉悟。
  李家不是王公贵族,更不是权倾朝野的沈伯琏。
  但同样的,李青舟的路比起那些寒门士子、甚至庶民学子已经要好无数倍了,若是李青舟尚且觉得难的话,那些士子又是如何一步步出人头地的呢?
  “当年襄陵公,庶民出身,最后历经四朝,宰执中庭三十余年,死后,谥文正追国公。”
  等到李青舟哭累了,到家了,李一鸣扶着进了书房,说了这么一番话。
  “他的路很难走,但他走下去了,一手缔造了光和盛世,孩子,记住你的理想和抱负,也记住今天的耻辱与悲痛,走下去,为了你母亲为了你自己,走下去。”
  李青舟终于抬起了头,将袍袖中的手帕拿了出来,那是之前小太监替周元初给他的,这是宫廷尚衣局做的手帕,很漂亮、很精致。
  手帕上什么也没有写,只是有一只火红的凤凰在引吭啼鸣。
  “凤凰,古之神兽,浴火而得重生。”
  李一鸣有了话,藉此侃侃:“陛下这是劝慰你,今日殿试便是你的焚身之火,得重生之法便是龙雀展翅、翱于九天。”
  李青舟便将之前小太监转述的话说了出来,听的李一鸣负手来回走动。
  “陛下这是在拉拢你、拉拢咱们李家,只有陛下赢了沈伯琏,你才是甲辰科状元的事才会写进史书中,彼时的史书会为你正名,会说你是如何的忍辱负重。
  但若是沈伯琏赢了,甲辰科的状元永远都是沈知白,而你......”
  话止于此便够了,李一鸣停下脚步,看向李青舟,目光坚定。
  “孩子,你会选择无权的陛下,还是权倾朝野的沈伯琏。”
  李青舟嘴唇颤抖:“叔父,侄儿,有资格选吗。”
  “有!”李一鸣无比肯定的说道,顿上一顿,李一鸣拿出纸笔。
  “叔父这就给父亲写信,这一次,叔父支持你,你是咱们李家的孩子,为了咱们家受了如此大的屈辱,哪怕将来万刃加身,叔父都陪你,不为别的,为了你的名声!”
  哪怕将来万刃加身,叔父都陪你,不为别的。
  为了,你的名声!
  选择周元初,全力以赴斗倒沈伯琏,只有这样,皇权普世之下,史书才能改笔。
  李青舟破碎的心开始愈合,冰冷的身体生机重现。
  这个自幼疼爱自己的叔父,在这件事上,依旧选择了保护自己,甚至于无视生死。
  片刻后,书信写就,李一鸣停笔吹干。
  “殿试结束,你会入翰林院,但中间有两个月的时间返乡省亲,这是朝廷恩赐,为的就是让新科进士富贵还乡。
  你拿着这封信回乡给父亲大人,他老人家虽然已经不在兵部尚书的任上,但咱们家真正的顶梁柱还得是父亲。”
  李青舟接过信,重重点头。
  “今晚,叔父陪你喝酒,咱们爷俩大醉方休。”
  李青舟缓缓摇头,让李一鸣为之诧然。
  “侄儿,想去一趟红桥街。”
  红桥街?
  李一鸣皱起了眉头,但很快舒展开,起身翻柜,取出一叠银票塞到李青舟的手里。
  “好好好,去吧,好好去放松一下,看看戏喝喝酒。”
  孩子刚刚经历了那么大的人生变故,喝个花酒愉悦一下身心有错吗,没错,这是大好事。
  李一鸣现在就怕李青舟想不开,只要能想开那什么事李一鸣都支持。
  “侄儿不是去喝花酒的,侄儿只是想去见一个人。”
  将银票放回到桌子上,李青舟冲李一鸣挤出一丝笑。
  “若是能见到自是最好,若是见不到也无妨,叔父请放心,侄儿喝两杯酒便回来。”
  言罢,起身作揖告辞。
  李青舟压根就没打算去红桥街放纵,更不是去嫖宿,他只是想去那看看,看看能不能再碰到前几日遇到的那个姑娘。
  虽然谈不上情与爱,但就是想见见。
  真的不想,再给自己留遗憾了。
  没有选择乘车,李青舟步行向着红桥街走去。
  自街头走到街尾,再由街尾走到街头,李青舟一无所获,最终停在了望仙楼的门前。
  一抹苦笑浮现在李青舟脸上。
  所以,最后还是要有遗憾对吗。
  “穆公子?”
  穆公子?这是在唤谁?
  但声音却仿佛是忘不掉的熟悉,即使是在人声嘈杂的红桥街,李青舟依旧听得如此清晰。
  转身,街角的红灯笼下,熟悉的佳人。
  这一刻,李青舟露出微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