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能生利者,道也
  金州中左所是一座石头垒起来的小城,距离旅顺港有段路程。
  杨承应派苏小敬率领虎旅军将这段路半封锁,遇到游士浑麾下的水师就立刻拿下。
  再就是把他们的物资也拦下,全部拉回来。
  虎旅军是雇佣性质的家丁,只效忠主将。采用的是银本位的方式,每个月给他们银钱作为酬劳。
  杨承应敲诈达官显贵的走私船,默认给他们一部分好处。因此他们干得最卖力,同时也最恨这支水师。
  一听说要对付他们,苏小敬及其麾下的虎旅军将士个个踊跃,将杨承应的策略执行的很到位。
  金州中左所,游府。
  “什么?我派出去的使者一个都没回来?”
  游士浑听到这个结果,肺都快气炸了。
  因粮食出现短缺,他不得不派人偷偷离开这里,希望能联系上在旅顺港的部将,让部将带兵护送粮草物资进入中左所。
  没想到如泥牛入海,毫无音讯。
  “再派使者,快!无论如何要弄一部分粮食进来,否则都要饿死。”
  游士浑焦躁的下令。
  副将劝道:“金州卫肯定有防备,再派几次都没用。不如直接和城外的罗三杰直接对话,比较有用。”
  “我能不知道这点!罗三杰摆明了没有半点能做主的权力,找他完全没用。”
  “那就直接找杨承应。”
  “说得容易。我来之前向京城的大人们夸下海口,说一定收拾这个小兔崽子,现在主动找他,这不是打自己的脸。”
  游士浑拍了下自己的脸,啪啪的响。
  副将沉默了。
  他觉得主将走进了死胡同。
  主动对城外的金州卫发起进攻,承担不起放“第一枪”的责任。
  如果不主动找到杨承应,在中左所的两千士卒要饿死,不饿死也可能被外面的金州卫招揽。
  看这个情况,自己这帮人是真的低估了杨承应。
  “有了!”
  游士浑的声音冷不丁的响起,“派使者到金州卫大营,告诉他们,本将要和他当众理论。”
  副将心头一沉,这是什么离谱的操作。
  “你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呀!”游士浑催促道。
  “是,属下这就去办。”副将只得听命。
  代表游士浑的使者出城,很容易见到杨承应,把游士浑和他当众理论的消息,通知了他。
  杨承应爽快的答应了,表示正午时分会出现在东门。
  送走了这位使者,杨承应哈哈大笑:“既不想和我单独谈判,怕被上面认为他软弱;又不想跌了身份,致使威望大损。”
  “是啊。”连尚可喜都看出来了,“大人,这可是个好机会呀。”
  “机会好在哪里?”
  “当然是趁机掀他的老底,挑拨他和他麾下水师的关系。”
  杨承应听罢,却摇了摇头。
  “属下说错了吗?”尚可喜问。
  “你只看到对我们有利的,没看到对我们有害的。”
  杨承应微微一笑,“游士浑的纵容,让这帮水师士卒很享受。他们到现在还认为是我们故意找茬,才让他们挨饿。”
  尚可喜低头想了想,这才恍然大悟。
  水师士卒有这种想法,倘若杨承再当众挑拨关系,只会起到反作用,便宜了游士浑。
  “大人打算怎么做?”
  尚可喜连忙问道。
  “能生利者,道也。你看我怎么对付游士浑。”杨承应自信地道。
  “属下一定认真学习。”尚可喜抱拳道。
  时间很快到了正午。
  杨承应依约抵达东门。
  过了好一会儿,游士浑摆出威仪的仪仗,姗姗来迟。
  他一来,就高声斥责杨承应:“我等奉朝廷敕令,来镇守旅顺港。尔等居然横生枝节,是想违背朝廷敕令!”
  “将军所言似乎句句在理,那请问……这!是哪里?”杨承应反问。
  游士浑傲慢地说道:“本将自有主张,岂是你这些小辈能懂。”
  杨承应哈哈大笑,“好个自有主张。你身为水师统帅,把心腹安排在旅顺港吃香喝辣,留下这些非嫡系跟你吃苦。不对,他们吃苦,你的日子活得很滋润。”
  “你这是凭空污蔑!”
  “旅顺港是大明和朝|鲜的中转站,其中多少猫腻,我和我的弟兄们都是见识过的。可我不吃独食,而是和弟兄们共享。你呢?”
  说到这里,杨承应故意大声地问水师士卒:“你们谁得到过游将军的一文钱?”
  这话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水师士卒议论纷纷,一片哗然。
  游士浑环顾左右,发现自己军心浮动,连声呵斥他们安静。
  他转头望向杨承应,骂道:“小兔崽子,不识好歹!爷吃的米比你走的桥都多。”
  本意是想拿资历压人。
  却让杨承应一下抓住漏洞,立刻反击:“我是军户出身,小的时候吃的都是野菜树皮。你这样的世袭将军,顿顿吃的是香喷喷大米饭,当然比我走的桥多。”
  此话一出,水师士卒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游士浑被气得脸涨的通红,却拿杨承应毫无办法,只能让自己麾下的将领稳住士卒。
  “将军可以回去好好想一下,要么答应我的条件,大家一起发财。要么继续耗下去,反正我耗得起。”
  杨承应大声说完,潇洒的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
  留下一个气急败坏的游士浑,在原地无能狂怒。
  把谈判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同时给水师士卒一种自己爱兵如子、游士浑喝兵血的印象。
  回营途中,尚可喜好奇地问道:“大人,你真打算和游士浑合作?”
  在他身边的尚学礼,觉得儿子没大没小,一把将他拉住。
  “大人自有主张,你小子别问东问西。”
  “是,父亲。”
  尚可喜受到“打击”,低下了头。
  杨承应笑道:“区区小事,别责怪令郎。”
  接着,他告诉尚可喜道:“我只是摆出一个姿态而已。游士浑是带着任务来的,肯定不会和我合作。到那时,谁也不能怪我,懂了吗?”
  “懂了!”尚可喜点了点头。
  或许前一世所受到的教育熏陶下习惯了,总是不太喜欢一上来就把牌出完,那样虽然造成感官的刺激,却也把自己的退路堵死。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还是别把路堵太死,为将来留下余地。
  想到这里,杨承应转头向尚可进:“你去告诉宁先生,那件事可以开始执行了,我在住处等他。”
  “遵命。”
  尚可喜的哥哥尚可进一直负责杨承应和宁完我之间的联络,听到这话拨转马头,朝着旅顺港方向,扬鞭疾驰。
  狡兔三窟,我不喜欢一条路走到黑!
  杨承应边想边策马,回自己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