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恩威并施
  对于鹿邑山的女子,皇后还是不免多看两眼,却也无甚在意,想来定是弟子中某位亲属罢了。
  “此番,是来向师兄辞行的。”皇后开门见山道。
  公孙北甫早已料到,却还是难免落寞:“如此快吗?”
  皇后点点头,解释道:“玔儿的事,多亏南陌,如今襄国刚收复,社会无序,都需皇上回去处理,本宫与皇上断不能再待了。”
  公孙北甫淡然地点点头,表示理解,只是从袖子掏出了一个荷包。
  “这是鹿邑山的桂花。”公孙北甫将荷包递给皇后。
  皇后惊诧地接过,荷包肚子鼓鼓,里面装的是满满的鹿邑山的桂花。
  “好香啊!”皇后感叹道,梦回那年秋天,“只是......”
  “此荷包是鹿邑山赠与各位大人的礼物。”公孙北甫又从袖中掏出两个一样的荷包,递给了皇帝与洛大人。
  皇后看着三个一样的荷包,收回了原本想拒绝的话,笑着谢言道。
  “师兄有心了。”
  公孙北甫释然地笑笑,目送着皇后离去。
  待人离去,公孙北甫才收了眼神,心中好似空了一块。
  “啧啧,长兄竟就如此送出去了?”公孙南陌不知在帐后待了多久。
  公孙北甫默默不语。
  昨夜,公孙南陌回到竹屋,却不见床上公孙北甫的身影。
  公孙南陌心中焦急,立刻跑出去寻,终在桂花树下,找到了。
  “桂花,桂花。”
  公孙北甫喝的醉醺醺的,身子摇摇晃晃,低头四处捡着桂花。
  公孙南陌走近,竟发现公孙北甫连鞋都未穿,也不知他这醉醺醺的人,是如何走到此处来到。
  公孙南陌脱下了自己的鞋,蹲下身,套在了公孙北甫冰冷的脚上。
  见公孙北甫那脏兮兮的白袜,公孙南陌心中一阵酸楚。
  “长兄,我们回去吧。”
  公孙北甫强撑着身子,不予理会,像只迷途的小鸟,继续挑拣着桂花。
  见其如此执着,公孙南陌心中无奈:“还需多少?”
  公孙南陌默默蹲下身,帮着公孙北甫拾起桂花。
  干瘪的不要,烂的不要,只要最香最好的。
  “现下可以了吧。”公孙南陌艰难地站起身,捶打着酸痛的腰。
  却见公孙北甫又从怀中拿出一个荷包,继续自顾自地埋头苦干。
  公孙南陌不明所以,能让兄长如此失魂落魄,此荷包难道不是要给如幽姐姐?
  不知过了多久,只见天空霁白,公孙北甫将最后一朵桂花塞入荷包中,便疲累地朝地上倒去,与一地的桂花融在一起。
  公孙南陌无奈地摇摇头,宠溺地拉起公孙北甫,稳稳背起,朝竹屋归去。
  意识迷糊的公孙北甫甜甜地笑着,手中紧紧攥着三个沉甸甸的荷包。
  刺眼阳光照在了金色的荷包上,也照在了公孙北甫的脸上。
  公孙北甫抬手,将眼前的阳光遮住。
  “长兄是故意做了三个荷包?”
  面对公孙南陌的质问,公孙北甫也是淡然道。
  “以如幽的性格,我若不如此做,她恐怕是不会收的。”
  “为了如幽姐姐能收下荷包,长兄当真煞费苦心,长兄既如此放不下,又为何不为自己争取?长兄可是畏惧皇家权势?”公孙南陌不明白。
  公孙北甫摇摇头,冷静道:“若如幽与我心境如一,管她是何权贵,我终是要勇敢一次。可遗憾便是,此事终是我一人未放下罢,如幽也寻到归宿,我若再不知好歹地争取,岂非给如幽平添烦恼?”
  “那长兄自己呢?”公孙南陌追问道。
  “她幸福便可,她快乐便好。”语毕,公孙北甫竟落下泪来。
  现下的吴国早已乱做一锅粥,众多军务急需皇帝出来决断。
  “你说皇帝到底哪去了?”
  “没听公公说嘛,皇上身子不适!”
  “我可从未见过皇帝如此之久都不来上朝的,五天了!”
  “是啊,从前皇帝即使生病,都是带病上朝啊。”
  “你们说,会不会是发生什么事......”
  众大臣窃窃私语,妄自议论道。
  “有何事?我倒愿闻其详?”太子从殿外进来,白了一眼聚众的大臣。
  “关键时刻,不见诸位大人进谏良计,如今父皇病了,诸位大人的主意倒是挺多。”
  “太子此话严重了。”马督卫缩缩脖子,有些害怕道,“我们不过是关心皇上。”
  “那诸位大人便该日日去晨起寺为父皇祈福,而非在此妄加揣测。”
  殿外传来一声冷笑:“父皇如此,也不怪诸位大人会议论纷纷。”
  烟宁音气势汹汹,领着席王走入殿中。
  “依我之见,太子乃是储君,定最是清楚父皇的情况,不若皇兄便与众大臣说说此刻父皇的情况,也好免大家心中疑惑呀。”
  “是呀,太子说说罢。”有些大臣见风使舵道。
  太子面露难色,处境尴尬。
  “皇帝之事,岂敢妄加议论。”如国舅出言维护道。
  “大家都非外人,关心父皇身体乃是理所应当之事呀。”烟宁音仍死咬不放。
  “好奇皇上身体?二皇子岂非有意储位?”如国舅压低声音,盯着烟宁音的眼睛,质问道。
  烟宁音也是不怕,直勾勾回盯,明枪暗箭。
  “何事窃窃私语?”殿内传来荡气回肠之音。
  皇帝终是从殿内走出,身姿盎然,看不出半分病态。
  “方才二皇子着实担忧皇上身体。”如国舅抓住机会,立刻告状道。
  皇帝笑笑,展开双臂:“竟如此?朕现下好着呢,诸位就别在人心惶惶了。”
  “父皇万安。”烟宁音躬身念道。
  “皇帝万安。”群臣立刻紧跟。
  皇帝摆摆手,免了礼数:“行了,你们少给朕添乱,少说两句,没准朕还能多活两年,届时才真是万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