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四十七:关于第一要务实现的过渡期“缓冲”继续的要求、途径和方法。
  首先,关于各项要务的实现,在现实基础上,第一要务是最基础的,只有在第一要务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实现第二要务。第三要务虽然与第二要务是平行关系,但是针对现有社会体制下的个人的部分发展规律,针对第二要务实现的条件苛刻性和第三要务实现的条件相对自由性,短期内,以第二要务的实现更为重要。
  那么“缓冲期”是怎么来的呢?
  在整个实践的过程中,第一要务负责解决的生存问题,始终关注的是收入和支出的问题。
  以我目前的生活条件要求而言,每个月最低需要2000元的支出,而暑假工的经历让我获得了一定的资金,这部分资金,让我能够满足近两个月的基本生活支出,而这两个月就是缓冲期。
  缓冲期缓冲的本质其实是收入方式的开发和转变。从体力劳动上讲,是整约的劳动转换为零散的劳动,这点上的困难在于找到合乎于第二要务实现,并且在最终工资上稳定的兼职渠道;从向第三要务的过渡上来讲,则是实现由现有零散体力兼职到写作兼职的过渡,在通过写作获得收入的基础上,在现有生活资金即将消耗至底线(1000元)之前,完成通过写作“月入3000”的过渡;从学业要务上讲,总体上是在接下来十个月内通过所有课程的免修考试以及其他诸项事宜,直接的现实却是2个月内起码完成本学期内所有课程的免修考试,从而获取大量时间转而弥补第一要务、第三要务的执行。
  而关于第一要务现时期内的核心问题——收入与支出的矛盾解决,初步要求是实现收支平衡,这也是对收入方式的基本衡量标准,如果连收支平衡都实现不了,那说明我的收入方式亟待加强和改善。而收支问题的解决中级阶段是大量余额,高级阶段是余额多到足以取缔收入需要,当然这些评价的方法都是后话,只有等我到达相应的阶段,这种评价才有实际意义,否则只是空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