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洛阳吴照峰
  过了武当山,再过少林寺,不久就可以抵达洛阳。
  刚刚过了少林寺不久,天就开始下起了雨。
  一路行来,最兴奋的是安氏二公子安恒。毕竟中原他是很少有机会过来。
  拜谒了武当,又拜谒了少林。
  一路上他有秘云深相伴,简直就是与知己同游般的畅快。完全不着急赶往京城。
  雨很大。是春天的一场好雨。雨后就该是百花盛开的时节。
  到了洛阳,他们还赶得上看洛阳牡丹花会。
  可是纵然是好雨过后,花满琼楼他们也不会有心思。
  因为他们还没到洛阳,秋水山庄的少庄主金宥宝就带着黑袍侍卫匆匆赶来。
  这个倒霉孩子本该在武当山闭门习武,奈何事情重大。武当派掌门大师让他的大弟子带领数名弟子前往洛阳吴家吊唁。
  金宥宝此时的身份是双重的,他跟随的是武当派大师兄前去吊唁,另一身份就是他代表秋水山庄亲自到场吊唁。
  傍晚时分,青山如黛,落日熔金。
  林兰楼和李吹笛一行四人在一处镇上选了个客栈住下。
  李吹笛看到赶来的金宥宝吃了一大惊,随即就面露喜色,毕竟能再见到是高兴的事情。
  秘云深却拦在金宥宝的面前道:“欠揍的小孩,偷偷溜出来的吧?”
  金宥宝却不恼,拱手施礼道:“见过秘公子。在下此去洛阳有要事在身。”
  看着挡在门口的安恒斜眼看他,忙施礼道:“见过宋公子。”
  “要不要打一架?”安恒抖着腿问道。
  “今日,今日,不妥。”金宥宝道。
  到底是大户人家教出来的孩子,被揶揄了也还保持着几分持重和宽厚。
  林兰楼看着秘云深和安恒找茬的样子,只是看着笑了笑。这熊孩子可不就是欠揍。
  金宥宝忙进门给林兰楼施礼道:“见过林伯伯。”
  李吹笛招手让他过来自己身边,金宥宝到了李吹笛身边,跪拜道:“父亲大人。”
  李吹笛吓了一跳,就是千烨和千姿,多日不见也少行跪拜礼。赶忙扶起,道:“快起来宝儿。为何也来此地?”
  金宥宝脸色突然凝重起来,道:“洛阳龙门吴家家主吴照峰过世了。”
  “什么?”李吹笛惊慌地看向林兰楼。
  林兰楼的脸色也沉了下来,问道:“消息可靠吗?”
  “千真万确。”
  “你们从何处得来消息?”李吹笛温和道。
  “我姑姑金胜寒派人传信来,让我代山庄前往吊唁。”
  他们一路行来竟未听得半点消息。
  吴照峰离世的消息怎么会如此悄然?
  李吹笛和林兰楼简直不敢相信。
  吴照峰在江湖上虽然不是赫赫有名,但也是人尽皆知。
  若说整个江湖的人有一半的人受过吴照峰的照拂,一点也不夸张。
  吴照峰在江湖口碑中,就是一个神一般的好人。
  就是当年,李吹笛和林兰楼带着莫问荆逃亡的路上,也受过他的照拂。
  当时的吴照峰曾托家仆给他们送来丹药,送来盘缠。
  莫问荆本来就是中毒疯魔,谁也认不得,狂躁嗜血。
  李吹笛在他身边也非常危险,可是因为吴照峰的丹药能暂时压制住他的魔性,才让李吹笛和林兰楼能顺利带走他。
  林兰楼不由得又想起来另一个人。
  其中还有一位关键人物就是江湖上一位神秘的剑客,王右旗。
  这位叫右旗的人,行踪飘忽不定,江湖上也富有名气。
  只要他出手,那么他就一定能独占鳌头。
  可是他在江湖上出手的次数并不多。他只是爱热闹,经常混杂在人群中看热闹。
  除非他遇到了确实有趣的事,有趣的人,他才会现身出手。
  在莫问荆出事的时候,这个叫王右旗的人也出现了。他找到了林兰楼。
  手把手教给他一种金针渡穴的手法,让他用金针压制住莫问荆的毒性和魔性。
  若是在当时动手的话,林兰楼不是他的对手。因为林兰楼曾经怀疑过他的动机,两人确实交过手。
  江湖人很少有人知道王右旗的长相,更少人知道他是男是女。
  也是,江湖剑客,男女不重要。重要的是剑法和武功。
  可是林兰楼对王右旗是有印象的,凭他的直觉,王右旗是个女子。
  因为当时的王右旗手把手地教他金针渡穴手法,他的气息如兰如蕙,身体有说不出的感觉。虽然他两人都清秀,林兰楼对他明显有不一样的感觉。
  但是这个事情他从未向外人说起,毕竟只是他的感觉。他更不会对李吹笛说。
  因为王右旗不愿意人知道他是男是女,要尊重他的意思。
  至于李吹笛,林兰楼也不是刻意隐瞒,因为他们本就没有其他交集。
  虽说江湖凉薄,但是他们在有难的时候,也曾得到过江湖人的帮助。这些他们都铭感于心。
  最为奇特的是,吴照峰在江湖享有盛名,但是江湖却少有人见过他的真容。更少有人知道他住在哪里。
  他年方几旬,是何样子,高矮胖瘦都无人知道。
  因为据说他的家人本就不是江湖中人。他怕他的家人受到干扰和惊吓所以将一切隐藏。
  这也说的过去。
  但是他与王右旗不同,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男人,不折不扣的爷们。
  因为他在江湖上有才略,有盛名。更主要的是有财富,得过不少江湖女侠暗恋和追逐。
  江湖上还能听到他的绯闻。
  可突然听到他离世的消息,李吹笛和林兰楼的吃惊是可想而知的。是好人不长寿吗?
  金宥宝并没有和他们同行,他和武当派的弟子们一同匆忙前往洛阳。
  似乎他们走的也很悄然,并没有想张扬的意思。
  似乎他们也不想对外张扬吴照峰已经去世的消息。
  也许江湖人大都是有良心的,至少是有善念的,他们都不愿意相信这样一个能照拂半个江湖的人会真的去世。
  哪怕他真的去世了,知情人也不忍心告诉世人,这样一个好人去世了。也许是因为大多想这不是真的。
  毕竟据说吴照峰并不老。
  离洛阳城还有二十里的地方,李吹笛和林兰楼一行四人停了下来。
  在龙门镇找了个地方住下。
  按照金宥宝给的信息,这里有吴照峰的宅院。他经常住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来吊唁也是在这里。
  毕竟秋水山庄的信息不会有假。
  镇子有大有小,这个龙门镇是个大镇。堪比府城。
  小桥流水,商铺林立。远处是静默的远山。
  果然,林兰楼和李吹笛找到了金宥宝所说的宅院。
  一处不大的院门上非常低调地写着吴宅。
  院门并不是正南正北,临河开的门,就像一户极普通的人家。一点也不像是一个在江湖上享有盛名的吴照峰的家。
  宅院门两边挂着白花,果然是正在办丧事。
  出入吴宅的人都沉默垂首,步履匆匆。
  这些出入的人一点也不像是江湖人。也许江湖传言是对的,吴照峰的家人不是江湖人。
  他们只是普通的商人,普通的人家。
  一切都安静有序。
  李吹笛和林兰楼站在河对岸的不远处,远远地看着,不知道如何近前。
  夜晚的时候,府内亮起了灯。
  李吹笛和林兰楼又过来,远远地坐在石阶上,看着吴府的门口发呆。
  两人就这样默默地坐着。李吹笛道:“吴大侠年龄不大。不知因何离世。”
  “明日我们去府中吊唁一下。虽然从未见过他,我们也曾得到过他的恩惠。”
  过了一会,两人很快就发现不远处吴府中有异样。
  府中进去了江湖中人,似乎还动起手来。
  李吹笛和林兰楼不约而同掠向吴府的大门。他们此时心里就希望吴照峰的家人能无恙,能不被打扰。
  到了门口,门房并没有拦他们二位。只是请他们到耳房做个登记。
  耳房里看上去是吴家的族人和后辈在忙碌。
  似乎对来吊唁的人并不设防,并不介意他们是江湖人还是普通市井人。
  李吹笛和林兰楼如实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做了登记,并呈了吊唁礼金。
  看来吴府的人是见过世面的。此时明显院内有争执和动手的声音,这边的管事丝毫不为所动。
  只要没有人说有危险,他们依然按部就班该干啥就干啥。
  绕过影壁,进了灵堂。
  灵堂里放着一口黑漆棺材。
  灵堂主事的道:“有贵客来跪拜,回礼!”声音低沉喑哑。
  林兰楼偷眼看了边上回礼的人,面容光亮,并无多少忧戚。
  心道:此人怕不是至亲。
  跪拜礼之后,又有人引至左厅,左厅是些来吊唁的宾客歇息的地方。
  二人打眼一看,心中明白大半,左厅是江湖人歇息的地方。右厅是普通市井宾客歇息的地方。
  厅里皆有屏风阻隔成小隔间,整个厅内不能一目了然。
  这样坐在其间倒也私密,不互相干扰。
  林兰楼和李吹笛找了个小地方坐下来,有仆佣默默上了茶水。
  此时二人完全可以离开吴府,但是他们想留下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还会发生什么。
  左厅和右厅里间或传来低低的哭泣声。这也难免,毕竟这是丧事。
  吴照峰毕竟是个少有的好人,他的亲朋好友一定会伤心哭泣。在这样灵堂后面的旁厅里有哭声才算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