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谁质疑谁举证小技巧
  “可是彭格列先生,你不也是违抗着众人麻木的现实与所有人的压力,创建了黑手党彭格列家族,为所有人重新制定了规则吗?”
  黑发蓝眼的年轻人清晰的声音在房间里响起。
  不能再将谈话的主动权让给乔托·彭格列了,他似乎笃信着某种经验。
  一般来说,人们不会对第一次见面的人的印象评价如此确信。
  对一个人的了解加深,就是不断建立印象标签然后推翻的循环过程。
  所有的知交好友都是从“我第一次见面就觉得你好高冷”开始的。
  乔托·彭格列的确信无疑心态从何而来?又或者是先前那名穿越者给金发青年留下的印象覆写了乔托·彭格列对所有有穿越者嫌疑的人的认知?
  “求稳不求变,如果你连这种坚持都失去了,我已经开始怀疑你究竟是不是乔托·彭格列了。”
  质疑一个人,无疑是打断对方思路的最好方式。
  谁质疑谁举证——这种通用的规则在涉及自我利益时,更难成立。
  慌张自证的心思会打乱一切安排。
  来自日本的黑发年轻人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了一本册子,瞥了眼乔托·彭格列,慢条斯理地说:“我不认为我做的事儿可以归为‘糟糕’一类。”
  “没错,你可以说我目中无人,说我傲慢,反正我也无法干涉别人的想法,更不是第一次被这么评价。”
  “我尊重你,彭格列先生,所以我可以顺从你,按照你们的安排来一趟意大利。”
  “不过啊……”手指尽头漫不经心抚摸着“沙之书”书脊,移开视线的黑发年轻人看向翻开的书页,“大名鼎鼎的彭格列先生,你要是因此误会了什么,认为可以对我履行什么教导义务,那就免了吧。”
  “不管是你现在的行为,还是我印象中的乔托·彭格列成立彭格列家族……”
  白川泉弯起嘴角,“会有这种想法的你,不也和我一样,是一种傲慢,将自认为好的东西带给世界?”
  被否认无疑是令人心生厌烦。
  尤其对方是第一次见面的人。
  不过礼貌性的谈话虽好,却太被动,只会流于表面,影响乔托·彭格列思维定式的真正因素尚未浮现出来。
  随意往其中添加了点情绪燃料,白川泉注视“沙之书”垂下眼,遮住蓝色眼瞳深处的轻快玩味之意。
  秉持着善意,并无危害性的会面……么?
  不要看别人怎么说,当然要看别人怎么做。
  石川三四郎就算了,毕竟官方军警势力的确被自己薅了不少助力羊毛。
  对与白川泉这名日本少年的身份无亲无故的乔托·彭格列,白川泉可不会天真。
  在不合法不光彩行业讨生活,注定没有人在意死去的尸体是什么年纪!
  “不一样。”
  “我建立彭格列家族,离不开朋友们的帮助。”乔托·彭格列当即开口。
  不出白川泉所料,自证的话语被放在了最前面。
  “我所做的,是因为那些苦难是真实的!”
  “泉先生,现在你所在的世界完全不同,所有人心满意足,会令他们扫兴的人只会被驱逐,我很担心你的将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白川泉吐出了一句房间里的另一名意大利人听不懂的话语。
  极东东亚圈文化,处于欧洲人无法理解的盲区。
  “啊,彭格列先生不如说得明白些,”白川泉弯起嘴角,语气平缓,“心满意足……是指那些异能力者吗?”
  “我忘了,彭格列先生一直是特权阶级的一员——无论是超凡能力还是世俗身份,所以才看不见普通人的被迫害吗?”
  惊讶的语气似乎占了上风。
  “彭格列家族正是为了被压迫的底层民众而创建?”
  “对啊,在彭格列你们成长的世纪,民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活是上流人士才配享有的特权,迎接平民甚至贫民的只有剥削、剥削、剥削!”
  “你是收割者,收获者,千住大桥的大雨是你的收获……可叹你无缘承受充足的一碟面包,尽管你拥有如此多的麦田。”
  白川泉回忆起在此之前“沙之书”浮现过的文字。
  “雨中的麦田,春天黎明时的麦田……你还拥有星月夜,深深意味着孤独和贫困。”
  “玫瑰,粉红玫瑰,黄草帽,草地和蒲公英,三个鸟巢和五个鸟巢,可惜从无足够的熏鱼能从圣玛利海中游向你。你只有忍受贫困与饥饿,因为上帝塑造并亲吻……你的一双眼是要让你发现这贫困和饥饿。”
  “连同维格特运河上的格雷兹桥,阿斯尼耶尔塞纳河上的桥莱杰特桥,顶奎特利桥,以及大雨中的千住大桥……你让它们永生,然而没有一座桥能帮助你越过贫困和饥饿、越过命运之河。”
  黑发似乎遮住了眼底的真正情绪,年轻人稍显柔和的语调盘旋在房间之中,吐词清晰。
  “生活在那个时代,我可能也会成为‘警告’和‘强迫居住’制度下失踪人口的一员吧。只是,会对那样的时代不满的绝不止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