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在下宋应星,见过朱公子
  “那就走吧,刚好我也饿了。”
  要从宁远城拿兵器,肯定是要找祖大寿的。
  卢九德带着毛永诗来到了祖大寿的总兵府。
  “卢公公,您醒了?睡的可好?”
  祖大寿连忙笑着迎了出来。
  “哎呀,多谢祖将军了。咋家这才算活过来了。”
  卢九德也是笑道。昨天一顿折腾,卢九德感觉自己都快累瘫了。
  “卢公公,今天早上实在太匆忙了。刚才我让人已经备好了酒席,就等给公公接风洗尘了。”
  卢九德连忙拱手。
  “祖将军有心了。”
  祖大寿瞥了眼卢九德身后的毛永诗,不过最后什么都没说。
  一时间觥筹交错,满座皆欢。
  整个酒席上,也就只有毛永诗有些格格不入。
  长这么大,毛永诗还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昨天的白米饭加点菜对毛永诗来说都已经是很奢侈了。
  今天如此菜肴丰盛,毛永诗之前是连想都不敢想。
  反正在东江地面上,毛永诗还没见过谁吃过这么好的酒席。就连有上差来,毛文龙也只是以普通的饭菜来招待。
  等到酒足饭饱。
  卢九德咳嗽了一声。
  “祖将军啊,咋家有件事情想要求你。”
  卢九德此时姿态放的很低。
  祖大寿惊的连忙站了起来。
  “卢公公这是什么话,您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就是,末将无不遵从。”
  卢九德笑着指了指毛永诗。
  “咋家这次从东江过来,是多亏毛小将军护送。可是这路上遭遇鞑子,折了不少人,刀也断了不少。咋家曾经答应东江的那些士卒,要给他们每人配把好兵器。祖将军,这事可得麻烦你了。”
  卢九德话音刚落。
  祖大寿心里就是咯噔一下。
  给东江的士兵配兵器。
  虽然东江也隶属辽东,但是东江也不归祖大寿管啊,这事得着辽东总督王之臣。
  祖大寿刚想说话,卢九德很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
  “祖将军,不用太好的兵器,把你们不用的那些破铜烂铁给一些就好了。这个情咋家承了。”
  卢九德说的很随意,这让祖大寿想要婉拒的话直接憋在了嗓子眼里。
  不过祖大寿忽然想起了之前得到的讯息。
  这让祖大寿心中忽然一动。
  “卢公公,您这是什么话。您的事就是末将的事,只不过这兵器兵部那边都是有数的。。。”
  卢九德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祖将军,这事我会亲自向皇上禀明,不会让祖将军难办。”
  祖大寿要的就是卢九德这话。
  “如此那就没问题了。”
  卢九德双手一拍。
  “祖将军真是爽快人,那咋们现在就走?”
  卢九德也是担心夜长梦多,这种事情自然是早办早好。
  而且卢九德为了防止祖大寿在里面做手脚,所以打算亲自去盯着。
  在祖大寿的带领下,将近一百的东江士兵来到了宁远城的军械库。
  看守军械器库的是祖大寿的族弟祖从德。
  “将军,您怎么来了?”
  等到看到祖大寿边上的卢九德,祖从德吓得就是全身一个激灵。
  要知道军械库这可是个有油水的差事。
  这装备是好是坏,全凭祖从德说了算。
  给了好处,那领的就是好装备。没好处,那就是真的只能拿到破铜烂铁了。
  所以在这宁远城,除过祖大寿等寥寥几人,谁都不敢得罪祖从德。
  光收好处,祖从德还嫌不够。
  祖从德经常搞偷梁换柱的把戏,将一些明明还能用的装备登记报废之后,偷偷卖到外边。最终落在谁手里,祖从德从来都不管。
  虽然收益颇丰。
  可是相应的,也要承担风险。
  平时有祖大寿罩着,谁也不敢来找祖从德的麻烦。
  可这要是碰上有人较真,要核查军械库,那祖从德就算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看着祖从德两腿都在打颤,祖大寿哪里还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气的祖大寿就想直接踹祖从德两脚。
  “卢公公,这里面太过腌臜,要不然我们就在外面等着,让他们自己去拿。”
  卢九德点点头。
  这其实也是卢九德的想法。卢九德又不懂兵器的好坏。
  卢九德挥了挥手。
  “毛小将军,带你的人进去挑选兵器,不用和祖将军客气。”
  卢九德的话让祖大寿眉头直跳,祖大寿忽然觉得自己今天贸然答应卢九德好像是个错误。
  毛永诗闻言大喜。
  “多谢卢公公,多谢祖将军。”
  说完毛永诗直接带人跟着祖从德进了军械库。
  果然不出祖大寿所料,毛永诗这帮人在里面整整挑选了一个多时辰。
  等到毛永诗出来的时候,祖大寿气的都想要骂娘了。
  这是挑装备吗?这是搬家吧?
  此时这些东江来的士兵,每个人都是穿着双甲。里面一层软甲,外面套着一层锁子甲。
  每个人背上背着一把弓,一壶箭。
  腰挎双刀,手中还握着一杆长枪,肩上还扛着一柄三眼火铳。。
  最离谱的是,每个人的腰间都鼓鼓囊囊的。
  祖大寿老远就闻着一股火药味。
  要不是卢九德就在旁边,祖大寿已经打算破口大骂了。至少得让还回去一大半。
  这一百个人进去,拿出来的装备至少能装备四五百人。
  祖大寿只能将头扭向一边,干脆来个眼不见为静。
  而毛永诗心中此时也是非常的后悔。
  早知道如此顺利的话,自己就该多带些人来。
  卢九德朝着毛永诗挥了挥手,示意毛永诗自行离开,就不要再刺激祖大寿了。
  反正接下来,就只能靠毛永诗自己了。
  卢九德可不想跟着毛永诗再遭一次罪。
  就在卢九德绕道锦州,打算返回京城的同时。
  一份来自辽东督师王之臣的弹劾奏折直接送到了内阁。
  内阁首辅黄立机只是瞥了一眼,就顿时无比的头大。
  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王之臣弹劾的是内侍卢九德,说卢九德在宁远私相授受,将宁远的武器私自送给了东江毛文龙所部。
  黄立机哪里不知道,王之臣这些人哪里是真的想弹劾卢九德。
  毛文龙也是隶属辽东,只不过和祖大寿互不统属而已。
  就算朱辰知道,最多也就是训斥卢九德几句,根本无关痛痒。
  王之臣坚持上奏弹劾,这分明就是想要甩锅啊。
  朱辰派人要将辽东的废弃红衣大炮融了充当军费。
  红衣大炮没了,自然得有个去处吧。
  这下好了,本来融了制作成了其他兵器,只不过被卢九德送给了东江。
  至于东江有没有拿,或者拿了多少,谁关心啊。
  反正有这么会事就行了。
  难道朱辰还能亲自去盘点不成。
  就算是毛文龙到时候叫屈,顶多再弹劾毛文龙侵吞军械就是了。
  卢九德此时还不知道,只因为他的好心之举,就被辽东诸人直接扣了一顶黑锅在头上。
  这种事情,黄立机不好决断,只能将奏折送到了朱辰的面前。
  这让朱辰都有些气笑了。
  算了,卢九德也是好心。走正常渠道这本来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朱辰要是因为这种事情生气,那用不了几天就能被活活气死。
  看来只能委屈卢九德了。
  朱辰知道,这些人笃定自己不会处罚卢九德。
  不过朱辰本来就打算给卢九德换个工作,正好顺水推舟。
  朱辰直接下旨,免除了之前给卢九德封赏的内官监掌印太监的职位。
  这内官监本来是掌管宫中的所有采办事务,权力不大,但是个肥差。
  可惜卢九德都还没来得及履职,就被撸掉了。
  朱辰的这道圣旨,一时间让很多人惊疑不定。皇上如果不处罚卢九德,那就没理由去处罚其他人。可是现在卢九德都被一撸到底,朱辰后面还会有什么动作,谁也不好说。
  “皇上,宋应星进京了。”
  就在刚刚处置完卢九德,王承恩就告诉了朱辰一个好消息。
  “承恩,你有没有比较隐秘的宅子。我想私下见见这个宋应星。”
  宋应星毕竟不是官员,而且还是这届应考的士子。如果朱辰公开去见宋应星,那就完全是将宋应星架在火上烤。
  “这。。。奴才遵旨。”
  如果要私下见面,朱辰就得乔装出宫。
  这让王承恩觉得很不妥当。
  不管是从朱辰的人身安全,还是被人知道后的反应上,这都会有大麻烦。
  不过王承恩知道,朱辰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
  自从朱辰继位以来,都有三个多月了,除过上次去工部检验新型铁锭之外,根本连宫门都没踏出过一步。
  这时候忽然要乔装去见宋应星,王承恩只能尽力配合。
  咚,咚,咚。
  宋应星正在温习功课,门外却传来的敲门声。
  这让宋应星一愣,自己不是刚刚将几个一同赴考的同窗送走,这时候谁会来找自己?
  宋应星本身出自江西奉县,家里只是有些田产,算是小地主。
  在这京城,宋家根本就没什么关系和故旧。
  宋应星疑惑的打开了门。
  一个略显清秀,十三四岁的小厮站在门外。
  “请问是宋公子吗?”
  宋应星点点头。
  “在下是宋应星,不知找我何事?”
  小厮笑了笑,双手呈上了一份请帖。
  “我家公子也是本届的应考士子,听闻宋公子大名,想要约宋公子一叙。”
  宋应星拿起请帖扫了一眼。
  朱辰。
  不认识。
  宋应星哪里知道,这是当今皇帝朱由检真正的名字。
  不过相互约请,本来就是赴考士子最寻常的行为。
  宋应星也没多想。
  这已经是宋应星第四次赴考,其实此时的宋应星已经有些心灰意懒。
  现在的宋应星已经年届四十,不再是那个充满幻想,斗志昂扬的青年。
  此次赴考,也是宋应星最后一次尝试。
  如果再不中,宋应星打算放弃,去参加吏部的铨选了。
  宋应星在小厮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颇显幽静雅致的院落。
  这让宋应星忽然感觉有些不安。
  宋应星又不傻。
  在京城,能置这样一个院落的人,绝对不是普通人。
  反正宋应星肯定是买不起的。
  关键是一个如此身份的人为什么忽然要见自己。
  这由不得宋应星不多想。
  “可是宋公子当面,在下朱辰,贸然邀请,实在有些唐突,还请见谅。”
  就在宋应星犹豫要不要告辞的时候,朱辰从里面笑着走了出来。
  “在下宋应星,见过朱公子,久仰大名。”
  既然主人已经出来,宋应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朱辰晒然一笑。
  久仰大名。这个世界,除过自己,大家都以为自己叫朱由检,朱辰这个名字闻所未闻,何谈久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