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正文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作者大人讲述今年五月末尾几天的一些事情,有的事情很平淡,但很生活化的。
  在出行的那天的上午在下雨,没法去取早餐。在快餐店的商家程序里,我妈花了五十多块钱,买了一些早餐,这是优惠后的价格,如果不是套餐,单点的价格要贵一些的。过了一会,有快餐店的送货员送餐到家,有四个芝士鸡肉汉堡,还有油条,咖啡,茶鸡蛋,雪菜粥,量不少,留三个汉堡在中午吃,把别的食物用了。在用过早餐之后,我妈说当天中午吃什么?吃鸡蛋汤面?午餐可以做的简单些,省下体能,下午还得送站的,晚上到家也得八九点了,当天会比较累。我说家里冰箱的冷冻层有羊肉片和牛肉丸,有小袋馄饨,还有桶装和袋装的方便面,于是选择在当天下午两点左右制作家庭汤锅,当做午餐。
  由于当天要出行,有事情要忙的,下午做菜和刷锅,也会耗费一些体力,所以得抓紧时间把重要任务完成一些。
  作者大人用过早餐,擦地之后,回屋忙着重读和修改星莲故事近期章节的重要任务,忙了两三个小时,还有任务没有忙完,但已经到了下午两点,得去厨房做饭,因为不用准备材料,所以没有提前制作,这次的烹饪要容易一些。用多功能料理锅,加了近一半的水,在水热之后,放了两小袋的手打牛肉丸,总量得有半斤多,还放的原味米线,把纸桶里的黄豆,豆芽,酱包,米线都放汤里,这些东西都是独立包装的,最后放的一盒羊肉片。由于家人这次不让放馄饨和面条,不想吃的太多,就做成这样的米线锅,半锅的料理,份量中档。那时候还在下小雨,气温下降了不少,吃汤锅,不觉得热,还用小蒸锅,把早餐剩的汉堡蒸一蒸,芝士有些融化,觉得这样的吃法挺好,显得软乎。原版的早餐的面包外壳和边角,制作的略硬一点,凉了的口感远不如刚制作的好。
  这次的自制的家庭汤锅料理,成本价格得五六十块钱,手打的牛肉丸,虽然是冷冻制品,但用的真正的牛肉馅,有一定的品质,如果不是特价买的,那两小袋牛肉丸就得四十多块钱了,这是家人前段时间在网络商城凑单买的,放了一段时间才用。桶装的原味米线的原价不便宜,应该是我妈以前在直播间买一堆酸辣粉,送的赠品,那个牌子的商品,在大超市的购物程序里有货,原价远高于很多款的桶装方便面的价格。如果是劲爆促销的产品,可以考虑购买,那个酸辣粉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辣辣的汤料滋味还可以。
  看着电视,国外有的地方有望和谈,但谈判条件苛刻,有很多国家在帮着促进和平。有的国家之间仍不安宁,不知什么时候能恢复平稳。那些天的气温有些下降,多地有雨或阴天,但很快就有升温,炎热的夏季的高温并不让步,降温只是短暂的,有的区域可能会多雨水。有的地方每年要出品海量商品,已经是世界工厂,每年出品的各种各样的商品,可以出口全世界的,价格还有竞争力,所以订货量出货量超多,在多个国家有知名度,有很多外国商人去那边采购和进货,国际市场很广泛的,那边有很多很多可选的中小型的商品,市场贸易不错。
  我说家庭自制的牛肉丸羊肉卷的米线汤锅的品质,与那天在商场吃的米线汤锅的料理,哪个好?我妈说当然是商场的米线店的料理味道好了,家里做的汤锅太油。听到这样的评价,不感到意外,只是她那天在商场的米线店用的麻辣锅的米线,油汤也不少的。香辣的搭配可以把食材的味道发挥的很不错,有的食客无辣不欢,在夏季炎热的时候还用辣菜,吃辣的食物,可能会燥热,但有的食客不管的,盛夏酷暑的时候仍然加辣,觉得更有滋味,会更好的。我妈在外面的店面吃东西,却不嫌油,对家里做的料理,却嫌做的太普通,外面的店家可以用鸡精味精,可家里不让用。家里做菜,有的时候,得少放盐,少放糖,觉得用的食用油多,可对饭店就没有什么要求了,百无禁忌,觉得外面店家的料理,做的好吃就行,很宽泛包容的。
  这次做的家庭汤锅的质量不错,牛肉丸的弹韧度高,只是丸子里面不带油汤,羊肉卷是好的,可能是桶装米线的味道一般,所以不是那么有滋味,论汤品的味道确实不如商场店的。这次没有拌麻酱蘸料,因为她要出行,想用餐简易一些,如果有配餐配料,可能显得要好不少,有的基础搭配,可以有的。
  吃过饭之后,我去厨房刷锅刷碗,之后稍微休息一会,就得洗澡,准备出门进城送站。给她拿的桶面,可以当晚餐用,但她不要,虽然是晚上的火车,但下午吃的饱,就不吃晚餐了,平常在家,也不怎么吃晚餐,吃点水果,喝点饮品,偶尔来点休闲食品。拿了几瓶气泡水,还拿的饮料,家里有樱桃,没有拿。剩了一个汉堡,也不拿着,留着让我晚上到家的时候用。午餐剩了一碗火锅丸子汤,本来应该倒了,但还有点丸子和米线,我觉得扔了可惜,也会当晚餐用的。因为下雨,想打车去火车站,但雨停了,于是走路去坐公交车,再坐地铁到火车站,按原计划来,不会晚点。当天虽然长时间的下小雨,但出行的时候,已经不下雨,在公交车站地铁站都没有多等,就有车来。这次出行顺利,气温不高,虽然赶到小雨天出行,却没太多影响,比预计到火车站的时间,还提前了一些。
  这次到火车站比较早,还好,等车的那个候车室的空位置不少,可以坐着等待检票。
  看等候区的乘客,好多人穿着长袖,因为那天下雨,整天阴天,作者大人出行,也穿的外套,当天最高温度只有二十来度,确实不热,而且那个候车室的几辆列车都往北方的城市开,普遍温度会比当地低一些。看有的中老年的男人穿的西装革履,有的背着书包,有的戴的假发,因为比真发高出一截,所以有可能被看出来。有的人即使到了中老年,也很注重形象,希望让外形显得年轻一些。有家庭成员一起出行的,但拿的行李不多,有别于过去,有的人拿一大堆的行李出行,可能得雇人帮着搬运行李。到了检票的时间,这次效率很高,放行的速度有所增加。到了车厢,已经是半满的状态,还有很多乘客上车,因为硬卧硬座的价格相对便宜,那样的列车的车厢经常是挺满的状态。还有很多人从站台上车,车厢门外,有穿着制服的列车员会核对身份证和纸票,可以送站上车,但不能在车厢停留太长时间,不要影响别的旅客。
  那天送站,到了火车的车厢,看到有的中铺下铺已经有乘客了,有人在往行李架放行李,有的人已经在过道边侧的小座椅坐着,在说着什么,还有乘客在陆续上车。按照我妈的要求,把行李箱放在行李架上,把箱子朝向按她的想法摆放和调整。
  这次拿的手提行李,没有上次回老家的时候拿的多,因为没有一大堆的芦荟胶,所以不怎么沉,密码箱的重量也还可以。
  看到车厢里的乘客很多,能感觉的出来,有的人常年出行,很有坐车经验,可能经常往返两地或周围的地区。那个列车的硬卧票,在不是节假日的时候,也不是容易订到下铺和中铺的。从当地到老家,用时十一个小时左右,虽然速度远远的比不了高铁的高速行驶,但可以在硬卧车厢的小铺躺着。有很多乘客喜欢这种住一宿,第二天清晨或上午到达目的地的出行方式,觉得不耽误什么,有的人会在第二天到达的时候,就着急的去上班上学或办其他的事情。那个硬卧中铺的价格大概是二百七十块钱,价格适中。在作者大人上学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价格,过去很多年,没怎么涨价,真是利民的给实惠,所以购买那辆火车的硬卧票的非常多,有的时候是满员或接近满员的状态。如果在过年出行高峰期的时候,想买那辆车的火车票,真的很不容易的。相对而言,软卧要舒适不少,但价格得四百多块钱,如果愿意坐清晨或夜晚的特价票的飞机,可能会是差不多的价格,但往返于飞机场,坐一次大巴车就得几十块钱,如果打车就贵了。很多火车站在城里,不在远郊,相对而言,能节约一点时间,花的路费也要少一些。若想经济实惠,硬卧火车仍然是当代的很多人会选择的出行方法之一。
  有的远途出行的方式,可能会历经数百年,会是多代人的共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