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你家刚通网吗?(大结局)
  关之玲如愿生了个儿子。
  而李佳欣则生的是女儿。
  财大气粗的苏老板没有丝毫吝啬,大手一挥,奖励她们两人各一大笔钱。
  随后他便开始进入养生的生活,每天陪陪老婆孩子。
  偶尔遥控指挥几桩收购案,过得低调的大亨生活。
  既不接受的采访,也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不知不觉中,时间来到94年的年底。
  眼看着今年就要四平八稳过去。
  12月19日深夜,墨西哥政府突然对外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
  这一决定在市场上引起极大恐慌。
  外国投资者疯狂抛售比索,抢购美元,比索汇率急剧下跌。
  12月20日汇率从最初的3.47比索兑换1美元跌至3.925比索兑换1美元,狂跌13%。
  从20日至22日,短短的三天时间,墨西哥比索兑换美元的汇价更是暴跌42.17%
  听到这个消息,当初与苏辰组成财团做空比索的几人直接惊呆。
  尤其是林少良这个钱王。
  他当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与,但没想到比索真的会跌。
  而李黄瓜、霍老板、吴老板、何老板等人更是再次惊叹苏辰的眼光。
  试问当今天下,有谁的眼光跟他一样好?
  跟随苏辰大赚一笔的众人纷纷带着礼物上门来感谢,都是价值不菲的礼物。
  对于他们的恭维,苏辰面带笑容:“其实都是早就有数据表明,要是多留意,应该就能发现。”
  话是这么说,但这次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他又大赚一笔。
  财富对于他而言,真的就是账面上的数字而已。
  94年很快过去。
  1995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熟悉的年份。
  因为出现第一批投身互联网事业的先行者。
  这一年才刚进入2月份,国际金融界就发生一场大地震,有着233年历史的英国老牌商业银行,巴林银行宣布破产。
  其诱因居然是因为一个多月前,它在新加坡的一位28岁的期货经理的一个错误判断。
  10天后,这家拥有233年历史的银行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盛世渣打收购。
  进入3月,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博士田溯宁就把他在美国创办的亚信公司搬到中国。
  只不过这家公司很快就做不下去,第一个原因是中国消费者对Internet毫无认知,第二个原因是技术根本无法实现。
  同样是3月份,杭州的杰克马找来了24个朋友。
  开始忽悠。
  结果讲了两个小时,结果朋友们问了5个问题,他都没答上来。
  但他一门心思要这么干,第二天就向学校辞职,向亲戚朋友凑足10万元注册公司。
  在技术大师何一冰的鼓捣下,“中国黄页”网站在4月份上线,它自称是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站点。
  跟田溯宁的想法几乎一样,马云也想要创造一个面向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他当时想到的赚钱模式是鼓动企业把自己的商业信息挂到网上。
  不过比留洋归来的田博士要本土一点的是,他把Internet直接翻译成一个中文名字——因特乃特网。
  随后为了鼓动别人参与他的事业,还拿大家熟知的比尔·盖茨来忽悠,他说:“比尔·盖茨说了,因特乃特网将改变人类的方方面面。”
  毕竟这家伙声名远播。
  很多年后,他承认这其实不是盖茨说的,是他说的。
  只不过1995年的全国刚刚知道Internet,他说的话没有人相信。
  5月份,瀛海威公司创办。
  只不过没能抢过盘古网吧,因为它的模式几乎跟网吧差不多。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初期,盘古已经扮演一个启蒙者和领跑者的角色。
  只不过一早就提出‘新经济’的苏辰,因为隐藏得太深,没能拿到一个‘互联网教父’的名头。
  尽管他的行踪经常性的漂浮不定。
  但他的指令就像是皇宫里的圣旨,不管他是在香港,还是在美国,都源源不断通过电脑传到每一个业务板块负责人的手中。
  他的商业帝国更加完善。
  从金融到实业,从快消到影视,商业触觉几乎遍布了各行各业。
  资金也积攒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他本人也开始淡出世人的视线,甚至连八卦消息也跟着消失不见。
  不见今年他不想被某人盯上,然后被绑架。
  干脆就带着老婆孩子满世界转悠。
  时间来到1996年。
  刚跨入96年,500强的口号就被人反复提起。
  苏辰对这个口号没有丝毫兴趣。
  他现在想做的就是把医药板块给拉上来。
  因为这是当前盛世集团的业务短板。
  他的第一个目标便是雅安.制药厂。
  这是是国内生产中药针剂最早的厂家之一,只不过到1995年年底,这家老牌国营企业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全年产值只有1000多万元,利润仅2万元。
  直接拍板打算投资1700万元予以收购,可惜遭到拒绝。
  尽管盛世有有资金、品牌和销售网络者,但唯独没有国有企业的正宗血统,一旦将这家厂子卖给盛世,便有贱卖国有资产的嫌疑。
  无奈之下,苏辰只好伺机而动。
  顺便把家电市场的地位给巩固下来。
  因为现在的盛世家电,已经靠价格战击败早先靠品牌优势而获得先机的跨国企业,获得极大的市场份额,企业的士气和效益都处在最佳的时期。
  所以他开始大规模引入冰箱、空调和彩电的核心技术。
  在所有人都目力所及的是一幅玫瑰色的前景,消费市场空前活跃与繁荣,本土公司充满活力和激情时。
  他已经看到所有的危机都远如天边一朵若有若无的乌云。
  忙忙碌碌一阵子。
  他开始迎接1997年的到来。
  也张开大网等着索罗斯的到来。
  同时也准备了无数的烟花。
  顺便也开始大手笔投资内地那些互联网公司。
  ……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1秒钟过去之后,无数烟花在维多利亚港升空,连放它个三天三夜。
  苏辰见证这段历史后,又忙着对付索罗斯。
  泰国方面一宣布投降,放弃固定汇率,亚洲金融风暴就此开始。
  毕竟苏辰早就知道索罗斯的套路,因此,当索罗斯踏足香港,他就迎头打击。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索罗斯这一次的底牌。
  他之前就成功预言墨西哥金融危机,所以这次他一提出要组财团,几位大佬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就参与。
  资金到位后,以他为代表的香港财团开始狙击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庞大的国际基金势力。
  一经出手,索罗斯直接折戟。
  只能带着之前赚的灰溜溜走人。
  而香港财团自然也赚了不少。
  分成之后,他拿了近30亿美金。
  经此一战,直接奠定他在香港的金融地位。
  沉寂已久的苏老师再次被人想起。
  而伴随他的则是各种外号。
  不过与这些外号相比,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最让人熟知的那个外号。
  以及跟随在他身边那众多的女明星。
  但由始至终,没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
  只知道他的产业包括钢铁、能源、汽车、航空、电信、电力、银行、保险、媒体、大型机械、互联网、高新科技等。
  商业触觉遍布全球多个国家,是多个知名跨国公司的大股东。
  其中有ARM、诺基亚、劳斯莱斯集团、国泰航空、英国电力公司、渣打银行、盛世传媒、漫威集团、乌克兰统一能源、卡尔蔡司、工业光魔、哥伦比亚影业、21世纪福克斯、香港盛世影业、盛世置业、
  据不完全统计,他的资产可能超过三十万亿美元。
  但在后来的很多年里,他一直拒绝接受任何采访,屏蔽自己与传媒界的任何关系。
  ……
  直到2008年奥运会前夕。
  京城机场,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带着几名同样也是气质非凡的女子从接机口出来。
  一大波人早已等候在此。
  “董事长好。”
  “老板好。”
  “老板娘好。”
  “……”
  这几人一出来,就前呼后拥一大波人,各种的问候引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
  有人暗中拍了张照片,发到QQ群里。
  “这家伙谁啊?排面挺大啊。”
  原本热闹的群里很快就沉默。
  好一会儿后,才有人回复:“你家刚通网吗?”
  “我不认识这人关我家网络什么事情?”
  “那我这么跟你说吧,你现在聊天用的QQ他是大股东。”
  “呃……”
  “你淘宝吗?”
  “淘。”
  “他是大股东,对了,你用的什么手机和电脑?”
  “诺基亚跟外星人。”
  “他是这两家公司的大股东,你平时在网上关注新浪和百度吗?”
  “有。”
  “他还是大股东。”
  “嘶!”
  “总之一句话:他可能是当前世界可能最有钱的人之一,跟在他身边的那些都是他的红颜知己。”
  “至于他的名字,则叫苏辰……”
  ……
  完本感言
  这本书终于到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谢谢大家近两年的支持,是大家的支持才写到今天。
  不管大家是批评,还是喜欢,作者都说声谢谢,相识是缘分。
  因为这本书再写下去其实意义也不大,因此便就此完本。
  希望下本书我们还能再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