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皆有私心
  “皇室嫡系血脉断绝,若是从宗亲之中选择,定难服众,与其这样,还不如找出一个,功在社稷之人,继任新君。”
  钱勇直接开口,挑明了这个话题,语气非常坚定。
  “简直混账,此举与谋反何异?”
  钱勇的话一说完,马上有一名老夫子,站出来斥责。
  只是支持此人的不多,大部分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的置身事外。
  毕竟钱勇的举动,代表着什么,任何一个官员,都心中有数。
  “自古以来,皇帝之位,有德者居之,季氏无道,几代君王皆是昏君。
  连老天都看不过去,屡屡降下灾难。
  即使如此,昏君也没有自省,为了苟安一隅,不惜割地求和,使得大好河山、沦陷敌手。
  若非关键时候,长宁侯力挽狂澜,恐怕这天下,早就是草原蛮子的了!”
  钱勇大义凌然的说道,一副我为天下着想的样子。
  “你?”
  开口的老夫子,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毕竟大乾王朝的几代皇帝,没有一个出色的。
  而从永昌帝继位开始,乾朝天灾人祸不断,也真可以说是老天爷在惩罚皇室。
  看到对方说不出话来,钱勇继续开口:“若是还让季氏子弟,继任为君,恐怕老天还会降下灾祸。
  到那个时候,恐怕连长宁侯,都无法力挽狂澜。”
  改朝换代之事,总要有人挑头,而挑头的人,就是头功。
  对于这个头功,钱勇自然不会放过,所以趁着李善才倒台,人心惶惶之时,提起此事。
  甚至魏宏之前的举动,都在钱勇的意料之内。
  毕竟钱勇深谙人心,知道魏宏在临死之前,一定很不甘心,这才利用他,挑个头。
  否则的话,以锦衣卫的手段,怎会让魏宏有机会说话。
  “无稽之谈!”
  老夫子冷静下来,开口辩解:“几代帝王,虽有小过,可还有着爱民之心,我等臣子,自然要忠心耿耿,辅佐君王……”
  “嗤!”
  没等老夫子说完,钱勇发出一声嗤笑,冷冷的开口:“敢问这位大人,数年之前,永昌帝迫害朝臣之时,你在哪。
  李善才蛊惑君王之时,你又在干什么,为何那时不站出来,而是选择置身事外。”
  “我,我……”
  老夫子不知该如何回应了,因为这番话,摆明了是说老夫子,在耍嘴皮子,只会空口白话。
  而老夫子,之所以站出来,反对钱勇的提议,也不是忠心皇室,而是想刷刷存在感。
  这也是老夫子心中有底,知道动动嘴皮子,不做出过激的举动,绝不会被清算。
  “朝堂之上,岂容尔等如此放肆!”
  这时,赵文煜觉得差不多了,当即站出来,给老夫子一个台阶下。
  因为他已经察觉出,老夫子不是真的反对此事,只是想刷刷存在感。
  而这件事,也必须有人站出来反对,毕竟做戏要做全套。
  顿了顿,继续开口:“此事待议,所有朝臣,可以给内阁上个折子。”
  此言一出,朝臣们神色各异,钱勇也是微微一笑,没有对老夫子,穷追猛打。
  散朝之后,钱勇回到锦衣卫衙门,马上找来几个心腹,叮嘱了一番。
  当天下午,关于季氏无道,昏君频出,所以老天爷降下种种灾祸,并断了季氏嫡系血脉的消息,传遍了南京城的大街小巷。
  很快又有一条消息传出,就是贺元盛继位为君,上顺天意,下顺民心。
  民间对这种说法,倒是赞同的声音居多,毕竟季氏的皇帝,真不怎么样。
  而贺元盛主政之后,不仅大力赈灾,还挥师北伐,收复故土,在民间的威望,自然很高。
  一开始的时候,只有民间在议论,可民间的声音大了,士林之中,也讨论起来。
  不过士林之中,传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声音,其中反对的声音、占据主流。
  因为贺元盛掌权以后,推行新政,让读书人没了特权。
  所以士林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贺元盛,继任为君。
  他们还等着,贺元盛死后,新帝废除新政,重新恢复特权呢。
  读书人的态度,很快传到钱勇耳中,他顿时一笑,自言自语道:“看来他们也出手了!”
  消息这么快的传遍南京城,自然是钱勇的手笔,为贺元盛造势。
  不过士林中,钱勇影响不到,因为读书人有着傲气,不愿接触锦衣卫。
  所以他猜测,应该是赵文煜、张怀等人在幕后策划。
  否则的话,士林中定是一片反对之音,绝不会向现在这般。
  “大人,士林中,还是反对的声音居多,我们要不要想想办法!”
  一名锦衣卫千户,开口说道,语气十分凝重。
  “不用!”
  钱勇毫不犹豫的开口拒绝,接着话锋一转:“我们只要在民间,引导舆论,其他的地方,交给别人吧。”
  钱勇可以确定,赵文煜跟张怀,能搞定士林,所以他不会出手。
  毕竟这出戏,需要所有人一起唱,他要是到处伸手,容易被人嫉恨。
  另外一边,赵文煜也在跟张怀,谈论着此事。
  “有关新君的事,这么快就传遍南京,看来钱勇很着急啊!”
  张怀马上接口:“朝堂上的表现,足以证明这位指挥使,已经等不急了!”
  “钱勇做事一向稳重,这次怎会如此着急!”
  赵文煜有些不解,毕竟这次的事,钱勇的表现,有些反常。
  “还不是想要个首功。”
  张怀淡淡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了然。
  “为了首功?”
  赵文煜的神情,郑重起来,脑海中、也联想到了很多情况。
  “除此之外,我想不出有别的可能!”
  张怀猜的一点也没错,钱勇就是为了首功,才会这么快的出手。
  毕竟李善才之事,还有叶雨梦的行为,都能表现出一些东西,以钱勇的头脑,自然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所以才一反常态,第一时间出手。
  “我们要如何应对?”
  关乎到首功,赵文煜自然有些想法,也不会让给别人。
  “我们都是自己人,没必要内斗。”
  顿了顿,继续开口:“若是钱勇不把手伸进士林中,就各做各的。”
  张怀心里有底,并不想跟钱勇争斗,因为这件事的首功,没那么好拿。
  何况贺元盛尚未返回南京,很多事都有变数。
  “各做各的!”
  赵文煜微微皱了皱眉,可还是同意了这个意见。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南京城内,全都在议论新君的事。
  士林中的风向,也逐渐改变,毕竟当权者想要引导舆论,并不太难。
  而钱勇也规规矩矩的,在民间造势,一点也不掺和读书人之间的事。
  此举让赵文煜跟张怀,异常满意,双方也算有了默契。
  一直关注此事的叶雨梦,也非常高兴。
  “一个个的都这么积极,倒是省了我不少事。”
  一旁的小丫鬟环儿,马上开口道:“这是小姐鸿运当头,不必劳心劳力,也能达到目的。”
  “你倒是会说话!”
  “跟小姐学的!”
  主仆二人曾经相依为命,感情非常深厚,所以在叶雨梦面前,环儿胆子大的很,甚至有些放肆。
  “看来我是太宠你了,竟然如此没有规矩!”
  虽然是在斥责,可语气中,却没有半点生气的意思。
  环儿也不害怕,又说了几句俏皮话,突然露出几分担忧之色。
  “怎么了?”
  发现环儿的异样,叶雨梦连忙开口询问。
  “小姐,你说老爷当了皇帝,会不会有变化。”
  此言一出,叶雨梦微微一笑,自信的说道:“我是不会看错人的。”
  时间很快又过了几天,呼吁贺元盛登位的声音,越来越大。
  这时,张怀觉得时机到了,便来找赵文煜。
  “现在的火候,已经差不多了,等到侯爷归来,可以顺势登位。”
  听了张怀的话,赵文煜马上开口:“大势已成,绝无问题。”
  “侯爷还有六七天,就会归来,等到归来之日,你我带领百官、出城相迎,在迎接的仪式上,将准备好的龙袍,披在侯爷身上,来一个众望所归。”
  黄袍加身,是张怀的既定策略,因为此举能拿到,拥立的首功。
  所以张怀异常兴奋,好似看到了公侯之位,在向他招手。
  赵文煜也很兴奋,可突然间,想到了什么:“你说钱勇会不会有小动作!”
  此言一出,张怀的脸色微变,漏出思索的神色。
  “拥立侯爷登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他不会不顾大局。”
  思索了一会,张怀给出了这个答案。
  可赵文煜,却摇了摇头,十分谨慎的说道:“他是不会不顾大局,可那一日,钱勇率先开口,摆明了是要夺得拥立的首功。
  而你我做的事,绝瞒不过无孔不入的锦衣卫,我担心,他会使用些小手断。”
  这番话,让张怀的神情,异常凝重。
  毕竟关乎拥立的首功,内部争斗,也是难免的。
  “找个理由,把他支出南京?”
  人都有私心,张怀也是如此,所以提出了这个意见。
  可赵文煜却无奈的一笑,开口道:“在这个时候,他怎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