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取舍
  “公公有什么打算?”
  虽然自身的处境不妙,可李直的情况明显更不好,贺元盛也猜不到,对方跟自己说这些话的目的。
  “贺小子,咱家和皇上,算是对你不错吧!”
  “公公对贺某,自然很不错!”
  贺元盛只承认李直对他不错,因为当今皇帝,虽然提拔了他,也委以重用,却总是留一手。
  尤其最后的弥勒教一事,皇帝明显是要大兴诏狱,把贺元盛当刀。
  当刀也没什么,锦衣卫干的就是这种埋汰事,否则也不会被称为皇家鹰犬。
  可皇帝对贺元盛,却没有半点情意,否则也不会让其名不正、言不顺的执掌锦衣卫。
  这种情况证明,皇帝是打算过河拆桥,把贺元盛当成夜壶,使用过就丢。
  若非辽东发生了战事,真按照皇帝的计划走,贺元盛只有一个下场,就是搬倒一大批官员,然后被丢出来平息众怒。
  “哎!”
  李直叹了口气,苦笑着说道:“看来你也有了别的心思!”
  “公公,不是贺某有了别的心思,而是现在的情况,就算忠心如你,又有什么用!”
  贺元盛这是在恭维李直,因为对方也有一定的私心,否则的话,不会对之前的肮脏事、置若罔闻。
  其实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在地位低时,人还会有几分忠心,可随着地位变高,忠心就会逐渐减少。
  因为见多了尔虞我诈,自然会权衡利弊,尤其是好不容易取得的地位,怎么可能因为一丝忠心,就全部放弃。
  “贺小子,你说咱家现在该怎么办?”
  这番恭维,让李直舒服了不少,于是开口询问该怎么做。
  “公公想怎么做,难道想阻止太子?”
  “我想!”
  李直毫不犹豫的点头,因为他跟别人不同,根本不可能被太子信任,自然不想皇帝早死。
  李直的回答很干脆,可贺元盛察觉到,对方不是那么坚定,应该也有了别的心思,而他的一个想法,也需要对方的配合,所以决定把话挑明。
  “公公啊,如今的局势,你还没看清吗?”
  “你什么意思?”
  “不说你能不能阻止太子,而是如今的情况,你阻止了又能怎样?”
  顿了顿,又开口解释:“如今的三大营,已经由太子的亲信执掌,就算皇上清醒过来,又能把兵权在手,百官支持的太子如何。”
  贺元盛的这番话,让李直眉头紧锁,苦涩的说道:“是啊,我又能做什么!”
  “与其全心的为皇上考虑,还不如多为自己着想,在能保全自身的情况下,尽一份忠心!”
  “你有话明说!”
  贺元盛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干脆的说出心中所想:“太子的所作所为,不似明君之相,而皇上最关心的,应该是江山稳固,所以我们该把目光,看向下一代。”
  “你是说!”
  “公公可以用副狠药,唤醒皇上,在把太子的所作所为说出一些,劝说皇帝立太孙!”
  李直的神色顿时一动,而后缓缓的说道:“贺同知到是打的好算盘!”
  “这件事对公公没有好处吗?”
  李直犹豫起来,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因为贺元盛跟小德子,一直悄悄支持皇长孙,若是现在立了皇太孙,得到好处的是他们二人。
  不过促成此事的李直,也不会没有收获,只是要小一点。
  而且这么做的话,不会得罪太子,事后也不会被清算。
  可李直跟随皇帝多年,忠心还是有的,自然不忍看着皇帝一命呜呼。
  “公公,就算你不这么做,估计太子也要下手,你说皇上是愿意、安排好一切在走,还是昏昏沉沉的死去!”
  看出了李直的犹豫,贺元盛添了一把火,因为只有皇长孙成为皇太孙,之后成为太子,他才有机会,继续掌握实权。
  “皇上啊皇上,奴婢也只有这一条路了!”
  虽然没有直接答应,可这番话,已经表明了的态度。
  李直的选择,也在贺元盛的意料之内,因为权衡利弊之下,都会做出最有利的决定。
  “公公,皇上殡天之后,无论太子说什么、做什么,你都要配合,并第一时间,请求去督造皇陵!”
  贺元盛之所以开口提醒,是觉得对方一直待其不错,此言也算是回报一二。
  李直一愣,随后温和的说道:“你倒是有心了!”
  督造皇陵,可不是普通的差事,非当地的镇守太监不能担任。
  而一地的镇守太监,哪怕没有司礼监掌印风光,也是一方的土皇帝。
  最主要的是,李直全力配合太子,在第一时间请求督造皇陵,太子答应的可能性很大。
  哪怕太子会犹豫,急于上位的萧静,也会劝说太子同意,这样李直就能够安然养老。
  之后两个人又说了几句,商议了所有细节,就分开行事。
  正午时分,萧静带着太子手谕,还有一名三十岁左右的中年武将,出现在贺元盛面前。
  武将身穿一品武官服饰,脸上的表情十分傲慢,隐隐还带着一丝嚣张。
  此人贺元盛认识,正是最近风光无限的太子伴读,三千营主将程松。
  “太子谕,即日起,由三千营负责宫中防卫,全部锦衣卫,撤回北镇抚司……”
  先是宣读太子的谕旨,之后把旨意一交,笑着说道:“贺同知,接旨吧!”
  “臣遵旨!”
  虽然这是早晚的事,可事情来的这么快,还是热贺元盛吃惊。
  “贺同知,太子的意思,明天就要更换宫中守卫,你可要做好准备啊!”
  更换宫内的守卫,会牵扯到几千人的调动,自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而且很多事情,都需要交接,并提前熟悉,所以萧静才会在此时带程松入宫。
  “公公放心,稍后贺某就安排人,带着程总兵熟悉情况!”
  萧静这才满意,之后想到了什么,神色复杂的开口:“后宫的贺才人,十分想念亲人,今日特意向太子恳求,希望见见同知。
  太子动了恻隐之心,同意了才人的请求,允许同知在午后入后宫!”
  贺元盛一愣,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脑海中也开始思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内情。
  “贺同知,还不谢恩吗,你姐姐可在等着呢!”
  看到贺元盛愣在那里,萧静淡淡的开口提醒,语气还算温和。
  在太子回到东宫之后,第一时间找来萧静,把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
  得知内情的萧静,哪怕看惯了宫内的肮脏,也没想到皇帝未死,太子就能做出这种事,还产生了迎娶庶母的想法。
  不过萧静了解太子,知道此事难以更改,就没有劝说,也不敢劝说。
  唯一忧心的,就是事情暴露之后,会引出多少风波。
  毕竟这种事,怎么会没有痕迹,哪怕弄出些手段,也是掩耳盗铃罢了。
  可有了贺倾萱这成关系,贺元盛也算是半个自己人,所以萧静才会是如此态度。
  “臣谢恩!”
  虽然不知内情,可太子准许,见一见贺倾萱也无妨。
  何况有些事,这位堂姐,也许能帮上忙。
  之后贺元盛安排几个人,带着程松熟悉宫内的情况,并把一些东西提前交接,这才去了后宫。
  半个时辰之后,贺元盛在一间大殿中,见到了这位堂姐。
  虽然脑海中有些印象,可看到了本人,贺元盛还是有些感慨,暗自想到,难怪太子会看上此女,甚至不顾身份的与其乱伦,还真是漂亮啊。
  “三弟啊,我们有四五年没见面了吧!”
  贺元盛想着心事的时候,贺倾萱开口了,语气中有几分怀念,还有几分复杂。
  “自从姐姐入宫后,小弟就没见过您!”
  “一入宫门深似海,好在太子开恩,让姐姐能见到你这位亲人,稍解思亲之苦!”
  这番话半真半假,主要是想引起贺元盛的亲情与同情心。
  因为今天的事发生之后,贺倾萱有了出头的机会,可在后宫之中,想要出头,需要很多支持。
  何况贺倾萱明白,太子之所以会要她,报复皇帝的心里占据上风,若是无法再短时间内出头、立足,以后就没机会了。
  因为人是喜新厌旧的生物,尤其这种乱伦,更没有什么感情基础,随时可以舍弃。
  “姐姐要见小弟,到底有什么目的,可以直说,反正这个时候,你我肯定要同舟共济!”
  若是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人,贺元盛还真会怜悯一二,因为后宫的女子,大多命运凄惨。
  可能在后宫立足,平安四五年,怎会是没有手段的柔弱女子。
  今天发生的事,还有之前的夺嫡之争,都能证明,面前的女人、不是一个省油灯。
  “三弟到是直接!”
  贺倾萱没想到,贺元盛会如此干脆,所以愣了一下。
  可同舟共济这四个人,让她明白,双方是必须合作的亲人,于是缓缓的开口:“皇上刚刚醒过来了,留下口谕,让郑贵妃殉葬……”
  将对太子说的话重复一遍,最后开口说道:“太子的意思,是殉葬之事,由三弟负责,你懂了吗?”
  贺元盛的脸色变了,没想到贺倾萱不仅勾搭上了太子,还能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世人面前,真是不可思议。
  可他不解的是,这种事情,就算做的隐秘,只要见到贺倾萱本人,就会明白一切,到时候肯定会有风言风语传出,太子为什么要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