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为曹达明说亲
  有个段子说,男女吃饭,付钱的是女人,那么他们是夫妻;付钱的是男人,那么他们是情人。男人聚在一起吃饭,抢着付钱的不是战友,就是分隔已久的同学;如果凑钱付账的,基本上是同室同学或同事。但如果吃完饭都一心想赖账的,那么他们是死党。
  林凌启觉得曹达明就是自己的死党,他既然想娶陈知礼的女儿,那自己必须给他撑场面。
  他爽快答应着,到半晌午时,亲自撑船,偕同柳如烟赴宴。
  陈知礼在吴县是数得上的有钱人,为迎接林凌启夫妇,请来一帮亲朋好友,及曹达明在门外相候。
  林凌启牵柳如烟的手,微笑着与众人打招呼,发现丁鹏杰也在其中,不免有些诧异。
  要知道林凌启与丁家已势如水火,现又如日中天,丁家人避之不及,为何丁鹏杰来赴宴陪同?
  曹达明看出他的疑虑,趁进门之际,偷偷解释一番。
  原来丁家不光拥有大量田地,在城里还开了家粮油铺,交由丁鹏杰打理。该粮油铺与陈知礼的绸缎铺毗邻,且丁鹏杰、丁鹏杰兄弟俩在城中置的房产,恰与陈知礼的住宅相邻,只隔一条胡同,相互间走得比较近。
  听说陈知礼请林凌启吃饭,丁鹏杰便恳请一同赴宴。陈知礼对丁家与林凌启的过节略有耳闻,却抹不开脸面,只得让其赴宴。
  林凌启闹不明白丁鹏杰为什么要来陪自己吃饭,曹达明却心知肚明。说是丁鹏杰、丁鹏杰兄弟俩表面融洽,但背地里因为家产时常闹纠纷。丁茂生因为小儿子才华横溢,将来必能出人头地,故而预先表明立场,言丁鹏飞在其百年之后,将分得三分之二的家产,而丁鹏杰只能拿余下三分之一。
  对此丁鹏杰很不满意,但无论他在名声、才华上,都远远不及丁鹏飞,且家产都是丁茂生挣来的,只得打落门牙往肚里咽。现今丁鹏飞在林凌启手中连连吃瘪,丁鹏杰心底暗自高兴,想过来抱大腿,以图今后林凌启能帮其谋夺更多的家产。
  林凌启无语,他虽然对丁鹏飞暗自屡屡使诈非常不满,甚至是深恶痛绝,但对丁鹏杰的行为感到十分恶心。正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有偌大的家产作为基础,还怕将来挣不到大钱吗?看样子丁茂生费尽心机挣来的家产,迟早败在这对儿子手上。
  到了正厅,陈知礼请林凌启坐主席,余下的人陪同。柳如烟则由女眷陪同,在偏厅用餐。
  席间,陈知礼对林凌启连连敬酒,丁鹏杰也不甘落后,气氛自然热闹。
  林凌启不屑于丁鹏杰同坐一席,但碍于曹达明的面子,勉强应付几杯,便停著喝茶。
  陈知礼见势,也停下来陪林凌启喝茶闲聊。
  三言两语便聊到正题,原来陈知礼的绸缎铺只是进行贩卖,没涉及到制作。听曹达明说林凌启在窑厂一带买下一大片土地,并有大量劳工家眷住在那里。他便想在那里造栋房子,专门用来织绸、印染。
  林凌启对陈知礼的想法很感兴趣,目前房地产一块投入很大,资金上已有不济之状。现在如果帮陈知礼建织绸厂,一则可以资金周转,二则可以让一些闲置的劳工妇女找到份活,三则扩大影响,吸引其他人到自己地盘上进行实业投资。
  如果在那里形成一片工业区,人口密集度自然上升,继而商业也会得到发展、提高,对今后的房地产销售有极大推动力。
  两人一拍既合,商讨建房规模、劳工使用量等事务。
  丁鹏杰对此也极有兴趣,言及自己也想在那里建座粮油加工处。利用运河的交通优势,收粮食、售成品。
  林凌启一直以为丁鹏杰是个只会寻花问柳的纨绔子弟,不曾想他也有这种眼光,不禁刮目相看,也替他谋划起来。
  一顿饭吃到未时三刻才散席,陈知礼偕同众人送林凌启夫妇出门,紧拉着他的手说:“林大人,小女年及二九,容貌普通、言行粗鲁,幸好曹捕头不嫌弃,老夫打算择日给他们完婚。今后老夫与林大人就是一家人了,还望林大人多多关照。”
  林凌启听说他女儿陈婉儿秀外慧中,只是眼界甚高,不知他会看中曹达明。
  要知道衙门三班衙役,第一为皂班,主要是给县老爷做仪仗队或者审案之时立于两边吓唬、惩罚人犯的;第二为快班,也就是捕快,捕快不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合称,捕快干的都是抓人犯、破案、催租税之类的活。第三为壮班,临时召集的民工,有紧急情况时可协助守城等等。除了壮班以外,剩下的两班衙役都是贱民,地位同倡优奴婢同列。
  曹达明虽为快班捕头,身份高于普通捕快,不属于贱民一类。但在官绅、富豪眼里,地位依旧不高。陈知礼挑选曹达明作为乘龙快婿,实属怪异。不过现在林凌启明白了,原来他是想通过曹达明来接近自己、依附自己。
  看着曹达明笑开花的脸,林凌启也很高兴,说:“陈员外,小曹宅心仁厚,讲究忠义孝道,能得此佳婿,也是你前世修来的福分。当然,令千金乃是佳丽,且爱文才,小曹能与之匹配,也是他的福分。届时本官必定上门,恭贺新禧!”
  宅心仁厚?忠义孝道?我真的有这么伟大吗?大哥说有,那肯定有。
  曹达明顿时飘飘然,说:“大哥,来时别忘了送礼!”
  相互恭维的友好气氛,被曹达明一下子拉回到现实中。林凌启恨不得踹他一脚,他娘的,你不说话没人当你哑巴!老子什么时候亏待过你!真是丢人现眼的家伙。
  柳如烟却掩嘴偷笑,轻拉林凌启离开。
  余晖映照大地,村舍间炊烟四起,一条乌篷船荡漾在细长的河流上。
  林凌启搂着柳如烟,并排坐在船舱中,任由船儿飘荡。再过一两天就要进京,即便顺风顺水,来回也不少于一个月时间,也就是夫妻俩要分离一个月,这让他觉得相处时的珍贵。
  知夫莫若妻,柳如烟虽然舍不得林凌启离开,但男儿志在四方,岂能将他束缚在自己身边。故而她挑选其他话题,以减轻他的惆怅。